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高年级段数学课的预习

李红
  
速读·中旬
2018年1期

摘 要: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分析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使用的方法,并分析预习效果,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预习;引导;分析

1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数学知识的意义

1.1目前数学预习实际情况分析

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小学当中,数学教学领域当中的课前预习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数学教学领域当中,教师及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在课前编制出来有效性比较强的预习方案。往往都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会说,明天会讲述那一个部分的内容,请在课后时间预习。没有将重难点知识明确的告诉学生,因此想要对学生数学知识预习效果做出保证,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其次,家长也没有养成预习数学知识的意识,往往家长仅仅会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学生会不会预习第二天课上的数学知识,就不是家长关注范围内的事情,即便教师已经在课后布置了预习明天知识的作业,但是小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比较差,如果在课下时间没有得到家长的引导以及监督管理的话,想要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做出保证,其实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1.2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分析

如果小学高年级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话,可以逐渐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对未来一段时间教师讲述的内容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以便于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教师讲述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自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一定保证;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结果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之间有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的过称个当中,可以对教师讲述的重难点知识形成一定认识,并明确的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师第二天讲述重难点知识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有针对性的听取教师简述的内容,以便于可以将自己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也会缩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知识拓展任务,最终对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效果做出保证。

小学高年级学生如果在课前开展预习活动,教师日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就不需要使用过多的时间对简单的知识进行讲解,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置在重难点知识讲解过程当中,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在此情况下不单单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

2课前预习主要方法分析

导学案辅助方法。教师课后布置的预习任务一般情况下都会用“导学案”的模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也就是教师明确的将预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说出来,学生在带有较为明确任务的情况下开展预习活动,这种方法在各种类型课前知识预习当中都会展现出来比较强的适应性。

阅读笔记法。数学课本是各种类型数学知识的载体,因此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既定的顺序阅读,将理解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并在阅读完成之后,将自身的理解写出来,也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写写画画,将重难点知识划出来,将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划出来,这种预习方法一般情况下会在概念性知识学习领域当中应用,比方说长方形的概念,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等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高年级学习阶段当中的基础性知识,需要对这些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在预习阶段当中可以准备出来一个预习笔记本,经常对数学书上的知识进行抄写,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较为深入认识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日后完成习题写作活动的过程当中,展现出来比较强的适应性。

尝试性练习方法。针对计算类知识以及练习课等内容,在课前预习阶段当中首先应当施行尝试性练习措施,再遇到疑难问题的情况下再返回到课前预习阶段的习题写作当中,然后尝试性的练习,因此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寻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对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比方说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应当使用“先尝试,后讲解”这种方法,在课前预习的过程当中使用尝试练习模式,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自主探寻,并亲身练习,想要实现教学目标,自然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

实践操作方法。针对公式推导等操作性非常强的数学示指,应当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当中亲子来尝试,在对各项活动加以一定程度应用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形成一定感悟。这种方法在空间和图形部分课前预习阶段展现出来的适应性比较强,比方说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个章节的内容的时候,使用上文中所说的这种预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对预习效果做出保证。

系统归纳方法。在课前预习阶段当中,首先应当对新知识形成一定认识,并将新知识当中的重点内容逐步归纳出来,将疑难性问题逐渐找寻出来,除此之外也应当温习和新知识相互联系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在整理复习课程阶段的课前预习阶段展现出来的适用性比较强,总而言之在课前预习阶段当中,教师应当将预习的知识作为依据,找寻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课前预习方法,以便于可以对预习效果及课堂教学效率做出保证。

3结语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在预习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逐步提升预习的强度,如果某些学生预习活动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教师应当布置一些难度较为低下但是却带有一定趣味性的任务,以便于可以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后续的重难点知识形成一定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养成一定学习自信性,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调动出来,为学生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锦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实践与成效[J].基础教育论坛,2016,(28):34-35.

[2]鲍春.强化课前预习提高学习能力——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实施课前预习的利与弊分析[J].知音励志,2016,(10):72-73.

[3]蒋盼.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与“课堂交流”的有效契合点[J].新课程(小学),2013,(07):60-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