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初探

周文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0期

【摘要】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篇幅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编排革命文化教育题材课文,五、六年级还以主题单元出现。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发展,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数量也逐步增加,文章体裁多样,人物角色分明,传统与时代并存,故事极具感染力,对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小学生的人格教育,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之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题材

我们在享受当下幸福生活的时候,是否还记得先辈们浴血牺牲的过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不可阻挡,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应根植于历史,不忘先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才会让前行之路更为坚实。基于这样的红色背景,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品读文本、对话文本。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正是通过语文教学传承革命文化的具体体现。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有其特殊性,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教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

一、明确主题意识,弘扬革命精神

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不仅要了解读者,有读者意识,还要具有读本意识。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涉及到的教育主题内容,每篇课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主题,特别是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渗透主题更要准确把握,这样教学时才能行之有效。如《升国旗》,这篇课文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年级学生的入门课,教学应该重在对学生进行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朱德的扁担》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德;《十六年前的回忆》则彰显了革命英雄有坚定的信念和为革命理想献身的精神。课文中的革命人物跃然于纸上,鲜活生动,深深吸引着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有了侧重点,教师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借助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明确目标,突出重难点,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对革命主题人物的清晰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追随革命人物的崇高精神。

二、多措多法并举,助力精神传承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革命题材的课文,大多都是离现在的年代久远,现在的生活与先辈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学生们能否感受先辈们的奋斗、英勇的精神呢?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对于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小学生,唤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其爱国之情。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巧用文中插图,激活感知认识

课文中的插图生动活泼、形象,同时又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的展开,在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看图。学生通过看课文中的插图,先指导并提问学生看到了图中有哪些人物,在干什么?再指导学生对比插图读课文,印证自己刚才所说是否与课文一样。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又印证了自己的思维感知。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图画,说说毛泽东和战士们挖井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了解到:毛泽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地和战士们一起挖井,从而体会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借助媒体工具,直观领会精神

革命题材类的课文,因为历史年代的久远,很多的生活场景和战斗的场面描述,从文章的词句表达、叙述方式来说,都或多或少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我们的学生因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价值认知的缺乏,对于革命历程,知之甚少,对于革命先辈英勇壮烈的行为,对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困难环境里和敌人斗争的史实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领会其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之前,要精心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利用各种文字和视频资料,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了解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所处的真实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感染,从而提高情感渗透的效率。例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中,表现战士们奋不顾身夺桥的壮举,文词激昂,读来荡气回肠。这时,我们适时播放战士们夺桥冲锋的电影画面,看到被抽掉桥板只剩下十三根铁链的桥,战士们攀着铁链一步步前行时,学生再理解战士们的英勇壮举就更加容易了。又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圆明园被毁灭的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全篇文章,让学生想象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以及被毁灭的经过。以视频播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增强了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设情景表演,有效突破难点

情景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寓教于乐,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学的课文大多是兼顾着人物活灵活现的场景,用表演的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浅出,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有效突破重点。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可让学生模拟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演一演课本内容。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可以就“法庭相见”进行场景再现,编成课本剧,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创设法庭环境,感受李大钊的临危不惧和机智聪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学生画出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和感人事迹,将文字转化成“活”的画面,这也是一个知识再造的过程,再现了人物的伟大和可敬之处。

(四)加强朗读指导,入情入境入理

董卿说:“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通过响亮生动的有声语言,会对作品产生具体鲜明、栩栩如生、久久难忘的印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由此可见,朗读对学生体味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朗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处在沉浸式的读书氛围中,参与教学活动时积极主动,感知文中的深意。

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领着我们,去找寻雷锋精神,了解雷锋的感人故事,在平凡世界中感知生命的不平凡,像雷锋一样关爱身边的每个人,甘于奉献、舍弃自己的精神。全诗语言简练,结构相似,句式反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朗读。教学时,教师应抓住诗中出现的反复句和问答句进行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比如,教师范读,指名读,再到理解有层次的读,班级男女轮读。小组开火车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等,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知到作者深厚情感,文中浓浓的情趣、悠远的韵味,通过声韵的高低强弱、语气缓急传达出来。笔者认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读出意、读出情,感知革命先烈崇高的精神,深入内心世界。

三、读后升华精神,书写内心真情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确实可以获得一定情感的真实体验,初步感知先辈们的壮烈情怀。但是,这种感情还没有在内心真正生根、萌芽,不会长久地在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消解、淡化。如果及时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形成文字,捕捉情感,用练笔的形式体验、感悟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能成为学生的思想,化成行为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如,在教学《军神》一文时,我们可以咀嚼品味这样一句话——“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教学时抓住这句话中的几个动词,体会刘伯承元帅那种坚强似铁一样的意志。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这就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读后感。因此,在教学革命题材课文时,教师应细心发现这样的细节描写,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先烈的崇高精神,通过不同形式的练笔,利用手中笔,表达心中情,从中收获感动,得到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革命文化内容充分体现国家意志,选入较多数量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我们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汲取革命情怀塑造其健康精神人格,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指向,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教学主线,真正实现语文学科价值取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  梁国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