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公众化趋势下的终身教育技能资质认证研究

陈红亚
  
速读·中旬
2018年4期

摘 要:教育作为培养个体心智和技能的工具,不仅仅只有学校才能提供。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多元化,对个人的能力和素养的认知也更加开放和科学。尽管学校和学位都还是帅选人才的主要标准,但跟多的企业和个人对于能力和素质的认同逐渐加强,因此好的学校或者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主要代表了过往的成绩和未来的潜力,但并不是确切决定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轨迹。教育终身化和教育公众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能力的资质认证成为标志个人发展水平的标准逐渐被社会认同。本文首先介绍了教育公众化趋势的特征,并分析了社会识别人才和衡量能力的标准变化,最后他安涛了教育公众化下的终身教育技能资质认证。

关键词:教育公众化;终身教育;技能认证

一、教育公众化趋势特征

教育是提高培养个人心智、能力和三观的途径,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将社会和个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观点传递给其他人,以启迪、帮助和指导他人更好地认知世界、认知自我以及更好地生存的能力。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教育能够让群体摆脱无知和迷茫,能够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群体内部、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自然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当然教育也分很多层次,随着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复杂,教育的成本和学习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无论是传授者还是相关的资料都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基础教育能够通过义务教育的方式进行普及,而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则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然而,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资源电子化以及远程教育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不仅让原本纸质的教育资源电子化,在版权允许的情况下得以无限制复制,任何个体都可以免费或者付费从网络中获得需要的学习资料。而且远程多媒体教育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远程视频教育,一个老师或者培训者在理论上可以同时为无数个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此外,教育信息化的更大优势在于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分享,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分享者,人人又都是学习者,例如大学教授同样需要学习很多他所不了解的实物,他能够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或者特定人的分享来获得相关知识。因此,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的公众化,至少在传道受业解惑上的各种制约被打破了。但是,个人接受教育或者寻求学习发展的目的,除了培养自身心智和修养外,更关键的是获得更好地在社会和自然中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而作为社会化分工中的微小分子,个体的素质和技能必须被群体所认同,个体才有机会获得一定的发展资源和平台。

二、社会识别人才和衡量能力的标准变化

个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针对特定一个或几个领域进行强化培训或者深造,例如技能性的培训包括语言能力、艺术能力或技术能力。或者对自身心智和思想的提升,如心理学、哲学、文学课程的学习,例如网络中很多公开课大多以演讲和讨论的方式来探讨三观相关的话题。然而,个体在社会中生存,除非是过着最基础的农业自己自主的生活,希望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就必须竞争获得一定的资源,取得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因此,个体的接收社会化教育的成果,必须被社会所认同,简单而言就是被用人组织所认同、被合作伙伴认同、被客户认同。

排除资源拥有量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一般而言,获得更多教育和培训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社会各部门的竞争和透明度逐渐提高,任何机会都有大量的竞争者,而素质和技能更突出者获胜的几率要大很多。但是在识别突出者的过程是很短暂的,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内在,因此必须依据一定指标来判断,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育经历。学校排名和成绩排名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识别人才的重要依据,在进入社会时,出自名校的优秀学生更容易获得好的机会,即使是对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帅选,具有同样经验的两个人,企业更倾向名校。然而人才观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变化同步,随着自主创业的流行以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个人发展的渠道大大拓宽,学校、成绩与成就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而更加聚焦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心智等。而且社会知识和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要求个体不断地更新自我,与时俱进,历史成绩与未来之间的联系也弱化,因此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三、教育公众化下的终身教育技能资质认证

在具备了教育公众化和人才观转变的条件下,必须建立正规的终身教育技能资质认证体系,从而避免教育公众化沦为教育自由化和人才标准的迷失。本文认为教育公众化的终身教育技能资质认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识别和不断更新技能的定义和标准。知识的更新和共享在不断前进,几年前的高端技能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基础工具,那么原来的很多相关资质就失效了;二是必须建立以客观能力和素质为标准的考核体系,注重对教育成果的实践效果的评价,例如社会化语言培训,必须以听说读写实战能力为认证指标,技能必须以创新力和社会应用能力为认证标准;三是必须制定权威的认证机构。之所以名校和成绩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就是因为两者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很强,而在教育公众化下的终身教育认证,如果缺乏权威的认证团队和专业的认证机制,则很容易出现认证泛滥和人才模型的模糊化。

参考文献

[1]唐艳杰.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J].读书文摘,2015(18).

[2]陈莉.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过程的公正与效率[J].江西教育,2008(07).

[3]梁雯.我国地方终身教育立法比较研究——基于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4]于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述评与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16(05).

[5]孟嘉,王国辉.韩国终身教育三级推进框架:内涵、特点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4(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