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基层官员如何对待“民意”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不少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见到老百姓向皇帝上万民伞、万民折之类的镜头,诠释的就是民意。
民意之概念形成已久,自汉魏后的历朝历代在考核官员政绩时,多“询诸民言”。老百姓认为你是好官,你就有可能在以后的仕途中顺风顺水,这是正面民意的力量;反之,负面民意一出,你的政治生命就基本结束了。
南宋朝廷了解民意的办法有两种:
一是自上而下,即委派巡抚使或者台谏官员直接去地方,通过“吏民条言”和“吏民言”,考核测评地方官员施政和执法情况。(剩余1152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