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数字阅读高峰期解读
作者:包韫慧
《党员文摘》从2001年开始运用数字渠道进行刊物发行,首先在该社的网站“中国当红网”上发布数字版,2002年开始同“龙源期刊网”合作推动网上有偿阅读和销售。本文旨在通过数字阅读数据采集的优势,分析该刊数字阅读的特点及启示。
一、《党员文摘》近年数字阅读高峰期
1.数字阅读总体情况
根据龙源期刊网的统计数据,《党员文摘》在2004年到2011年8月的数字阅读总量为28万多次,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的增幅很大(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89.1%)。从月平均阅读量来看,也是逐年递增的趋势,且2010年增幅最大,2011年虽然还未采集到全年数据,但从月平均阅读量来看仍是递增的趋势,且增幅明显。详见图1。
通过对近五年每月及每周数字阅读量的统计,发现该刊的周阅读量和月阅读量不是基本持平,而是出现若干高峰点,近五年的月份数字阅读量见图2。数字阅读量每年的走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07总体阅读量不高,走势平稳,有高峰点但不十分突出;2008年和2009年的阅读量有所上升,但每月有波动,出现了明显的高峰点;2010年的阅读量逐月攀升,到12月达到顶峰;2011年前八个月也是逐月攀升的趋势,出现了明显的高峰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几年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的网络阅读率呈递增趋势,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49.9%,比2009年的41.0%增加了8.9个百分点,增幅为21.7%;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的24.6%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1]。这些结果与《党员文摘》近年的网络传播情况互相印证。同时,也说明,《党员文摘》经过几年网络传播已经培育了忠实的数字阅读读者。
2.数字阅读高峰时段
网络阅读不同于纸质阅读的特点之一就是随意性较强,在这一时段读者可以关注当期内容,也可以根据阅读需求关注往期内容,而在网站上的点击和阅读都可以记录下来,因此,本研究根据每月及每周的阅读情况,归纳总结了《党员文摘》以下的数字阅读高峰期,见表1。
表1 近五年月/周数字阅读高峰期汇总
年份/类别 | 阅读高峰月 | 阅读量 | 占全年比 | 阅读高峰周 |
2007 | 4 | 3506 | 15.5% | 4.15-21 |
4.22-28 | ||||
9 | 2997 | 12.4% | 9.2-8 | |
2008 | 3 | 5445 | 14.9% | 3.9-15 |
3.16-22 | ||||
6.8-14 | ||||
6.15-21 | ||||
6 | 6155 | 16.9% | 6.22-28 | |
2009 | 7 | 6974 | 21.4% | -- |
2010 | -- | 5.2-8 | ||
11.21-27 | ||||
11.28-12.4 | ||||
12 | 8733 | 14.2% | -- | |
2011 | 4 | 7058 | 4.24-30 | |
6 | 17475 | 6.13-7.3 | ||
7 | 11427 | 7.4-10 | ||
8 | 13989 | -- | 8.8-14 |
从表1可以看出,每年基本上是1-2个高峰月,一般情况下阅读高峰周构成了阅读高峰月,但高峰周出现的数量没有明显的规律,因此,也会出现有高峰周而未形成高峰月、有高峰月则没有高峰周的情况,如2010年。从阅读量来看,高峰月和高峰周也都是递增的趋势。在所有的高峰中,2009年是相对特殊的一年,只有一个高峰月和一个高峰周,且这周的阅读量达到4022,远高于其他高峰周。
3.数字阅读高峰地区
2004年以来,《党员文摘》的读者分布达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及美国,其中累计阅读量在1000以上的地区有31个,其阅读量占到阅读总量的98.1%。北京在所有地区中遥遥领先,阅读量占总量的18.6%;其他省市如四川、江苏、贵州、山东、湖北等也都名列前茅。见图3。
具有网络阅读习惯的读者的所在区域直接影响了该区域《党员文摘》的阅读量,而上述情况说明上述地区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网上读者群,而该区域读者对刊物和内容的关注度同时也受到该地区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读者的阅读行为分布在各个时段。
二、《党员文摘》数字阅读高峰期成因分析
从读者角度看,影响数字阅读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直接与读者相关的因素为内部因素,主要与期刊相关的因素为外部因素。普遍意义上讲,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读者分布的区域性、读者阅读的目的性、原刊内容(含刊名、标题等)、网络表现形式、网络推介方式、网络期刊收费情况等,这些因素及其影响系数共同作用形成了数字阅读的情况。[2]
1.读者分布的区域性形成阅读高峰地区
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读者在阅读取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即读者分布的区域形成了地域阅读高峰区。在该刊近五年的近20个阅读高峰周中,有10个高峰周在阅读地域上的集中度十分明显,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江苏、北京、四川、贵州和美国,见表2。这些地区与图3的情况基本一致。
表2 近五年阅读高峰地域集中情况
年 | 周 | 省份 | 阅读量占该高峰值比例 |
2007 | 4.22-4.28 | 江苏 | 35.2% |
2008 | 3.9-3.15 | 江苏 | 72.4% |
北京 | 81.5% | ||
3.16-3.22 | 美国 | 47.2% | |
