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让学生爱上方程

李林
  
速读·上旬
2017年10期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县《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的课题研究的开题会。在开题会上,一名中学教师就提出:很多学生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还不错,一上中学顿感吃力,原因之一是,小学生都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数量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抽象,甚至扑朔迷离,而算术解法只允许已知量参与计算,把未知量作为特殊位置,这样解决一些复杂的逆向问题就相当吃力并且非常容易错。但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就能化难为简,变逆向为顺向,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何况小学教材中已经安排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小学阶段渗透更多的代数思想,加强中小学在方程教学上的衔接。因此建议小学教师要重视代数意识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初步教会学生找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铺垫。话音刚落,立即就有小学老师摊手表示无奈:我们也明白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啊,可是最大的难题在于学生在此前的几年里已经养成了比较固定的用算术解法解决问题的定式思维,很少愿意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再努力也把他们掰不过来啊。

其实,这位老师也说出了我的心声。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学生不会主动用方程解决问题,除非是题目明确规定要用方程解,甚至有部分学生即使题目规定了也是先用算术方法列出式子,再用這个式子变化拼凑出一个方程,这样的结果就完全失去了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义。但是以前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没有尝试改变过,总是任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直至参加了这次课题研究,我才意识到“培养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过渡到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刻不容缓。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教学中,凡是遇到适合用方程解答的应用题我都刻意地强调学生用方程来解决。经过一年的摸索、练习,大部分学生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我也多多少少总结出了一些以前学生不爱用方程的原因和让他们喜欢上方程的方法。

这其中其实既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首先是老师的原因。

1.虽然我们的教材一至四年级在教授解决实际问题时都用的是算术解法。但是方程的意识是从一年级就开始渗透了,例如填空( )+2=5,这其实就是方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方程的雏形。又例如在应用题:“小红原来有4支铅笔,又买了一些后现在一共有10支,那她又买了几支?”我们的常规解法是10-4=6(支),这种解法当然毋庸置疑。但大家肯定也遇到过有的学生会这样列式:4+6=10(支),其实如果学生知道算式里面的“6支”表示的是后来买的数量即要解决的问题,那这种做法其实完全可以,但很大部分老师已习惯必须要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也就是等号的右边),为了保确学生在考试中得分,可能会强调学生必须用常规的解法,同时会向学生强调:题目里已知的数据才能用来列式。所以,我们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代数意识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2.有时候老师有认识上的误区,怕学生学习了方程解法之后会把两种方法混淆,乱成一团,最后哪种都不会用,就过多的强调算术解法,平时练习中也主要用算术解法。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用方程解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也包含了算术解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把未知量作为已知量参与分析,参与写等量关系,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没有多大区别。

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1.学生没有感受到方程解的优势,特别是简单的应用题。刚开始学习的用方程解答的题目都很简单,老师还没教,学生已经用算术解法做出来了,部分学生就觉得没必要学了。

2.还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惰,用方程解的步骤格式相比算术解法要繁琐一些,因此宁愿选择算术解法。

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习惯甚至爱上用方程解答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五年级开始学习方程后,遇到逆序的问题,哪怕只需一步计算,老师也可依据教材的意图,要求学生用方程解答。久而久之,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也习惯了运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的优势,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有一类题目比较典型:小红今年12岁,比爷爷年龄的五分之一小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这种题目比较简单也很常见,但部分学生会有轻敌的思想,还有一些像我前面说的因为懒惰,就选择了算术解法,于是出现不少这种解法:(12-2)÷1/5,更有甚者列出12÷1/5-2,而实际上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比较简单很容易就能准确找出来,根据等量关系大部分同学能很快列出准确的方程。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方程解法的优势,从而培养他们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积极性。

(3)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正确写出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因此从低年级起教会学生找等量关系至关重要。让学生知道在关键句里去归纳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对学生进行关键性词语的引导,比如“和”“倍”“差”“等体积”等,从而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落脚点的习惯;要求学生熟记基本的等量关系式及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训练学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等量关系的能力;教会学生根据不变的量确定等量关系等方法。但切记不能生搬硬套例题的题型及解法,审题时要弄清题目中的“多”“少”“便宜”“贵了”等词语的含义及常见数量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根据题目信息整理等量关系时强调学生注意几点:等号两边要表示同一类量;两种量的单位要一致;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同一信息在列等量关系和方程式不能重复使用。

另外,《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固,让学生明白字母表示数其实不过是从具体数到一般数的转换。

最后,要培养学生巧设未知数的能力(直接设未知数,间接设未知数,设辅助量为未知数),知道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找、设、列、解、验、答),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总之,列方程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初中学生代数学习的重点。但要学生习惯并喜欢上用方程法解题,不是一朝一暮的事,不仅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还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需要反复练习。为了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渗透一些建模与化归的思想,针对学生在用方程解决问题中容易出错就加以及时纠正,及时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我相信学生慢慢会习惯会喜欢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进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逐步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