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读者 (2021年18期) 电子版

类型:半月刊  类别:文摘文萃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     展开
原价:¥4.00   促销价:¥4.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有花看花,无花看叶
張伯涛版画 年轻时看花都挑剔,要挑完美的才肯久久凝视。中年之后,依然爱花,但觉得朵朵都好,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委屈处。不,不只是对花宽容,人生到此时,已经是有花看花,无花看叶。 相爱时,被先爱的一方激发而后爱的一方,并不会对先爱的那一个特...
专题丨院士的爱情
一 其实,刚开始,很多人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杨芙清实在太优秀了。 杨芙清从小就极其聪明,在数学上尤其有天赋。1953年,王阳元刚刚进入北京大学,杨芙清已经是学校里知名的“数学女神”。她还酷爱武侠小说,梦想成为一名除暴安良的侠客。 除了进...
文苑丨萨赫勒荒原
抵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那天晚上,一个叫萨哈的尼日尔黑人来机场接我。从机场到宾馆,我和萨哈几乎没说什么话,他跟我想象中热情奔放、擅长侃大山的非洲人不太一样,一路上拘谨得略显尴尬。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萨哈便推开我的房门,将我从床上提起来。...
文苑丨船
到常熟去的客船每天早晨经过我家窗外的河道,是轮船公司的船,所以船只用蓝色和白色的油漆涂装成两个部分,客舱的白色和船体的蓝色泾渭分明,使那条船显得气宇轩昂。每天河道里都要通过无数艘船,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常熟的客船。我曾经在美术本上画过那艘轮船,...
文苑丨共伞
共傘的日子 我们的笑声就未曾湿过 沿着青桐坑的铁轨 向矿区走去 一面剥着橘子吃 一面计算着 由冷雨过渡到喷嚏的速度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语言浅近,情感则淡中见浓,别有兴味,近乎唐人绝句的手法。诗写于1981年,但诗中的事件则发生在1961年,...
文苑丨门
〔希腊〕尤金妮娅·洛利 拼贴画 我曾渴望保持自我, 安靜,当这世界从不安静, 不是仲夏,而是第一朵花形成 之前的时刻,一切都还 没有过去的时刻—— 不是仲夏,那令人陶醉的, 而是春末,草在花园边上 还没有长高,早郁金香 正要张开—...
人物丨我是怎么拍《觉醒年代》的
《觉醒年代》剧照 骆驼与车辙 2018年7月1日,我们带着党旗来到北京大学红楼。这一天,《觉醒年代》正式建组。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李大钊先生的手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红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剧组不能在里面实拍。我犹豫了好久,...
人物丨寻找小方
方大曾自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方振东毕业于京师译学馆法文专业,后在外交部工作。方大曾从中学时代起开始喜欢摄影。当时的方家在北京协和胡同有老宅子,家境殷实,生活比较富裕。方大曾用母亲给的7元钱买了...
人物丨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
沉浸在翻检与著述快乐中的查阜西 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市满城榆树,人称榆城,一到深秋满目金黄。1970年,饶宗颐初抵纽黑文,看到的不外这番景象。万木萧萧,年过半百的旅人一路走来,秋意也渐渐侵上心头。 邀饶宗颐来的,是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
人物丨人之美
苏炳添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圆满收官。除了优异成绩令国人振奋,奥运健儿多元的美丽也令人瞩目。有网友发文感叹,奥运会教人们摆脱了“贴满标签的审美观念”。 33个大项、3...
杂谈丨当忙碌变成一种价值
“忙碌令我快乐”,真的吗 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忙”这个字就能体现。当我们说别人“忙”的時候,往往会积极化这个字的内涵,比如所谓的“大忙人”,言下之意是对方被很多人和事所需要;而当主语是自己时,“我很忙”又总传达着焦急、疲劳之类的负面情绪——...
杂谈丨轻率的傲慢
以前我们如果喜欢一本书、一首乐曲、一名演员,总要说出些理由来——我们要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讲出一二三四,才能为人信服。现在简单多了,基本上说“我喜欢”三个字就足够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变得这么重要了呢? 这并不是坏事。“我喜欢”变...
