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曾文 |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本来是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王宏前来演讲,正好他今天有一个访谈节目,所以让我来参加这个会,他要求我代表他对今天的大会表示祝贺,同时希望这个大会圆满成功。
在介绍之前,我首先介绍一下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2000年上海市教委资助的一个文献建设项目,当初叫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因为这个是上海市的各个高校在上海市教委的资助之下搞起来的,所以服务对象是上海各个高校,它这个时候比较早期的资源。在2005年9月,我们跟CALIS 合作,建立了滑动南上海教育资源服务基地。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信息化优秀应用项目,现在已经更名为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为什么更名?把中小学变成了我们教育网络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首先就引进了龙源期刊网。因为我们经过各个资源库的整合以后,觉得龙源期刊网的资源对这些中小学非常适合,所以当初第一个选择资源库就是龙源期刊库,目前各类资源库有十多个。
下面我分四个部分来介绍。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字化门户,这里边分成了四个板块,一个是高等教育,就是为高校服务的;第二个是中职技校服务板块,为技校服务;第三个是基础教育板块,为中小学提供服务的。现在基础教育板块里边包括的内容第一个是龙源人文期刊库,里边包括了新闻快递,排行榜,阅览器的下载和读者服务。这个里边我要说明一点,网络图书馆跟一般图书馆还有个区别,就是我们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我们必须是走出去的。为了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必须跟读者接近,提供这样的服务。
上海现在有个很好的条件,上海市“校校通”工程已经完成了,把全市所有的中小学通过这样一种网站联系起来,我们目前上海从电脑的配备和网络的配备,高中每八个人一台电脑,初中每十人一台电脑,小学每十五人一台电脑已经完成了,作为在线阅读已经成为可能。
在我们网站上我们对每一种数据库的利用情况是综合进行统计,这个统计我们每周都公布前三名的使用情况,这样可以促进整个的应用和推广服务。这就是龙源电子期刊在我们各个中小学、各个区的推行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区别是蛮大的。
龙源期刊网是去年和上海市教委签的合约,真正运用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目前每一个月都是在往上增长。
为了更好地把龙源期刊网在读者当中很好地应用起来,我们利用今年暑期搞了一个暑期网上读书活动,现在上海市“校校通”网,八个人一台电脑,十个人一台电脑,但是真正在学校阅览室里阅读龙源期刊的话还是不普及的,因为学校那些阅览室上课要用,学生下课以后能够利用它还是比较少。我们通过暑期专门搞了这样一个图书班,现在有五个区今年暑期跟我们搞活动的,搞得最好的是卢湾区。
刚刚汤总在报告里讲到他们BtoB到BtoC,我们实际上也做了一些实验,很多学生回到家以后没法看电子资源,因为学校用IP地址控制的,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实验,发了一些实验卡,从7月份暑期开始的,我们给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就马上看出来,个人实际上对这个需求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非常期待龙源库能够将个人服务早日推出来。这是第一个推广方式。
第二个推广方式,我们就是要开办教师培训班级,提供数据库介绍,好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好的方式宣传和推广,否则读者不可能了解,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个读者宣传和推广,我们就要分层次逐步推到个人。现在我们在上海建立一个龙源期刊的数据库,选了六百种期刊,这六百种期刊各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特色?首先我们在19个区每一个区搞了培训班,请每一个学校派一个图书馆的老师来,我们对他们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一批帮助我们进行宣传推广的队伍。第二个就是使用方法的培训,包括我们已经建立的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或者APAB数字图书馆的阅览室。我们第二个方式就是从使用方式上进行培训,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培训技巧,把培训和老师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目前来说主要就是培训龙源期刊。
第三个方式要近距离地接近学生,因为我们是为中小学服务的,最终的读者是中小学生。前面提到的中小学,我们现在选了一些学校,了解每个中小学生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情况,电子阅览室很多时候并不是开放给所有学生随便去看,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个学校电子阅览室是怎么使用的,哪些时间是可以利用的,这些情况了解了以后,我们会帮助这些学校把时间安排好,把资源利用好,同时在这个时间段怎么帮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怎么选择去看那些大众期刊等。
最后一个谈谈支持服务。我们专门为这些图书提供了网上阅读平台,我们也知道龙源本身自己也有这样平台。因为在上海我们建立了一个进项站点,有些功能我们没享受到,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我们补充了一些功能,卢湾区是搞得最好的。因为搞得好所以阅读量就上去了,那我们的体会是什么呢?那就是要让读者真正地用好中间环节,我们就是一个中间环节,中间的环节就是宣传和服务。
最后一点,我们很期望跟龙源紧密合作!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