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引领初中学生走向课外积累

毛星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学校教师、家长不允许学生看太多课外书。毕竟中考只凭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试体制还没有改革,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而退进入到广阔无边的文学世界,没有一位教师、家长敢放心!

加之,有相当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并不明确,存在着盲目读书的倾向,人虽在读书,但并不知为何在读书。大多的学生还存在“跟风”趋势,“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根本不管是否是健康的书籍。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受益。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笔者就谈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积累的一些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

教师要培养学生读书养成一气呵成读到底的习惯——要有耐心、一丝不苟地通过阅读感知全文的有用信息。在平时阅读训练时,拿到一篇文章,不管篇幅长短,首先要有时间限制,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一气呵成读到底,哪怕有不认识的字不明确的句都可以“跳过去”一气读完,达到迅速整体感知全文大概内容的目的,读书时要默读与大声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定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

阅读是有方法的,把这些方法变成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训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那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关键性字、词;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阅读与写作的经验之谈。的确,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记,随时记下作品里精美的片言只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课外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过程。学生如能把自己与作品、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个中滋味随时记下,这就是心得,也是一种创作。因为读而有了写的动力和材料,因为写更渴望读。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平常笔者就让学生阅读课文时要给自己提问,写写自己的感受;每周让学生写一篇课外读书笔记,(初一时字数不限,初二写随笔,初三时就有文采方面的要求)教师每周评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评比栏中;每周上一堂课外阅读课(学生自己带书或者到图书馆),课前让学生读读自己的阅读体验。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结整理的习惯。

这一习惯往往被初中生忽视,阅读过后不会加以小结整理。故而,影响了阅读效果。笔者以为小结整理就是把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再梳理一遍,好似新课上完后,回家及时复习巩固一样,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整理是阅读过程的补充和延续,对阅读有巩固提高作用。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语文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选准读物,教会他们课外广泛阅读,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每次上阅读课时,我让学生从几个方面小结:

1.悟到了什么?

2.学到了什么?

3.掌握了什么?

4.给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经过长久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聆听与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都能做到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平素所忽视。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笔者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名家的文章,让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段落,有时还可以仿写。这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引领学生走向课外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