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

郁彦妮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摘 要: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健康状况下降的现状,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意识的调查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对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身理念及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研究通过在体育课中实施运动干预后对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让他们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运动技能;达到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大学生;健康促进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竞争压力。但许多研究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知识匮乏,缺乏科学健身理念,体育课投入与参与度不够,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显著,超重、肥胖、近视等现象有所增加。构成快速发展的社会及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体质所呈现下降趋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二、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抽取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授课班级70名大学生,年龄均在18~20岁。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5人,一组为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另二组为实验组,实施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干预教学。试验为期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7周34学时。

2.实验设计

实验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由体育教师进行备课授课,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让学生在上课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实验组的前后比较,及其与对照组比较,考察高校体育课程对实验组成员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

3.实验方法

(1)数据调查法。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数据,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2)资料查询。查询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主要调查方式是网页查询、图书馆查询和国家有关文献查询。

三、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体育的本质功能即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高校体育课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课程又是塑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

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全国5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肥胖率不断上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高校体育课运动参与现状、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作用现状的分析,制定干预内容对高校体育课进行实验干预,探索高校体育改革背景下有效的体育课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大学生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

建议在国家政策保障的同时加强监督实施,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纠正与指导,保证政策再实施过程中达到政策本身制定的目的,并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导,营造良好的健康促进校园气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指导作用,把健康促进贯穿在整个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大学生体质健康达到最佳水平。

2.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主导

高校体育课在进行改革时不能盲目的追求体育课的气氛,应在保证合理强度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的兴趣,釆取各种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发展,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在当前大学生普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少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的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3.注重大学生锻炼能力的培养

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与促进,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各种能力与意识,学校应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大设施的投入,并开展各种覆盖面广泛的群体性活动,使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受乐趣促进大学生对体育课认度。

4.健康促进意识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社会上进行健康促进的宣传与积极开展全民的健身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环境,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在高校培養促进高校体育的良好氛围,由通过本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比赛形成的荣誉感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凌宇,马嫦.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01-103.

[2]苏娟,陶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2006,27(6):99-100.

[3]赵忠伟,李英玲,刘瑞平,郑宏.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17-222.

[4]邓树励等.运动生理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8-230.

[5]孙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报,2010,9(1):21-23.

[6]陈星魔,张欣,张霈.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44-945.

[7]兰加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9-686.

[8]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报,2009,34(2):177-180.

[9]沈艳等.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15-17.

[10]刘凌宇,马裙.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01-103.

[11]于可红等.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12]秦百里.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28(6):97-100.

作者简介:

郁彦妮(198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人文。

课题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度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