杂谈丨李纨的鱼与娄氏的渔
《红楼梦》第九回金荣大闹学堂,与贾宝玉起了冲突,有人从后面扔砚台偷袭宝玉,不料落在了贾兰和贾菌的桌子上。贾兰忙按住砚台,极力劝贾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菌打抱不平,抱起书匣子来抡,又跳出来,要揪打那一个飞砚的。 贾兰文弱吗?不。他演...
杂谈丨去寻找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在大部分“工作时间”中,我都像只病猫一样蜷在床上,或沙发上,不是读书,就是发呆。其中小部分时间在胡乱翻看,什么书刊都翻,只要是身边有的,然后大部分时间在读少数几位作家的作品——他们是我在乱翻中一眼钟情,结下盟约,至今不弃不离的。 有一段时间...
杂谈丨遇与不遇
杜甫寫过很多首赠李白的诗,其中一首的两句:“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他写两个人的感情,一见倾心。在什么情况下杜甫跟李白一见倾心? 李白这个人很自负。大家都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三四次都考不上;有的人考到满头白发,才考上...
话题丨社会福利是怎么回事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念,就是国家应该承担老百姓的生活福利,像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等。这个观念,一般被认为源自西方国家。其实在西方,福利制度是一种现代产物。一直到19世纪后期,德国时任首相俾斯麦才提出建立面向大众的社会保障制...
话题丨何谓真正的善良
当善良变成一场秀 先说说作家斑马的真实经历。 斑马的同学A的母亲突患白血病,很不幸。但万幸的是,A的父母均有医保和退休金,她本人的收入也还可以,有房有车。 但是A的第一反应,不是带母亲做进一步检查,而是迅速在微信朋友圈求助,声泪俱下地讲述母...
话题丨法律的终极使命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实现正义、保证公平、促进平等、保护人权,等等——这是一般人对法律使命的想象和期待。人们总是抱着种种理想观念走进法律世界,并据此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案件予以评判。 但在职业法律人眼中,上述目标自然要追求,但不...
话题丨我们需要“国服”吗
中国人是否需要“国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过去十多年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设计“国服”的建议,也有人提出“中华服”等设想。 隨着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活跃,在出席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正式庆典等国事活动时,如何选择服装成为一...
人生丨当父母的“树叶”脱落
三姐妹和母亲的合影 双重丧失 为父亲办理后事时,亦邻发现,母亲的情绪像钟摆一样,变来变去。那是2018年春天,父亲走了,母亲病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匀速行驶了几十年的列车,突然脱轨、失控。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不久,3个女儿带母亲去了医院,医生...
人生丨我讲最后一个故事
同学聚会上,不知是谁提议的,每个人讲一个故事。 当这个提议被摆上桌面时,桌前坐着的八个人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大家一个个说着自己的故事,引来一阵阵笑声。班长说:“严亮,你讲讲吧,让我们也了解了解你。”他一边说一边看着米晓岚,米晓岚一脸若无其事...
人生丨废品堆里的“艺术人生”
位光明在出租屋内画油画 位光明现在是“位老师”,而不再是“那个收破烂的”,这事发生得有点突然。 他回忆,半个月里,自己接待了35家媒体的记者,生平被用中文和外语书写、转载:一位艺术家,白天收废品,晚上画油画,养活在老家的妻子和4个儿子。 这...
人生丨暴雨中的英雄
2021年7月20日下午,郑州突降暴雨。 李兰(化名)见天气不太好,就提前去幼儿园接外孙和外孙女。回家途中,车刚刚开到创业路、普惠路路口,及膝的水流就将车冲停在路中央,还熄了火。李兰尝试重新发动车子,几次都没成功,车门也无法打开。此时,大水...
人生丨一根教鞭
那时我在小镇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是落户在镇上的上海女知青,教我们数学,四十岁不到。她脾气不太好,经常骂学生,骂得不解气的时候,便举起手掌或教鞭劈头盖脸一顿打。班上的小孩,都吃过她的“生活”,谁都会说两句上海话:“侬哪能噶憨额啦!”“侬只黄鱼...
人生丨考你一个生字
在师范学校读书时,老师反复叮嘱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因为这句话,我一直很用功,毕业时踌躇满志,但被分到学校里,有个老教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别看你有‘硬本子’,总有你不认识的字,我教你一招,假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就说...
人生丨学舌的鹦鹉
1 我跟朋友在市南郊合办了一个小机械加工厂,厂子和仓库隔着一道巷子,平时需要留人看管,我就给在老家的老爹打电话,说:“你来帮我看仓库,我每月给你开三千块钱工资。” 老爹坐长途车过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老子不要你的钱。”他的理由是,如果拿了...
