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建构八步骤

闫方
  
速读·中旬
2018年1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教师评价在众多高校评价指标体系中都占有很大比重。高校采取的教师评价体系受到多方质疑,但断然否定其合理性,完全拒绝评价之人可谓极少,争论的焦点无疑是其背后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构建全面教师评价体系旨在为高校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一套系统性且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本文主要阐述构建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八个步骤。

关键词:教师角色模型;动态教师角色模型;角色组成部分比重;来源影响比重信息收集

评价即通过某组特定价值分析解释数据,以此判断该数据是否表明理想状况。教师评价体系的公正合理在于确定评价过程中所参照的评价标准。因此,设计并实施一套成功的评价体系,其复杂过程不亚于专业的心理测量。此外,体系设计过程繁琐复杂且需统筹协调,因此应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或专门工作组来负责该体系。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师代表和行政代表,若条件允许还应包括心理测量专家。

第一步:构建教师角色模型

第一步旨在识别教师角色,通过教师履行职责中所参与活动的详细列表判断,是否属于学、科研、创新型活动、服务及管理等角色。委员会召开系教师会议以协助教师完成相应表格,表格要求:

(1)列出教师在日常履行职责时所参与的所有活动。

(2)将所列活动分组以明确判断与专业角色相关的活动。

教师从最初参与到体系构建过程,既能够树立教师信心又易使其接受最终评价体系。尽管同一高校的教师履行相同的角色,但所参与的具体活动则因学科不同而大相径庭。通过悉数列出教师在从事专业任务中所参与的活动,能够生成可靠实用的教师角色模型,该模型是构建整个教师评价体系的基础。

第二步:构建教师角色模型参数值

第二步旨在对评价体系最终依据的评价标准进行定义,通过该步高校确定各角色对高校的相对重要性。在教师角色模型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确定各角色的相对价值及所占比重。高校倾向采用传统的静态教师角色模型,此模型假设全体教师在这三个主要角色中具备相同表现,然而实际情况却不然,静态教师角色模型显然不足以体现教师评价体系中职责的多样性及价值的多样性。为构建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各角色设置参数值,即构建动态教师角色模型。

第三步:教师角色模型的角色定义

该步旨在对前两步中所确定并简短定义的角色作出最终定义。如不同学科或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虽然教学作为重要的评价角色获得一致认可,但是教学评价的方式却因人而异。创建教师评价体系关键在于教师和行政人员讨论教师角色模型中定义角色的中心概念结构,并就如何定义各角色达成共识。

第四步:确定角色组成部分比重

在角色总评中必须表现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或比重,因此第四步旨在确定各角色组成部分在该角色总体评价中所占比重或相对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三种情况:

(1)组成部分比重为定量。

(2)组成部分比重为定量或变量。

(3)角色包括一系列可选组成部分(定量或变量),教师可从中选择。

第五步:确定适当的信息来源

第五步旨在确定评价所依据信息的来源。一般而言,学生易被视为教师评价体系的主要信息来源,然而对于需要教师参与的活动而言,学生却绝非最适当的信息来源。因此,选择信息来源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所依信息均为参与者的亲身经历,否则会导致整个评价过程混乱无序,对教师评价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第六步:确定来源影响比重

在第五步判断信息来源适宜性的基础上还需确定其可靠性,因此第六步需完成两个任务:

(1)依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判断各自的来源比重。

(2)为评价体系计算出最终的来源影响比重。

该步旨在确定各信息来源在教师评价体系的总体评价所占比重及影响。

第七步:确定信息收集方式

本步旨在确定信息来源的收集方式,该过程简单但需要专业的测量技术,因此需要测试和测量专业的教师参与其中。上一步来源影响矩阵表中0%表示未能从该来源获取信息,则不必对其测量。

第八步:完成评价体系表格方案及评价量表的择选与设计

创建全面教师评价体系的最后一步即设计调查问卷及各类表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评价表,调查问卷或其他数据收集方式,是一个兼具复杂性与技术性且涉及心理测量学的过程。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方式测量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意见,反应,评论,排名等)。委员会通过与教师进行商议能够:

(1)对评价角色做出明确定义。

(2)确定信息来源。

(3)确定信息收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五驹.实用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宝斌.转型时期通往教育自觉的高校教师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吴刚.现代教育评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Raoul A.Arreola.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Faculty Evaluation System[M].San Francisco: Jossey-Base,2007.

[5]Jeffrey L.Buller.Best Practices in Faculty Evaluation[M].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2012.

作者简介:

闫方(1990—),女,汉族,海南三亚人,英语翻译硕士,单位: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教师评价。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