6.8-6.14 | 北京 | 28.0% | |
6.15-6.21 | 北京 | 59.8% | |
6.22-6.28 | 北京 | 86.0% | |
2009 | 7.26-8.1 | 四川 | 70.5% |
北京 | 14.4% | ||
2010 | 5.2-5.8 | 四川 | 52.4% |
2011 | 4.24-4.30 | 贵州 | 73.1% |
5.1-5.7 | 贵州 | 50.1% |
这些地区汇集了养成数字阅读习惯并关注《党员文摘》的大量读者。这些地区的总体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会对当地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影响,如北京、江苏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给读者的数字阅读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如四川和贵州紧邻重庆,当地的读者会较其他地区的读者关注该刊多些。此外,虽没得到印证,但不排除在表2中的高峰时段,该刊所提供的某些内容适合了上述地区当时开展的活动,而导致在这些地区的这些时段形成了阅读高峰。
2.读者阅读的目的性形成阅读高峰时段
数字阅读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关注动态的读者阅读状况,这种关注不仅可以落到每一期,还可以落到栏目和文章。正是这种优势才能采集到数字阅读高峰的相关数据,纸刊只能通过某一期的销量及有限的读者反馈知晓读者的阅读情况,而数字阅读对读者的关注可以具体到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时段。
从《党员文摘》近年的发行情况来看,网上读者和纸刊读者绝大多数不是一个群体,网上阅读以青年及中年为主,纸版读者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为主。此外,纸刊阅读以党员为主,而网上阅读更多的是读者个人兴趣爱好的选择。而网上阅读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读者的内在因素,第二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两种因素之间又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
首先,读者的阅读兴趣、目的及时间等决定了读者会在什么时间段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其次,读者对内容和阅读时间的选择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上述高峰时段的总体特点是聚集在社会热点期间:2008年的5个阅读高峰周集中在3月和6月,3月正直“两会”期间,是读者关注国事的高峰期,且发生了胡锦涛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为重庆市的发展提出了“3.14”总体部署这一重大事件;6月是汶川地震后和奥运开赛前的时段。其他年份也体现了类似的特点,但略有不同。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的阅读量都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大部分读者迫于工作和生计的压力,少了阅读的闲暇时间。2010年金融风暴的影响逐渐过去,国民的数字化接触率也大幅提高,同时在这一年也有很多事件吸引读者关注并获得相关信息:如玉树地震、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海军护航、偷菜、酒驾、西南旱灾等,使得这一年的阅读量都很高。2011年是我党建立90周年,该刊自然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一个窗口,阅读量也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虽然刊物的内容不一定是完全围绕社会热点,但社会热点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取向,二者之间会产生互动,读者的阅读目的和行为也会相应变化。
3.刊物风格与阅读高峰:姓“党”的通俗文摘读物
《党员文摘》可观的阅读量与其作为一份党政类刊物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密切相关,在坚持党性的原则下,把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对读者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问题,新旧事物的矛盾,新旧观点的冲突敢于触及,文章愈生动活泼、有趣可读,党性原则才越具有感染力,刊物才越具有吸引力[3]。也就是说,刊物的风格和文章的质量是影响读者阅读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从数字阅读高峰的情况也能得到印证。
从各个周阅读高峰的文章分布来看,集中少,分散多,见图4。总的来说,虽然是高峰期,但读者阅读的文章面很广,在平均阅读量超过3篇的4个高峰期中,单篇阅读量超过10次的文章数量也比其他高峰期高的多。从文章和栏目的构成来看,各类文章和各个栏目都有所涉及,并未出现相对集中在哪一类文章或哪一个栏目的情况。这同该刊栏目多,文章类型丰富,能满足众多读者的口味的特点相符合。
对近几年阅读量前50名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文章涵盖了该刊的19个栏目和专题,栏目前5名分别是:党史纵横、幽默讽刺、党建视窗、生活空间和东西南北。从阅读高峰时段来看,基本上是由当期的文章构成,也有个别是过刊的文章,这些文章是阅读总量前50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党建知识和历史,有时代性的剖析,也有幽默讽刺、小说和生活窍门,内容丰富、生动,既挖掘政治历史,又突出导向,且注重时代背景下的剖析力度,使得刊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见表3。
