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全球期刊门户

从龙源数据看期刊网络传播的特质

以时政人物期刊与文学文摘类期刊为例

作者:焦玉鹏

龙源期刊网汇聚众多期刊,为读者提供了期刊数字化阅读的新平台,也为传统纸质期刊在网络群体中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龙源期刊网络阅读正在改变着整个期刊业的发展态势。期刊人能否有效把握期刊网络传播中的读者阅读习惯或兴趣点,直接关系到办刊效果和传统期刊的改革创新。一般来说,传统纸质期刊的编办者很难掌握读者对于所选文章的喜好与传播效果,即使发放读者调查问卷或召开读者座谈会也难以准确地反映出相关信息,而期刊网络阅读时代的到来逐渐解决了这一难题,及时的给办刊者反馈了期刊传播效果和期刊内容的读者阅读数据,使得期刊阅读不再是编者“我要读者读”“我猜测读者愿意读”的盲目自信。在众多的期刊评价数据中,龙源“网络阅读TOP100期刊”排行榜是重要的读者反馈信息表,透过“TOP100”期刊的数据,办刊者能够既见“树木”又“森林”,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刊物在网上的阅读情况,同时可以横向地看到同类期刊网络传播的状况以及龙源期刊整体的网络阅读现状。

1.华文期刊网络分类阅读TOP100数据分析

1.1龙源期刊网络阅读分类

龙源数据中的“网络阅读TOP100期刊”榜包括国内、外期刊,国内、外文章等四个主要榜单,是分别根据当年国内、外读者网上付费阅读龙源数字平台上的各类期刊文章综合统计而成。其中的数据是由龙源期刊网评价系统自动生成,即是说TOP100期刊、文章排行榜体现的不是“龙源的评判”,亦非“刊物的优劣”,而是展现了“网民的选择”。因此,在榜单中显示的数据对于分析读者网络阅读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不同类别期刊和同一类别期刊在龙源网络平台上的国内、外读者阅读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期刊在同类别期刊中的竞争优劣,也可以把握一类期刊在不同类别期刊格局中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利用国内、外阅读TOP100文章榜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国内外读者总体的阅读倾向,从而得知某一类期刊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市场空间,有利于办刊者参照分析报告,及时做好编办期刊的发展规划与市场定位。

依据不同的内容特点和网络读者定位,龙源将近3000种期刊做了不同的期刊分类。参照2011年龙源数据网络阅读TOP100上榜期刊的归类分析,不同类别的期刊在整体网络阅读中,所占有的比例并不相同,具体见图1所示。

图1 2011年龙源期刊网络阅读TOP100期刊、文章分类数据

龙源排行榜 时政人物 文学文摘 商业 生活 专业刊物 文化 教育与学习
国内TOP100期刊种数 13 39 16 23 6 2 3
国外TOP100期刊种数 12 37 24 22 4 1 2
国内TOP100文章篇数 39 51 7 2 1 0 0
国外TOP100文章篇数 5 91 1 1 0 0 2

图1数据显示出期刊分类阅读在国、内外TOP100期刊上的上榜数量和各类期刊在国内、外阅读TOP100文章榜的文章上榜篇数。从这四组数据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别期刊、文章在国内、外TOP100榜上所占比例并不平衡,甚至悬殊很大;分析国内、外阅读TOP100文章排行榜,可以看出国内、外读者阅读取向趋同存异,文学文摘类文章上榜频率居高不下是国内外读者的共同偏好,而国内读者对于时政人物类文章的阅读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海外读者阅读的点击量主要聚焦于文学文摘类文章,从TOP100文章榜可以看出,其上榜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1.2 以文学、文摘类和时政人物类期刊为例,比较分析期刊分类阅读TOP10在国内、外TOP100榜上的位置

综合龙源数据,我们重点以文学、文摘类期刊和时政人物类期刊TOP10在国内、外TOP100期刊榜上的位置和文章上榜情况为例,来比较分析网络阅读的读者趋向和传播特点。具体见下图2、3所示。

