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技工学校基础课程群视域下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与德育思考

董艳
  
速读·下旬
2019年3期

摘 要:体育课是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基础课程的共同属性,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角度探讨体育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基础课;体育课;德育;教学;改革

基础课是学校开设的旨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的公共基础或专业课程。其统一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整体及其协同效应的发挥已然成为了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焦点。

在教学中技工学校“新课改”要求各基础课程及其教学都要突出德育功能,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服务。因此,体育课如何做到既守好学生的“兴趣阵地”,又积极地为其它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程群之于学生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应,以及如何在不断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或环节),则成为了新时期技校体育课适应新问题新要求的教学改革探索必由之路。

一、体育课与其它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分析

学校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基础课程应当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共同为达成育人目标服务。从而,体育课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样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技工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同样必须贯彻党的教育精神,其在育人上与其它课程的目标和价值体现也是一致的,集中表现为学校育人工作对体育课教学开展的需要。而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切合学生的兴趣,要以学生的实际关注和需要为转移,集中表现为学校育人工作对体育课之于在校生“天然”的兴趣优势的需要。

因而,体育课不应当脱离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和范围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在特别强调德育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技工学校教育教学中,体育课与其它课程的内在关联集中体现在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上,这本身也是体育课作为基础学科的魅力与存在价值所在。

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学生主体分析

技工学校学生处于身体和思想发育的高峰期,既有孩童的天真,又有成长的叛逆,因而天然有着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值得强调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所喜爱的是体育类的运动或活动,而非体育专业课程。出于这样的需求,技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是一种类似于课堂游戏开展的模式探索,注重参与、游乐、释放与体验,而非过分强调具体运动项目的训练和考核。这既是对其它课程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作为基础课程群这一整体,令其它课程未能在教室内很好开展的体验或互动环节,在体育课中得以延续或拓展,又是充分发挥体育课场地优势、空间优势、形式优势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整体教学实效的有效协同方式。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觉发起的过程,他们的内在情感与积极参与对于学习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而且符合了人本主义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的观点。另一方面,体育课在基础课程群中,作为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的重要平台和身心发展的重要阵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比其它课程更为有利的条件。以活动或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改革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也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三、技工学校体育课活动或游戏教学改革的德育分析

具体而言,技工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要与整个基础课程群在育人目的上保持整体的相互衔接。在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侧重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素质情况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重在运用。但是,技工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与诸如语文、心理健康或专业课的德育教育(当然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育)既有联系,又要注重区别。它是在完成运动训练任务,达成体育课既定的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对其它课程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保证学校德育教育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此时,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学不到的体育运动的内容,又要在身体和精神上去锻造学生;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而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教学的德育思考

综上所述,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现学校德育的功能,这是对基础课程群的整体要求,当然包括了体育课教学。

二要从学生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技校生的发展现状。要从人生观的角度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而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的精准训练。

三是不刻意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应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作为基础课程群教学的一环,特别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也应根据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在活动或游戏的呈现方式上不采用传统的学科体系,而采用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方式。注重与其它学科或课程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职业活动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相应的身心素质与综合能力。

四要突出时代感,培养探究与进取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品质”,如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等心理品质和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释放、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使体育课的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德育贯穿于体育课的全部过程中,并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法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的把握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封小青.兴趣与体育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2).

[2]陈观亮.体育职业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