•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吕薇薇
  
速读·中旬
2019年3期

摘 要: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邃,在阅读学习方法上的选择直接和阅读理解教学效果相关,经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们在高中散文教学活动中善用文本细读法,旨在深入体悟文字精华、领会文章情感和意境门对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将在本研究中分析高中散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具体应用路径,以上研究内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文本细读属于一种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反复的推敲,把握作品细节,对文字表达以及情感表达、语法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对作品细节和线索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更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语境。但是文本细读法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依然要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和高中生的知识学习需求,进一步深化散文教学方法研究。

一、细读语言

语言是文本的承载者,因此在学习高中散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分析,透过文章语言分析表达艺术和语言技巧,进一步深化文章内容理解,这对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月光下的荷塘直观体现在学生眼前,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叠音和叠句,如淡淡,田田,粒粒,渐渐等等,叠句如:“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作者在语言应用上精致细腻、清新朴实,在自然状态下流露情感,使文章内容极具感染力。

二、细品情感

散文作品产生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尽管文字描写生动、修辞华丽,但是丝毫不影响散文作品的情感抒发,因此我们在学习散文作品的时候,就要积极融入情感体验活动中,将情感教育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之一。应用文本细读法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情感的细致品味,积极引导学生融入作品情境中,站在作者的角度切身思考问题,尝试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内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自身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充分调动想象力,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情感体验。当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才能不断融入其中,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和文学素养提升都有很大意义。因此我们在组织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将情感教育目标作为散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如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的时候,就利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情感内涵,学生站在郁达夫的情感出发点上理解文章内容,文章使用了42个秋字来表达北平秋天的悲凉,作者的消极被动的心态也一览无遗,这显然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细读语境

文本细读应与语境相结合,文字表达的抽象含义不足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但是在具体的散文教学中,语境细读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教学引导。首先,语篇语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下文语境联系,在实际的阅读理解过程中,我们就是要深入理解散文中的字词句,基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做好上下文的衔接阅读,让学生在语境联系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这才是提升阅读理解有效性的关键。一社会文化语境的理解和运用为例,我们在组织社会文化背景应用的过程中,就要联合文学作品产生社会背景开展阅读理解教学活动,利用社会背景链接作品氛围和语境,提升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为文章中心把握提供契机。例如,陆蠡《囚绿记》中记录了作者和常春藤绿枝条相关的一段经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都对绿枝条的生命力展开了深刻和生动的刻画,如果我们结合作品完成的社会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不仅仅是感叹于绿枝条的生命力,而是含蓄表达当时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苦难的命运转折,象征广大作者和人民坚贞不渝的气节。文章利用象征手法,虚实结合,体现出比较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但是如果我们不结合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则会严重影响文章内涵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和其语文综合素养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非常关注高中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养成。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旨在提升高中生文本分析能力,为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提供助力,但具体应用路径还值得我们继续深化研究,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参考文献

[1]甘雪晶.“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D].海南师范大学,2014.

[2]李佐利.“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综合版),2015,10(56):194-195.

[3]方思懿.“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当代散文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26(05):281-2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