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认识

乔田勇
  
速读·中旬
2018年3期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盼望赢得老师的赏识和喜欢。”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坚持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在知行转化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获得长足的发展。

一、重视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养成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我班的个别同学总爱往地上扔小纸片,我每次到教室,总是弯下腰和她一块捡起地上的纸片,扔进垃圾桶。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都变成了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经过长期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在活动之中进行思想教育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中性笔、课外书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组织团队活动,使学生们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关注学生内心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教师浇灌的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源泉。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工作方法。我是从三年级接管这个班的,有些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不太适应。我班学生乔腾飞的父亲去世,母亲长期在外打工,他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没有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对待学习自信心不足。因此我在课堂内对他多鼓励、多启发,发动班上的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促进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自信心。课堂外,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排除心中的疑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了一个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四、家校共育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老师和家长需要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发展、知识学习、潜力发掘等各方面,常沟通、多交流、密切配合,帮助孩子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快。他们的内心活动特点,往往在日常的行为与言语文字中表露出来。家校之间可以通过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就可以防范于未然,将孩子的不良因素及时消除;又可以适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做好家校共育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良好沟通,即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作为老师,您可以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比如孩子有了哪些进步,孩子课堂表现如何,等等;作为家长,您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哪些知识有漏洞,需要老师帮助提高;孩子最近情绪不好,希望老师协助解决,等等。总之,只有当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的时候,家校共育才能得到保障。

总的来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级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工作。这个家长的角色既要有慈母的关怀,更要有严父的要求。斯霞老师说过:“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于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快乐的成长。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