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甜蜜的“毒药”:奖励的局限与策略探究

李冬洋
  
速读·上旬
2022年1期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奖励是“正面教育”的主要手段。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奖励的本质是一种强化,不同强化程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在教育实践中,奖励经常被误用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奖励作为一种惩罚,破坏了人际关系,掩盖了教育问题的本质。适时适当地使用奖励将起到正面效果,教育者可以淡化奖励、进行事后奖励、尽量给予同质奖励、避免奖励带来的竞争性。

◆关键词:奖励;强化程式;误用;惩罚

如今,我们在试图摆脱过去“棍棒教育”的同时,正走向以“正面引导”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里越来越强调奖励的重要性。但在这种教育方式的现实效果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理想吗?奖励,对于学生或儿女来说,到底是甜蜜的“糖果”还是加害的“毒药”,亦或是裹着糖果外衣的“毒药”?本文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以及教育现状来阐释奖励的局限与解决策略。

一、奖励的本质是强化

奖励,是指个体因为执行某项任务或做出某种行为而获得的报酬。奖励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按照奖励的形式分为口头奖励和实物奖励;按照奖励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期待奖励和非期待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无论动物还是人,在某种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实施不断的强化后该行为就会逐渐变为习惯固定下来。反之,如果得不到奖励,该行为就会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在教育中,学生的某种行为受到了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一点仅仅是奖励的外显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能很难随时随地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积极行为进行奖励,那么在得不到奖励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行为会持续多久?斯金纳与弗斯特斯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指出,因为强化而得以巩固的行为,在终止后是否消退和消退快慢取决于强化的程式。连续强化程式是对学生每一次的行为都施加强化,部分强化程式是指对学生的行为采用间隔式的强化。采用连续强化程式后,如果后来出现该行为时不再强化,反应很快就会消退;而采用部分强化程式后,即使学生没有得到及时奖励,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抗消退性[[]]。强化程式也反映出了奖励的内隐性,这是很多教育者容易忽略的一点。因此,教育者需要谨慎使用奖励的外显功能,关注奖励的内隐作用。

二、奖励的局限性

奖励如果被良好地利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反之,如果奖励使用不当,可能成为伤害受教育者的“毒药”。从强化的本质来说,奖励和惩罚都是一种外在控制,它们都并非出自受教育者的选择和自我动机。但奖励比惩罚更有迷惑性。如今教育者不再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为真理,更多的是追求“正面教育”的理念。而奖励是正面教育最常用的手段。但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中将奖励视为一种控制方式[[]]。控制是因为主体间的地位悬殊,教育者站在比较权威的位置,可以选择奖励的时间和方式,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奖励,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对方的行为以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奖励与其说是奖励,不如说是一种惩罚,甚至比惩罚危害更大。埃尔菲·艾恩指出,奖励作为一种惩罚,容易破坏人际关系,掩盖教育问题的本质[[]]。另外,长期不当地使用奖励,直接损害的就是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

(一)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奖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伴随着竞争存在的。在一个群体中一个人或少数人得到了奖励,多数人没有得到奖励。那么奖励对个人或少数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鼓励,但对另外的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种惩罚。在奖励与惩罚共存的集体当中,冲突与嫉妒也就在所难免,这一点在处理道德行为时则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同一个班一个学生带来了自己最爱的零食分享给同学和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其分享的行为进行奖励。分享的行为确实值得赞扬,但本身不能成为所有人的道德标准。分享应该是自愿的,不能是强加的。未成年人(特别是低龄儿童)在学校将教师的奖励看作重要的评价依据。因此教师奖励分享的行为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却无形中对其他学生造成了压力。思想不成熟的学生之间可能形成攀比的风气,最后对一个人的奖励变成了对集体的惩罚,背离了教师的初衷。儿童与青少年都想获得老师或家长的关注,也有自尊自强的心理需要。在奖励与惩罚对立的气氛下,一些学生会为了争取奖励而不择手段。轻则闭塞自我不愿与他人共享思想成果,严重则会触犯规则或法律,比如作弊、校园暴力等。

(二)奖励掩盖问题的本质

在奖励的掩盖下,许多教育问题的本质被一带而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例如幼儿教师奖励按时午睡的儿童,可能会忽视或惩罚没有按时午睡或不按要求午睡的儿童。什么原因导致儿童难以按照规定时间午睡?儿童为什么在中午难以入睡?教师规定的午睡要求到底是否合理?是否所有的儿童一定要在午间睡觉?就午睡来说,本来是个体生活习惯的问题,却用奖励来进行强化,是否具有合理性?此外,现实中还有利用奖励来取代教师责任的问题。最常见的是学校的自习课上,当班主任临时有事离开教室时,会安排班长监督学生纪律。但有的教师会“鼓励”学生相互举报,留下诸如“谁表现得不好回来告诉我,谁表现得好我回来奖励他(她)不写今天的作业”这类的话。班级纪律管理权是班长职责的一部分,但根本上属于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应制定适合的班规,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靠学生之间相互举报这种考察人性的方式去奖励。班级纪律问题背后反映出的是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也反映了学生的集体心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奖励,没有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必要性,那这种奖励就会掩盖教育问题本质,不利于受教育者成长,也不利于教师职业发展。

