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

王元国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摘 要:初中生物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素养又是组成公民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如何教好這一门课程,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这不仅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用心准备,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高度配合,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学生兴趣;动手实践

初中生物虽然不参与中考,但其课程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初中生物是小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延伸,又是高中生物知识的基础,所以初中生物课程处于一个衔接的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非常的强烈,所以任课教师在此阶段就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利用学生此时的求知心理,在课堂上不断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

一、理性分析

(一)学情分析

此时的学生刚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面对突然增多的学习科目,不少的学生都会感觉很茫然,无所适从,而生物科目与从小就学习的语文数学科目相比,在学生们的眼中就成了“豆芽科”,学习的动力就自然而然的下降,更多的学习精力就分配给了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科目,生物科目的学习时间就很少了,而生物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都运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只是在于课堂,所以不少的教师都觉得在教学上有一些吃力,教学的效果不是太好。

(二)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教材涵盖了非常多的内容,从细胞到个体的生命活动乃至整个生物圈,知识较多,与小学的课本相比内容要复杂一些,但是都不是太难,教师在预计的课时里面基本都能上完。教材从易到难,先从我们日常接触的大自然说起,从同学们的日常所见说起,从身边所闻所见出发,慢慢地深入到生物圈。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了解自然,主动地去亲近自然,并思考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课本中每一节几乎都准备了课后小实验供同学们动手操作,教材编写人员也考虑到了生物课程的性质,不少的生物知识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问题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课本中也列举了非常多常见的生物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在内容知识框架的设计上可谓是循序渐进,从生活中再过渡到课本上,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内在动机,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二、善于引导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重,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一点优势,顺势引导。顾名思义,“生物”指的就是一切有生命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生命现象,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个体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生命现象,所以教师要想教好这门课,从日常的生命现象入手是必不可少的。在平常的上课中,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对所学的新的知识毫无概念,势必会感到无趣,这样整节课的开头就出现了问题,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就几乎是等于零了。所以在一节课开始之前我们教师就要做好充分地准备,用心的做好教学设计。

在讲细胞膜的时候可以先试着让学生观察几幅图片,让学生意识到边界的概念,进而认识到细胞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讲叶绿素的时候索性就拿几盆植物给学生展示,问问学生有没有观察过秋天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会是黄色而不像平常一样是绿色,这样的颜色变化又和植物体内什么物质的变化有关?学生通常对于书本之外的东西很有兴趣,这样一引导,相信学生都有兴趣去听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导入就算是很成功了,这就算是开了个好头了,也就可以顺利的开始新课。生物是一门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科,所以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穿插生活中所见到的现象,利用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决所面临到的生活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便会一直集中于课堂,所以说,善于引导是做好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三、动手实践

要想学好生物,光靠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书本上毕竟只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并非学生的亲身体验,他们此时仅仅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过,所以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将两者结合,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这也符合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与物理化学的学习一样,在平常的课时中还需要穿插一些实践课,如果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节约课堂时间,不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在讲很多知识的时候就只是单纯的讲解,这样是很难收到好的课堂效果的。

例如在讲到显微镜这一节时,在理论知识讲完之后相信还有绝大部分的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物镜,什么又是目镜,什么是细准焦螺旋?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开放实验室给学生们使用,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人手一台显微镜,方便观察,而在条件比较简陋的实验室里就可以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显微镜,这样也方便学生讨论。而在讲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时,就需要教师提供两种细胞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细胞的外形一目了然,学生对于细胞也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非仅仅局限于书本上。

四、鼓励观察

生物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多多的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利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对现象进行解释,曾经有一位生物学老师,他的学生很疑惑为什么操场边的移栽的树木有一棵已经变黄了,而其余的树木还仍然是绿色,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选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为什么这棵树会突然变黄。学生提出了很多的猜想,如是否在移栽的过程中树苗出现了损伤,或者树苗在生长的过程中缺少了什么元素?还是树苗生了什么病?还包括询问园林工人有没有按时的浇水等等。后来学生对每一个可能的原因都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树苗是缺少了铁元素,确定了原因之后该学生就买来了营养液给树苗输入。果然,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树苗就恢复了生机,第二年的春天树苗长大了变得生机勃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从而他们才会想要去解决这个疑惑。

初中生物是一门需要课本知识与动手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准备,同时教师也需要充分地了解教学大纲,预计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生物课程不仅是需要学生学好知识,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以及其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动力。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