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实践”到“学科生活”: 内涵、路径与实施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5)05-0070-04
一、“学科实践”与“学科生活”的内涵比析
社会群体中的人是以丰富的感性世界为基础,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交往中去认识世界、参与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儿童的学习过程,是在生活具体问题的迭代升级中,不断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不断创造自己和他人的美好生活,实现以创造为特质的美好生活,即杜威提出的儿童在参与“有准备的环境"过程中,穿越学习屏障时产生的一个“新的眼光”,继而形成的“一个经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2,“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3等。(剩余36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