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现代艺术的走向

打开文本图片集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摄影:沙飞
20世纪初叶,众多思想家和改革家决心对中国制度和文化进行全面改革,除了在器物和体制层,重视国民性改造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着眼点:严复基于国民性批判,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陈独秀办《新青年》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青年;蔡元培为教育救国,不计风险力推教育改革,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其具体的方法之一包括提倡“美育”,以“图德育之完成”,并“把美育特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四育”。(剩余6144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