表3 阅读总量前50名部分文章情况
文章名 | 期刊 | 栏目 | 总排名 |
一份入党调查函等 | 2004.3 | 幽默讽刺 | 1 |
邓小平的最后岁月 | 2004.2 | 党史纵横 | 2 |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 2010.2 | 生活空间 | 4 |
毛泽东智退美国航母 | 2010.9 | 党史纵横 | 8 |
流动党员提出退党应如何对待? | 2007.8 | 党建视窗 | 9 |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 | 2009.5 | 党建视窗 | 10 |
中国的四种国际形象 | 2010.10 | 今日中国 | 15 |
中国离婚率飙升的背后 | 2011.3 | 新视点 | 25 |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诗歌) | 2008.7 | 5.12专题 | 34 |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 | 2006.6 | 封面文章 | 37 |
走近中国官方智囊机构 | 2008.5 | 封面文章 | 45 |
此外,该刊的编辑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传播和读者的选取,如对文章的标题的进行一定的编辑,使其更凝练、指向性更强,更易于读者抓住想要传播的实质内容,也更容易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见表4。
表4 部分文章标题编辑情况
文章标题 | 原标题 | 刊期 | 栏目 | 出现的高峰时段 | 排名 |
改革开放: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 | 改革开放: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 震惊资本主义国家 | 2007.4 | 封面文章 | 2007.4.15-21 | 4 |
2007.4.15-28 | 1 | ||||
打工妹成了“金牌翻译” | 厉害!打工妹成了“金牌翻译”兼千万富翁 | 2008.5 | 峰回路转 | 2008.6.8-14 | 23 |
2008.6.22-28 | 3 | ||||
女孩“绑架”自己救贪父 | 贪官父亲,女儿该怎样挽救你 | 2009.6 | 明镜高悬 | 2009.7.26-8.1 | 24 |
嫂子,没你哪有首富王传福 | 新首富王传福深情报恩:长嫂如母照亮我的人生路 | 2010.4 | 生活空间 | 2010.5.2-8 | 20 |
最美莫若心里的花 | 在心里绽放最美的鲜花 | 2011.4 | 卷首语 | 2011.4.17-23 | 3 |
2011.4.24-30 | 3 |
2011年,该刊在刊物栏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增设了 “新视点” 栏目,把时下紧跟社会热点的一类选题集中在该栏目刊载,以更吸引读者的眼球。如国强民富(2011.1)、“X二代”(2011.2)、现代婚姻问题(2011.3)、“傍傍族”(2011.4)等,这一改变使得该年的阅读量攀升较快,如2011年第三期新视点栏目关注的我国现在的婚姻问题,该栏目的所有文章在2011年5月之前共阅读622次,其中《中国离婚率飙升的背后》,阅读量达317,位居阅读总量排名第26位,其他刊期的“新视点”阅读量均在300以上。这说明网上阅读的读者更容易被简洁鲜明的栏目和标题所吸引,也体现了数字阅读读者的阅读特点。
三、数字阅读高峰期的启示
近年来,《党员文摘》的网上阅读和纸刊发行量都不断上涨。两种阅读方式体现了读者的不同特点,纸刊携带方便,随处可看,阅读起来有整体感,以页为基本单位,可以传阅和收藏;数字阅读可以根据读者需求自主选择内容而不受制于刊期,但受限于阅读设备的尺寸和移动情况。两种阅读方式各有特点,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从刊物目前的内容编辑、营销手段等来看,无论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对《党员文摘》数字阅读高峰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期刊,包括编辑风格、品牌效应、内容编辑等,数字期刊的特色及其网络平台的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目前的数字期刊还停留在将纸刊的内容搬到网络上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获得的读者虽然是纸版读者的补充,但满足读者需求的是数字阅读的特色,而刊物本身在数字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和利用。
传统期刊如果想在数字出版领域大有作为,必须借助平台提升数字期刊的层次。首先,将网络拓展为终端,即过去刊社是针对互联网进行网络传播,而现在是针对终端进行传播,终端可以是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各类阅读器等,也就是将内容通过不同渠道传递给不同阅读方式的读者。其次,由提供原刊内容变提供个性化内容,如果读者从纸刊和其他终端获得相同的内容,那么只能将现有读者分化到各个终端,而无法将读者群拓宽。第三,由提供个性化内容变提供个性化服务,读者在数字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获取的信息是海量的和杂乱无章的,这一阶段才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1]“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4/24/c_121341147.htm,检索日期:2011-8-4.
[2] 陈丹,周玥.龙源期刊数字化阅读指数报告.龙源2010Top100期刊白皮书.
[3] 林歌.访《党员文摘》主编宋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2a4fb0100g8fa.html,检索日期: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