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金娟
  
速读·中旬
2018年3期

摘 要:教育创新之于中学劳技阶段,与通俗的创新有所区别,并不是对未知知识的开拓与创新而设立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对教学氛围的创建,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促进其模拟和探究精神,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之上发现新的现象,进而完成对物质呈现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等方面对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劳技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创新就是生产力”这种意识已经根生于21世纪社会之中,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劳技教学而言,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关注取向。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各方面的思维还未完全成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科学合理的培养和引导能够对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形成造成重要的影响,故而,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对于中学阶段劳技教学建设过程之中,作为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环节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以情景引导创新意识的形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负责“教”,学生则是被动的“学”,在新时期背景之下,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理性建议的采纳、推崇学生的自主创新,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的管理,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下,学生的创新习惯以及胆识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培养和锻炼。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之中,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提出一定的“宗旨性纲领”,将剩余的环节交由学生来自主完成,包括规划以及具体的竞争机制环节等等,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规划,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之下,将学生对于劳技科学的“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刺激”其主动的对劳技科技进行有效的探索以及归纳总结,并将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实际的劳技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色、态、味、光、声等因素,使学生的视觉得到全方位的刺激,勾起其求知欲,并结合一定的实践,将自己作响付诸实践进一步的印证理论,使创新意识在现实中得到一定的体现,“成就感”带动出更强烈的创新积极性。

二、做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坚实后盾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胆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其形成创新意识或是思维之初,会受到胆怯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面”,以恰当的“手段”让学生能够直抒胸臆,将心中所想全面的表达出来,持续发展,形成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阐述个人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只有保证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形成的坚实后盾,并不是说对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将话题引出之后,比如对生活中配电电表、保险等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印证,最终对于电表、保险等的安全性、实用性等进行相对客观的判断,在最终教师给予相对权威的答案,如此一来,既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对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同时又对劳技知识在生活之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联系,进一步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设计、探索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技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对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付诸实践”,这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劳技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

劳技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许多教育科目有所区别,它与现实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教师在劳技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途径的开拓过程中,有充分的利用这门学科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多的结合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以此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创新性的形成与发展。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故而,在工作过程中,要尽量的多开展科技活动,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条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前提。

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最终还是要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故而,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要与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等活动,就社会活动进行集体讨论,并形成专题报告性质的文字性文件,报告之中,要对自身对社会活动的见解、改进措施等一一列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辅助其将之付诸到实际行动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营造一定的创新意识形成的氛围,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支持,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使学生的所想得到有效的印证,教师从旁加以适时、适当的引导,保持其创新意识的稳定、正确以及持久,形成逐渐成熟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感官的因素,刺激其对于劳技科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其主动探索与归纳的局面,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道金.探讨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J].文理导航(下旬),2016,(12):95.

[2]施楠.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1,(12):184.

[3]龚林娣.劳技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09):73-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