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聊城市位山灌区生态治理

罗琼
  
建筑创作
2022年3期
东阿县水利局 山东东阿县 252200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提出美丽中国四大举措: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关键词】聊城市;位山灌区;生态治理

一、背景介绍

位山灌区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境内,是黄河中下游和山东省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特大灌区第5位。位山灌区主要承担着聊城市灌溉、生态补水和部分生活及工业企业供水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引黄济冀补淀的引黄供水任务,是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白洋淀近期生态用水的重要保障。

灌区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灌区建设发展。在引黄水利工程输沙渠两岸和沉沙池周围,由于年年清淤弃土,大量泥沙堆积,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同时沉沙池区周边农业生产活动逐渐影响到灌区的沉沙堆沙功能,为了保障灌区的功能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沉沙池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沉沙池区简介

位山灌区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境内,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灌溉范围涉及聊城市东昌府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茌平区、临清市、高唐县全域,阳谷县、冠县和东阿县部分县域。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18万亩,是全国第五大灌区、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最大的灌区。

多年来,位山灌区作为重要水源地,复灌至今,灌区累计引水365亿立方米,为聊城工业、城镇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引黄补源,有效地缓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保障了机井的正常使用,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向电厂供水,有力地服务了工业建设。向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供水,为打造“江北水城”提供了水源支持,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灌区自1981年以来还先后承担了6次引黄济津和10次引黄入卫跨流域调水任务,向天津、河北送水52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的必要性

(一)保障用水资源,发挥沉沙池作用的需要

引黄必引沙,位山灌区在引进黄河水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泥沙。1984年复灌至2017年 34年间,引沙量28003万m³,集中堆积在灌区上游的沉沙池区,当前,位山灌区已开辟的沉沙池已达到规划面积的80%,可使用沉沙库容越来越少,扩池占地费用高且群众工作困难,泥沙的“瓶颈”制约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西沉沙池,随着逐年清淤的泥沙量影响,现状能承载的弃土量将达到饱和。

(二)完善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沉沙池区土质随着堆沙逐年沙化,地下水位偏高,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规划需建立动态清淤机制,根据淤积情况,有计划地对沉沙池进行清淤与治理,确保黄河水能及时引进、顺利送出,为引黄抗旱奠定坚实的工程基础。

大力开展覆淤还耕,落实好池区补助政策,同时突出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增加收益,推行防沙作物种植,逐步把开发的土地还耕于民。在保证沉沙池基本沉沙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林、沙”等资源,改善池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培植特色产业,带动池区农民脱贫致富。

(三)促进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的需要

聊城市定位为中国江北水城,冀鲁豫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聊城市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聊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确定后,全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总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如今聊城的发展建设如火如荼,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聊城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特色日渐增强。

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加强水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调,保障水安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注意沿黄河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包括沿黄河水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水土保持和森林植被建设等方面。

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融入聊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积极为聊城建设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京杭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旅游名城、北方生态文化宜居示范城市的构想提供支持。综合以上分析,尽快实施本规划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四、治理目标

沉沙池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护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以保障沉沙池区功能为前提,依托自然生态本底,完善弃土堆沙功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乡村产业引导规划,加强区域水生态治理,提高生态供水保证程度,改善沉沙池区生态环境,着力将沉沙池区建设成为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良好、生活富裕、独具黄河文化底蕴的供水水源保护区。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基本思路为:制定水利功能保障规划、生态管理与修复规划、产业引导规划等三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实现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治理不涉及规划用地性质的变更问题,为满足水利弃土堆沙功能,需在规划范围内临时占用各类土地,次年实现还耕、还林、还草目标。

五、效益评价

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基础和材料,因此是生产力直接的“构成要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就可以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实现经济价值,变成真金白银。

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的实施,有利于遏制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减轻风沙危害,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沉沙池区通过栽植防护林、风景林,将提升植被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的实施,从水安全的角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关注水安全,防治并降低水污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水安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依赖于水安全,即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支撑。

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的实施具有保障了灌溉用水、生活用水稳定有序的提供,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意义。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沉沙池区的土壤、耕地条件将得到改善,逐步提高粮食的产量。通过产业合理化引导规划,农村产业结构将调整,从而推动沉沙池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周边居民的经济水平。跨省调水保证了农业的产量、工业的稳定有序进行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从而保障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罗琼,1986-09,女,汉族,聊城东阿人,东阿县水利局,助理工程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