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

潘晓娟
  
速读·上旬
2017年10期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工作烦琐而细致。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指导。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效地把学生的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创造型人才的自然特点变为创造与成功的起点,培养一代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严格;成标;信本;法治;仁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学生与老师的心里距离接近了,班主任工作就好开展了。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既是学生的引路人,又是学生中的一员,让学生认为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我应努力向上,为班争光。下面谈一点具体的做法。

一、爱为基础、严作途径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由此可知,班主任工作的严与爱,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爱得深才去严。其中愛为基础,是严的奠基;严作途径,是爱的载体。只有做到严与爱相济,才能达到帮助学生成才之目的。只严无爱,会使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貌合神离,时间长了矛盾会恶化;只爱不严,会使学生对班主任嬉而不敬,导致班风、学风混乱,影响学生成才。

班主任工作要严与爱相济,必须做到:

1.深埋满腔的师爱,制订科学严明的班规,规范学生的言行,以法治班。

2.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既严要求,严管理,不溺爱迁就任何一人,又尊重、爱惜每一个学生的民主、平等权益,营造健康的民主氛围。

3.以严肃的态度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培训其严谨学习、生活作风。同时,尊重其人格,给予爱护,导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升华。

4.坚守“违者必究”的原则。凡犯规违纪者都要严正地批评教育,以严导其行,并施以师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予以宽容,使其醒悟改正。

5.后进生、双差生心理偏差严重,班主任要当好心理“医生”,既要有耐心,有恒心严加管理,更要有感情倾注,以慈母之爱,动之以情,让他们抬起头走路。同时,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强化坚强意志。只有做好严与爱相济的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促进转化自我。

二、成为“标”、信为“本”

班主任的威信、威望、权威等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即是“标”,班主任与学生间的相互信任,信赖、信服等是内在的质,即是“本”。“标”是“本”的体现,而“本”则是“标”的能源。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标本兼治”(即威与信相济),而又“重治本”(即重在取信)。

班主任必须立威,因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威”的形象具有向心的凝聚力。有了它,班主任才能顺利地率领全班学生实现自我成才。但是,班主任的威与信的建立,是靠班主任本身内在的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知识业务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多元的兴趣爱好、社交和竞争能力、生活和工作能力等因素,对外在的、社会的(主要是家长)、校内学生、领导和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力度和优劣所决定,因此,班主任必须在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各方面强化自我训练,才能赢得全方位的威与信的确立。

实践证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是班主任工作取信立威行之有效的办法

1.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人翁,班主任永远是服务者。在班队会、体操和歌咏比赛等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占主要地位,去获取主人翁责任感,班主任当好“导演”。学生取得班主任多方位的信任,同时获得知识和能力,就更加信赖班主任,班主任也不断树立了威信。

2.经考虑周密后,对学生的承诺,必信守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班主任就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威望也就树立了。

3.每期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每个学生都对话交知心,并努力解决一些合理要求,对个别隐私要保密。班主任就能博得全体学生的信服,班主任的工作就能一呼百应,其权威也就逐渐建立了。

4.在处理班主任工作时,一定要开诚相见、平等待人,赏罚分明,并做好善后工作,就能获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的威名和班主任工作的威力就随之而生。

三、批评为“法治”、关心为“仁治”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这句话说明:国家兴衰,法律是否实施起决定作用。同理,班规校纪是否得到实施,也关系到班风建设的成败。而批评是班规校纪的组成部分,是“法治”的范畴,目的是为了救人。关心是感化人,属“仁治”范畴。这种“法治”与“仁治”的结合,是为了造就人才。因此,以关心为主批评为辅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又一重要体现。

多年的班队工作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工作在批评和关心上,应抓好这几项工作:

1.在制定科学的班规校纪中,一定要有科学的规章制度,才能减少、避免批评的随意性,被批评者才心悦诚服。

2.批评的实施应视其错误的程度和性质,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和场合,并宽严适度。同时做好批评后的关爱工作,这是批评成败的关键。

3.批评不是惩罚,更不是体罚,班主任的头脑必须清醒这一点。

4.认真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一方面创设良好条件,培养健康心理,克制不良的心理品质;一方面根据人的情绪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原理,帮助学生实现最重要的四个需要,激发其积极情绪。即:①尊重的需要,特别是人格需要;②目标激励的需要。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即对未来生活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要具体落实在每学期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计划上。注意目标的可及性,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满足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③物质激励的需要。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争取学校和家长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必要时还要慷慨解囊,支助病伤、家庭困难的学生;④成功激励的需要。提倡赶上和超过前者就是成功的口号,并改习惯性的奖惩方式为:优胜奖、大进步奖和后退处罚(即批评教育)。对遭挫折的同学,要给予关心、鼓励,帮助其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和寻找改进的方法,提高抗挫能力。同时,发动集体力量献温暖,使后进生、双差生获得集体力量的激励,从而走上自强之路,向“新我”转化。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