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分析

李艳萍
  
速读·上旬
2017年10期

摘 要:儒家有三不朽,即春秋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责任、是培养孩子心灵的工作。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培养一批麻烦。”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快速增长和提高,我国的传统教育和基础教育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加之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侵入,过分强调功利性和时效性的西方文化价值不断充斥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导致学生不能坚持主流的道德修养,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中问题凸显。

关键词:小学;德育;探索;实践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小学正是学生塑造心理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开展和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现代小学德育要想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

一、“修学”重心徘徊不定

林崇德认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然而,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常态,在这样的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教师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小学德育工作不断在“智”与“德”之间徘徊。本应该放在首位的德育教育“被迫”退让。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修“德”手段值得反思

道德更重要的是养成,是期待,是塑造心灵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不可急于求成。小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三、德育教育主、客体分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休学的顺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作为修学顺序之首,已明确道出了“修学应以德为本”的思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視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只有实现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才能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

四、德育内容和目标理想化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做过一些问卷调查,发现当代的小学生在德育方面有如下一些心理:①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②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③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这些心理特征的体现突出了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德育内容尚未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

五、唯家庭、学校、社会共育

经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组联合调查,孩子教育影响因素比重,学校教育占14%,社会教育35%,家庭教育占51%,这个调查说明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体现在“娇生惯养”,“包办代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产生了如五天的小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小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六、结束语

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坚守的过程,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目前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努力和坚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站在这般高度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19.

[2]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8.

[3]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