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影响创新思维因素与小语教学启示

莫洁琼
  
速读·下旬
2018年3期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对创新思维有影响的三大因素:人格特质、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归纳出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为营造开放自由民主的学习情境、实施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评量,最后提出了创新思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启示。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多元化评量;小语教学启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竞争力高低取决于人才多寡,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源的最佳法宝。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一、影响创新思维因素

(一)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于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有一定程度关联。富有与缺乏创新思维的人格特质表现为:高度的自信,喜欢挑战与冒险,富有社交技巧,没有刻板印象与偏见,较能接受新的人事物,对于各种冲突勇于面对,个性风趣且说话具有幽默感,较为独立,具有好奇心与想象力,遭遇困难坚强执着不退缩,不喜欢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思维的人格特质表现为:缺乏自信心,不喜欢挑战与冒险,缺乏社交技巧,充满刻板印象与偏见,不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对于各种冲突选择逃避,个性无趣且说话枯燥无味,较为依赖,缺乏好奇心与想象力,遭遇困难马上退缩,喜欢循规蹈矩。

(二)家庭环境

个人所呈现的特质和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有相当程度的关系,诸多研究均指出家庭环境对小孩创造力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富有创新思维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子女采取民主方式,家庭成员互动情况熟络,父母鼓励子女尝试探索冒险,父母亲本身具有创新思维,给予子女适当的自由,赞许子女的创新表现,包容子女异想天开的想法。缺乏创新思维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子女采取权威方式,家庭成员互动情况冷清,父母禁止子女尝试探索冒险,父母亲本身不具创新思维,严格监控子女的行动,忽略子女的创新表现,讥笑子女异想天开的想法。

(三)学校教育

个人进入学校就读后,其创新思维也会受到学校教育影响,其中以教师与同伴影响最为深远。富有创新思维的学校教育:开放的学校文化,五育并重的教育,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思维,教师采用多元活泼化的教学,采用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发表意见给予增强,适当管理学生行为,同伴之间互动性良好,同伴间从众性低。缺乏创新思维的学校教育:封闭的学校文化,独尊智育的教育,教师本身不具有创新思维,教师采用传统讲述化方式教学,坚持只用纸笔方式评价,学生发表意见予以削弱,严格监控学生行为,同伴之间互动性不佳,同伴间从众性高。

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3,意味着先天遗传的智力对于后天学习的创造力影响不大。创造力大部分是由后天环境所影响,可教性较智力大。因此,学校应极力开展创新思维培养。

二、创新思维教学原则

(一)营造开放自由民主的学习情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育创新思维的首要教学原则。所谓“良好的学习情境温床,才能让创造思考的种子萌芽。”学校应设法塑造一种优质的学校文化,即提供一个不紧张、没有压迫感的学习环境,多举办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正式课程以外的学习活动;在班级内提供一个和谐、安全、民主、自由与互相尊重的班级气氛。换言之,在实施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活泼生动、温馨幽默的气氛,秉持教育爱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并借由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循循善诱,引发出学生源源不绝的创新思维。

(二)实施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

一是脑力激荡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运用开放式的方式思考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彼此思考,互相激荡,产生大量的构想,以有效解决问题。二是属性列举法。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针对某一事物,让学生列举所有该事物的特性与属性,然后逐一提出改进办法,以促使新观念的产生。三是六个W检讨法。这种方法是对现有的人或事物,从“为什么?做什么?何人?何时?何地?如何?”六个方面来重新探索的创新思维策略。四是角色扮演法。借助戏剧表现方式,使个人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角色,透过问题情境表现与讨论,以实际行动处理问题,并跳脱固有思维,进而理解其他人立场。

(三)实施多元化评量

由于创新思维的表现是多元性的,因此在语文、数学、音乐、艺术、科学、组织领导才能与人际关系等领域均有表现和挥洒空间。纸笔测验只能测量出认知能力,教师应辅以口试、游戏、日常考核等多种评量方式。

三、创新思维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创新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如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们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二)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想象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习作练习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习作课引导学生撰写《二十年后的我》,以读写实践为载体,通过幻想、联想,切实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在课外活动中拓展创新思维

课内的阅读、作文训练固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然而仅仅凭借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拓展。用课内学得的方法大量阅读、学习课外书籍,边读边想,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讨论、解决问题,从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总之,创新思维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负有使命感,在教学时要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捕捉把握创新契机,最大限度地锻炼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使每个学生均能发挥其独特创造力。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