图2 2011年文学、文摘类期刊TOP10在国内外TOP100榜上的位置

刊名 类别 国内排行 国外排行 国内上榜文章数 国外上榜文章数
意林 文学文摘 2 5 0 0
今日文摘 文学文摘 3 64 0 0
青年文摘(彩) 文学文摘 6 9 0 0
青年文摘 文学文摘 10 6 0 0
收获 文学文摘 12 1 9 23
啄木鸟 文学文摘 14 12 5 5
当代 文学文摘 18 4 11 4
青年博览 文学文摘 21 29 0 0
知识窗 文学文摘 28 0 0
视野 文学文摘 29 35 0 1
三联生活周刊 时政人物 1 2 11 0
南方人物周刊 时政人物 4 13 2 0
看天下 时政人物 5 11 7 0
中国新闻周刊 时政人物 7 18 1 0
新民周刊 时政人物 11 15 0 0
博客天下 时政人物 15 44 0 0
炎黄春秋 时政人物 17 26 6 4
领导文萃 时政人物 19 53 0 0
看世界 时政人物 38 76 0 0
中国周刊 时政人物 39 40 9 0

依据龙源数据网络阅读TOP100期刊,我们依次选取了文学、文摘和时政人物类期刊TOP10来分类比较其在国内、外TOP100榜上的位置。图2、3显示出品牌期刊的影响力对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龙源数据TOP100上榜期刊和上榜文章情况,我们试着以文学文摘类期刊《收获》和《当代》为例,时政人物类期刊以《三联生活周刊》和《炎黄春秋》为例,做一期刊网络阅读刊类比较,来分析龙源期刊网络阅读中国内、外读者阅读选择倾向和不同种类期刊的网络畅销力。

2.畅销期刊网络阅读的分类比较

2.1期刊品牌影响力解析

期刊网络传播与传统纸质阅读在阅读方式上并不相同,传统纸质阅读中漫无目的翻阅或浏览方式在网络阅读中变化为搜寻名刊、直奔文章的阅读目的性。这种阅读方式的改变也正是网络阅读所显示的独特性。如关键词搜索,读者往往会忽略期刊分类、栏目设置等因素,把不同种类、文体、刊期的文章从数据库里进行一个大搜索,瞬间目标出现,便可进入阅读。因此,在传统品牌期刊在网络传播中依然具有小众刊物难以比拟的传播优势,如龙源数据TOP100期刊排行榜所显示,不同类别的期刊阅读中,各类所属的品牌期刊排名明显靠前。尤其是占据很大比例的文学、文摘类期刊和时政人物类期刊中品牌期刊的影响力更加突出。

《收获》和《当代》作为汇集中国现当代文学佳作的代表性杂志,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坛的创作水平,因此在文学界、期刊界和广大读者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受到文学阅读者的推崇和一致好评。其品牌影响力在网络阅读更是优势明显,影响突出。龙源数据统计显示,不论是国内读者还是海外读者在网络中点击阅读《收获》和《当代》杂志的频率同类期刊远远无可比拟,而从另一份国内、外上榜文章数量的数据比较中发现,这既是传统纸质期刊品牌影响力在网络阅读中的延伸,更是依靠其扎实的文章实力在吸引着读者眼球。

同样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是时政人物类期刊中的《三联生活周刊》和《炎黄春秋》。作为新闻时政类“四大周刊”之一的《三联生活周刊》以其在传统阅读中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高品质的办刊风格,在网络阅读中优势明显,依然是获取读者信赖的“金字招牌”。如龙源数据TOP100期刊所显示,该刊在国内、外读者阅读期刊的榜单上的高举榜首。

概念,而是以单篇文章为单位供读者选择,这一特另一份在中国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时政人物期刊《炎黄春秋》,以其独特的文章思考方式和写作姿态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和支持。网络阅读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以“本”为基本单位的征更促使了像《炎黄春秋》这样一类富于内容特色的期刊在网络传播中发挥“长尾”优势,达到长时传播的效果。

