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廖钧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0期

【摘要】把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落实学科教学立德育人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渗透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挖掘教材内容德育因素,创设课堂德育情景,坚持在学科活动中渗透、强化学科素养育人功能,潜移默化、渗透熏陶,实现学科教学的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学科教学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们责无旁贷。学校的德育途径很多,如专题教育、活动教育、主题班队会等。但是,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渗透熏陶,避免强灌硬塞,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渗透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小学课堂除了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教学要体现养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现在部分学生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实际,遵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育规律,对学生渗透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勤奋的良好学习品质。通过长期严格训练,从细节抓起,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学好问、善于思考、敢问善说、与人合作、自主读书、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完整作答、细心检查、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加强纪律习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一个人所具备的学习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长期的,要渗透在学科教学每一节课上。我们的课堂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挖掘教材内容德育因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关键要素。

我们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如,六年级上册中“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早在1500多年前已经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国外大约要早1000年;五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及其《九章算术》在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成就;四年级上册介绍了中国人1000多年前发明了算盘。另外,还有税收、节约用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中国奥运健儿展风采、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等丰富的教育素材。挖掘教材德育切入点,寻找德育的契机,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契合点,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课堂不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传授学科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奋斗精神。

三、创设课堂德育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接受教育,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摒弃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创设活泼的教育情境,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个人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教育。例如,我们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课室等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面积的大小。同时,创设本地区、国家的陆地面积等情景,让学生在感知面积大小的同时,感受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创设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生活情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生活情景,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和育人目标。

四、坚持在学科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将德育化无形为有形,既直接形象又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我们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灌输说教形式来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等,这样既枯燥无趣,学生也不易于接受。我们可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景,如,设计到超市购买文具用品的活动。在设计过程中,设定若干条件,让学生按要求自行购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商品交易离不开人民币,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购物活动,教育学生将零用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爱国等教育,让知识教学和德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不能局限于灌输说教,要充分利用学科活动渗透德育,与学科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活动为驱动,适当开展学科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更牢固,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五、强化学科素养育人功能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例如,小学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观点、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思维习惯、兴趣、品质等。数学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方法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又是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养成,且要发挥学科素养的育人功能,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把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融合进行,全面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实学科教学的立德育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2]王云生.对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再认识[J].基础教育课程,2014(19).

责任编辑  李  源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