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高职教学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改革

赵晓梅
  
教育科研
2009年6期


  摘要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而高职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是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与贴近高职学生。只有摒弃头脑中的教学思维定式,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尝试与探索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教学改革有所收益。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 高职教学
  AbstractEducational inno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forc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is the basi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innovate in educ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he teaching contents need to be adapted suitable and close to the students, which is the significance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for advanced technical education. Only by abjuring the old teaching formularies and exploring the new teaching contents suitable for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can the advanced 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 truly achieves benefits from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Key WordsEducational innovation;teaching contents;advanced technical education
  
  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兴不衰的研究课题,而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改革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教学改革中,人们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就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而言,只有真正认识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质性不同之处,更新传统教学理念,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制定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产生相应的教学活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课程内容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课程衔接不拘一格
  
  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性及研究性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强调知识范围环环相扣及课程的延续性。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服务一线的实用性人才,课程安排应更注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教学实效。即在高职的课程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主线的培养特点。这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课程的定位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限度”。我们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完善,而是为了职业应用。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充分体现出将职业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相互融合的特点。以笔者承担的“医学基础”课程为例,这是一门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门医学课程整合而来的课程。在整合前上述每一门医学课程学时均在70-90学时之间,这种课程安排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要求与课程衔接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对于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验光配镜专业而言,则不仅偏离了该专业仅需要医学相关知识的培养目标,也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整合后的“医学基础”仅有64学时,却足以覆盖学生在验光配镜工作中的医学基础知识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内容可以呈跳跃式的按需制定,意味着课程衔接不必拘泥一格。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大多数高职教师都只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维定式。认为相互不连贯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实施,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基本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并不切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自然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更新教师头脑中的传统教学理念,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改革。才有可能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才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未知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增进学生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的能力,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学结合要具有明确的专业课程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基本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供需之间的矛盾,办学条件的制约以及培养模式落后于企业需求等问题。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构建符合新型时代发展要求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实训条件的制约,很难与企业的真实生产情景相比。双师型教师缺口也比较大,也不具备能够支撑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基地,学校的教学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企业的产业升级速度。如果学生只限于校内实训,自然难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如果能在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结束后立即与相关企业商定就业意向,使学生通过半工半读方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则会达到学生所学专业技术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职学校为企业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行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课程,促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计划的制定以及企业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达到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推进双师队伍建设以及科研技术开发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许多专家倡导高职院校将“工学结合”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突破口。鼓励高职院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开展工学结合的工作机制。“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才能真正达到上述教学改革的初衷及目的,使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切实有所收益,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明确的专业课程针对性。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要根据专业课程及企业特点编制“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指导书,将需要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解决的专业问题明确其中,学生在工作中以个人不同的方式从实践角度理解或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践结束后统一安排理论探讨。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及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因此需要对现行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或整合。对专业课程安排应当遵循企业工作中技术技能的适用原则,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学生职业道德为基础。为后续学业中的“工学结合”做好准备。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科学组织安排教学,并及时调整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尽可能达到专业课程与后续“工学结合”实践的最佳衔接和融合。并且要增加选修课的种类,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满足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的多层次岗位需求。同时,对各系的不同专业安排“工学结合”的时机和时间都要准确把握,防止出现因过早接触工作岗位而使学生心中失去对自身专业的憧憬与向往,影响到学院在未来发展中的声誉。如有些易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的专业工作岗位,应尽可能将“工学结合”安排在第六学期,以便将负面影响力降至最低。
  
  企业员工的学历及综合素质正在日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为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向;坚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专业课程设置既贴近企业的发展需要也兼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避免“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三、注重市场驱动与学生可持续发展间的平衡关系
  
  以能力为中心对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时,还应注意的问题是市场驱动与学生可持续发展间的平衡关系。市场往往追求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立即可用的能力,而学生的发展则不但需要有立即可用的技能,也同时需要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知识与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不应当仅仅是学生就业的摇篮,而应当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毕竟高职教育也同时承担着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时,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高职学生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时,不能仅限于为满足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应当保留有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以及专业相关知识拓展课程。同时加大公选课程的门类与力度。使学生能够尽可能按照自身的个性与需求拓展相关知识,将当前的工作需求与未来的自身发展需求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学生未来提升学历和职位、不同岗位的通用能力和跨专业就业都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这会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出现一些貌似与学生的专业性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但通过这些课程会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分析判断、文学能力和正常人格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不仅会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也是对高职院校长久声誉和口碑的潜在投资,更是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不断前进、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群体特殊的当今文化形势下,传统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教育改革不可回避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这是每一个教师不容选择的社会责任。而最根本的教育改革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只有突破头脑中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式,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接受教育服务者的新型社会定位,才有可能以学生为本,以适应学生能力与需求为目标,成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教学引领者,使学生的教育消费真正物有所值。而任何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的改革,都是为着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在所有形式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自身的态度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只要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学生对教学改革就会是欢迎和认可的。但如果教学改革仅限于形式的变化或者是教师转移教学责任的手段,学生自然不会愿意成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是通过教学对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作用;是在教学方式中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独立思索或相互讨论的途径领会和理解某些教学中的相关理论;是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亲历亲为;是学生通过教学改革有所获得。教学改革不是所有教师和课程的一哄而上,而是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与进度,选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尝试与探索。如果对教学改革方式不加筛选地盲目进行,则势必会使教学改革流于形式。高职教师必须对学生具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一方面,高职学生能力逊于本科学生;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学习潜能。每一个教师都要注意挖掘和开拓学生的这部分潜在能力。而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所在,是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根据各自的课程及学生特点采用的多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学改革的大前提下,允许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百花齐放。因为教学改革的宗旨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合理更有效地贯彻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每一次课上有所收获。一切教学改革都应紧扣这一目标,而绝不仅仅是注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变换的表象。
  高职教育因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而对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尝试与探索教学改革以适应变化中的教育形势;不断使课程内容更贴近高职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才会使我们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收到实效;才会使学生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受益者;才会办出使学生和企业乃至全社会都更满意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徐辉 主编.高等教育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2]叶澜.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赵平勇 等.高职教育建设与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