这些期刊在网络转播中集聚了较高的关注度,显示出品牌期刊持久的媒介影响力,确立了知名期刊在网络阅读中延伸的读者认可度。

2.2畅销期刊文本分析

《收获》和《当代》是传统文学的两大码头,是以纯文学阅读为旨归的原创文学期刊,文学性和原创性确定了其在期刊内容上的基本追求,也明确了该类期刊的生存之道、活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纯文学期刊纷纷转型、改版,有的利用媒体广告炒作自身来赢得读者,有的甚至降低文章水准,与作者妥协内容选登的门槛,倾向于低姿态、庸俗化来满足某些读者的底趣味需求,以非文学的手段迎合读者、纵容读者,借此追求市场份额。恰恰相反的是,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收获》和《当代》却以纯文学的人文精神为期刊目标追求,宣扬文学的真善美,依靠文学自身的力量,以不变应万变。以文养文,为海内外的华文读者奉献了大量的文学佳作,也为当代中国文坛培育了大批的优秀作家。形成了杂志与作者一起成长、文章与期刊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给纯文学的发展指引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在龙源阅读数据中,2011年国内“网络阅读TOP100文章”排行榜中,来自文学类的文章有51篇,其中来源于《收获》和《当代》中文章有20篇之多,占同类文章中的39%以上;在同年国外网络阅读TOP100文章榜中,文学、文摘类文章上榜91篇,同样来自此二者期刊的文章上榜37篇,占到同类文章中的41%以上。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在网络阅读中,文学期刊是否应该坚守文学的本位?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文学作品依靠其内容的长效优势实现深度传播,以静制动,赢得自己的阅读群体和市场份额。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较,正是期刊在网络传播中阅读形式的改变,为文学期刊挖掘潜在的读者群体提供了空间可能性和传播时间的延长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依托知识分子的文化资源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新闻杂志中独具风格,试图把文化性和新闻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既要突出杂志的新闻时效性,又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品格,是中国期刊界难以多得的标志性刊物。

准确地读者定位和自我认知,使《三联生活周刊》在办刊宗旨上突出“新”的特点,“以敏锐的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个性、新人类、新生活”。办刊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通过追踪热点新闻,以新闻调查和文化解析的方式,在宏观的社会层面上做梳理性的新闻评论,及时关注社会民众的生活困境和时代问题。如在龙源数据国内TOP100文章榜的上榜文章《一代焦虑的父母是怎么炼成的》(2011年第23期)、《石油中东,权利变迁》(2011年第11期)等篇目很好举证了这一期刊的文本特征。

《炎黄春秋》作为一本以史为主的综合性时政人物类期刊,以其敏感的文本内容和独特的写作姿态获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称道。综合分析龙源期刊网络阅读统计数据显示,阅读文章双百榜上榜文章中,来源于时政人物类期刊的文章在国内、外读者中都畅销的作品皆出自这一杂志。如2011年国内、外龙源数据同时上榜文章有《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习仲勋冤案始末》、《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炎黄春秋》所关注的文本话题是易于引发社会争议的题材或敏感性的政治主题,因此该刊这一办刊特征本身就具有了网络阅读中“以点带面”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数字媒介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期刊业的格局和市场空间。实现“网络化”阅读已经成为期刊界不约而同的共识,绝大多数的期刊媒体都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着数字化的尝试。期刊网络阅读不同于传统纸质阅读具有自身的传播特点,而对于不同类别的期刊来说,如何把握自身特点,发挥个性优势,在日趋紧张的网络传播中利用好数字化媒介平台,延伸或拓展传统纸质期刊出版的阅读影响力,赢得更多的读者群体是所有期刊人共同面对的考验或难题。因此,在数字媒介传播时代,每一种期刊依据自身的个性和传播对象,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找到一条适应自己的办刊之路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参考书目:

李建伟.新锐飞扬期刊策划著名案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李频.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

版权所有@1997-2012龙源数字传媒集团 龙源期刊网 www.qikan.org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2209 京Icp备102167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