(三)奖励削弱了内在动机

奖励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削弱内在动机。在竞争性的教育环境下,文化课学习、体育训练、艺术表演的加分政策正在削弱学生的内在动机。加分的初心在于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当加分变成政策,变成各个学校招生的硬性标准或“潜规则”时,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就不再是锻炼能力或者艺术爱好本身了,而是体育与艺术带来的成败结果。一旦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学生都陷入无限的焦虑中。学生在这样充满外在奖励的竞争环境下,自尊心与效能感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巨大挑战,抑郁症、自闭症患者越来越多,且逐渐低龄化。另一方面,根据连续强化程式的原理,如果一个“好孩子”每一次都获得奖励,那么一旦某一次得不到及时的奖励,他们就会更加的失望,行为也就很快容易消退。例如在家庭中,家务劳动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应该履行的义务。儿童自身是有归属感和一定的责任意识的,本来可以经过家长的引导做的很好。但很多家长出于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好心或培养孩子财务管理能力的考虑,用零花钱或出去玩等外部奖励刺激孩子,养成了儿童没有奖励就不做家务的习惯,对儿童成长毫无裨益。长此以往,教师和家长只能每次加大奖励的力度来满足他们的欲望,最后力不从心。

三、合理利用奖励的策略

其实,奖励本身并没有“罪过”,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适当地奖励。适时适地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努力的愿望,坚持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希冀的教育成果。以下是合理利用奖励的策略:

第一,淡化奖励。首先当儿童内在动机较强时,可以不使用外在奖励,而用语言鼓励他坚持下去。例如小红特别喜欢做手工,经常投入到手工的世界里达到忘我的状态,连妈妈叫她吃饭也听不见了。这种情况则不需要使用零食奖励她做事认真,因为手工已经融入到她的生活中,她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坚持。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需要逐渐淡化奖励,低龄儿童比青少年更需要奖励。儿童是以外部评价为标准评价自己的,奖励可以树立儿童的自信心,从行为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持续地为之努力。小学阶段教师可奖励“小红花”“小粘贴”给学习进步、为班级做出贡献和道德行为值得学习的学生。奖励不能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更应该偏向品德方面,如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中学阶段则应以口头奖励与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养成内在驱动的习惯。其次在实施奖励时不要过分渲染,不夸张奖励的条件。在家庭中,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或进步给予适当奖励即可。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做了自己认为好的事情,就许诺送给孩子贵重的礼物或大量的零花钱,导致孩子在不相称的物质奖励中迷失。因此,奖励的程度必须与行为程度对等。

第二,事后奖励。减少期待性奖励,不要让奖励干预任务本身。具体做法是先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任务本身,是自己的义务还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良好品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儿童鼓励,当任务完成后或事情结束后在反思的基础上采取口头奖励或外部奖励。

第三,同质奖励。奖励的方式要与任务或事件同质,不同质的奖励会造成儿童的价值感混乱,弱化了奖励的效果。例如孩子爱读书,一周读了两本书。那么可以奖励他去书店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而不是奖励打一局“王者荣耀”。学生因为喜欢语文考了第一名,则不能奖励他不写所有作业,可以提供一个展现他语文知识的机会,例如组织同学排一个课本剧。同质奖励会促进学生在同一件事上的坚持,特别是对刚刚培养的习惯有很好的巩固作用。

第四,去竞争化。在集体中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进步给予奖励,避免因多数人得不到奖励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应以口头奖励为主,因为道德品质经过外部奖励很容易逐渐变质。但是笔者认为类似分享这样的行为,是靠情感去感悟的,不需要教师刻意强调。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不同,有的家庭比较富裕,可以每周都分享,有的家庭则比较困难,支出一个孩子的生活都很吃力,教师不应以这样的行为作为奖励去刺激全班学生。同时,更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加分项去奖励学生,应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给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奖励作为一种行为的强化手段,需要被适时适当地使用,才可以发挥它更好的作用。在教育中,我们要将奖励作为糖果而非裹着糖果外衣的毒药。

作者简介

李冬洋(1992.0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学语文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02):43-45.

[2]高德胜.奖励的本质与滥用的后果[J].教育科学研究,2009(06):18-21.

[3]埃尔菲·艾恩.奖励的惩罚[M],上海:三联书店,2006

[4]刘磊.现时代,我国教育中奖励的困境及其应对[J].教育科学,2015,31(02):41-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