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形势下践行雷锋精神与大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关系探究

崔作舟 张琦 徐晓东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摘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发展的时代主旋律,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雷锋精神却具有永恒的价值。伟大的时代必然需要伟大的精神后盾。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完成党和国家确定的各项任务,不仅需要经济方面的不断发展,也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与之相适应,否则物质文明的发展迟早会变成无本之源,无根之木。雷锋精神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是精神文明发展永不褪色的一面伟大旗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作用结合,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能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价值观

2016年12月7—8日,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这种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是重要的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这时代的严峻挑战,要有载体和途径来完成这个通路。而雷锋精神作为中国新时代精神当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全国人民的伟大精神财富,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珍贵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群体对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備人才资源。

一、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它体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与民族性高度契合、拥有巨大的实践价值。

1.雷锋精神的特点

(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信仰是无论什么时代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基础,避免精神方面的迷失,人们才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雷锋精神始终以共产主义信仰作为核心,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集体或个体,拥有了雷锋般坚定的信仰,都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带领中国走向复兴,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

(2)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人生的意义在于何处,如何才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雷锋的一生始终与“傻”为伴,始终坚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价值观,从不动摇,坚持付诸行动。雷锋的“傻”,源自于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独特理解,源自对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真谛的感悟。

雷锋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事迹其实都是芸芸众生均可以做到的,然而能做到与切实做到却有着天渊之别,平凡之中见伟大,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

(3)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

雷锋同志是广大人民群众永远的精神榜样,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超过50载,但其精神始终镌刻在人民的心中,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这一切都源于雷锋精神始终契合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旧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人民素质的要求。

(4)与民族性高度契合

雷锋的成长及其伟大精神的产生,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影响,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中的具体表现。雷锋从小事做起,甘于平凡的“螺丝钉”精神,与古人“不以善小而不为”的信条一脉相传,融合了传统美德的精髓。雷锋的“钉子”精神,与古人囊萤映雪的刻苦精神如出一辙,也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着诸多类似之处。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性在几千年的传承后,在现代社会再次异军突起产生的闪光点。

(5)拥有巨大的实践价值

雷锋的一生只有22个寒暑,可以说非常短暂,但雷锋依靠雷锋精神,将自己的价值在一生的实践中被充分发掘、发展并发挥出来。因此,学习与弘扬雷锋精神就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当下做起,将雷锋精神最大限度地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

2.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下的重要作用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与时代共同发展前行,对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有益的三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契合的思想体系及道德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雷锋精神传布的社会基础依旧稳固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雷锋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制度并没有出现变化,只是经济体制有所改革。当年促使雷锋精神出现与传播的社会基础依旧存在,因此雷锋精神的传播依旧畅通无阻。虽然雷锋去世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却始终在不断涌现,全国人民都依然怀念雷锋、学习雷锋,这便是雷锋精神对于当代价值的切实体现。

(2)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行不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实质永远是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与雷锋精神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提倡雷锋精神,促进雷锋精神的传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如此,才能杜绝假公济私、贪污腐化等不良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3)雷锋精神能够弥补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从历史上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市场经济在推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贪腐等错误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阶层与社会团体,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为了制约这些负面效应,也必须重视雷锋精神的社会思想导向作用。当急功近利思潮涌动时,人们就更需要雷锋精神的指引。

雷锋精神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是精神文明发展永不褪色的一面伟大旗帜。

二、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大学生的管理也随之开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工作,首先就要明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

(1)独立性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开始摆脱束缚、趋向于独立,开始热衷于挑战成年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有时甚至刻意为了反对成人而反对,表现出群体特有的叛逆。

(2)可引导性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管,采取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加以适度引导。大学生的心志虽然已经渐趋完善,但依旧没有最终定性,依旧存在动态发展,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可塑性,在引导与教育时进行妥善安排。

(3)多元化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因此学生的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多元化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多好处,但也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以更多的引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作用,需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要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综合改革,优化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4)潜在影响性

大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在不同水平上出现冲突并逐渐整合,对大学生而言,这是比较痛苦的一个过程。大学生在与外界世界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应答、选择、思考、策劃、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5)动态发展性

面对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的总体趋势,尤其是一些错误思潮对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价值导向的引导作用已经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对大学生的思想加以武装。让大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其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及情感认同,引导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紧密结合,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坚定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学生的发展指导及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接受教育所传达的理念。

三、雷锋精神传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影响

雷锋精神对于实现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作用,而同时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提出了诸多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雷锋精神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行动必然以理论为先导,政治立场的的坚定决定了行动层面的自觉性。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能力是当务之急。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平台及环境,强化雷锋精神及中国梦的政治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了解践行雷锋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对学生人生的重大影响,推动大学生理解、认同并实践雷锋精神。

(2)理论结合实际

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只是空谈理论却毫无用处,要想弘扬雷锋精神,就必须加以实践,因此大学生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3)结合实际,塑造典型

雷锋是伟大的,但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历史隔空感。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身边的现实生活,宣传先进人物事迹,让雷锋精神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雷锋精神具体化、现代化,带动人们自觉实践雷锋精神。

(4)教育模式多样化

加大中国梦与雷锋精神的宣传以及教育力度,通过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并结合教育软件与硬件现状,在手段及方式方面加以创新。

(5)建立长效实践机制

雷锋精神践行活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早夭折,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把学习雷锋活动与践行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践行雷锋精神活动长效化,并真正落实。

(6)加强体验教育

我们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如组织学生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利用学雷锋纪念日等特殊日期开展活动等。

(7)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注重相关领导及教师素质培育,从根源上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板报、校刊、广播、学校网站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制造舆论,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雷锋.雷锋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2]季明.大力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1).

[3]周玉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5.

[4]陈琪.同心同德共建中华——学习雷锋精神[J].伦理学研究,2012(2):13.

作者简介:

崔作舟(1991.07—),女,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辽宁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张琦(1986.05—),女,辽宁葫芦岛人,中共党员,辽宁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徐晓东(1974.09—),男,辽宁铁岭人,中共党员,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