人生丨一个想当诗人的人
高考结束,知道我读大学无望,父亲四处借钱,让我到县城去复读。我说,不读了。然后跑到无锡投奔一个远房堂叔。 无锡,是18岁的我,去得最远的地方。 堂叔介绍我到江南大学的一家工厂做工。休息时,我常去图书馆门口转悠。我不是大学的学生,进不去。后来...
人生丨挡住星星的父亲
女儿两岁时,晚饭后,我常牵着她的手在外面走。 她喜欢星星,对夜空中的一切都有敏锐的感知。她会告诉我,天空中有什么,星星、月亮、飞机……而我木然扫视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片浑浊的暗云,在城市灯火的污染中,像工业河流一样,凝滞在视线里。 “没有飞...
生活丨让我们在菜市场终老
在我成长的那座小城,菜市场里,高手如云,各有际遇。 赵屠夫随手便能划拉出一块正好二两的肉,几乎没有误差。他做人也是,分两不差、一丝不苟。 卖菜的张大妈热情地帮你挑菜,甩水,称重,算账,找零,一气呵成。甩水的动作看起来很用力,其实水并没被甩出...
生活丨自恋与爱
五仁月餅好吃还是蛋黄月饼好吃?国产电影好看还是引进电影好看? 在网络上,只要你设置两组看似对立的观点,人们很快就会“站队”。一开始或许只是温和的断言,但很快语言就会变得激烈,剑拔弩张,一言不合立刻“开撕”。如果有人超然一点、“兼爱”一点,又...
生活丨反对的话术
麥肯锡公司有一条铁律——Obligation to dissent,就是你有反对的责任。注意,是“责任”。公司培养你,给你开工资,在大家讨论的时候,级别比你高的人说的东西你不同意,你不是有权利提反对意见,而是有责任提。 当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
生活丨当梅西哭泣
当梅西泪洒巴萨,有球迷评论道:“梅西应该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球星了……无比强大,但由于某些天生的可贵品质,好像也特别容易受伤害……” 梅西柔软的一面不只体现在性格上,他在球场上如吴清源之于围棋般飘逸而犀利,既有充满想象力的大局观和组织力,又能...
生活丨如何改善久坐劳损的身体
我做过一个实验,给自己和一名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上装上很多传感器,通过光的反射,记录我们跑步时关节的活动轨迹。结果,我发现我们在跑步时有细微的差别——我跑步时,第一步是膝关节先抬起来,往前迈一步;而马拉松运动员先抬的是髋关节,然后才是膝关节。这...
生活丨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 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吗? 青年: 是的。 哲人: 我也是,我也不希望被别人讨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们的人,这是事实。当你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青年: 那当然是很痛苦啊,会非常自责并...
生活丨孤独是自觉的捷径
肯定是因为天太冷。 前些天我遇到瓶颈,觉得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有些无聊了。正常来说,欲望是生活的驱动力,很多人的理想生活最后可能是和欲望有关的。但现在这个阶段,我对什么都没有“绝对”的兴趣。没有“绝对”的兴趣,就没有“绝对”的动力,于是生活就...
文明丨求助的艺术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悟空有一个评论:“《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语气中的不以为然,隔着三百多年的时间,我们依然感受得到。 在很多时候,悟空自己明明“弄得来”,他也会去找观音或其他神仙。这绝非悟空无能,而是出于一种比...
文明丨一首歌的历史
斯蒂芬·福斯特 最近一家奶茶店的主题曲火了,据说在门店唱这首歌,就可以免费领一杯饮料。这一线下狂欢很快成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然而,这首歌的背后远远不止喝杯冷饮那么轻松愉悦。 苏珊娜的美国往事 这首主题曲,改编自斯蒂芬·...
文明丨食洋不化分隔符
在朋友家喝茶聊天,跟他家小朋友搭讪,问起最近在学什么。孩子说:“数学学分隔符呢,好讨厌。”我趕紧点头,表示理解——别说小学了,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数字分隔符纯粹是个麻烦,除了专业会计,大概没有哪个中国人能用分隔符顺利读出超过8位的数字。 只是...
悦读丨言论
以读攻毒。 ——据《2021图书消费半年报告》,中国44%的消费者的阅读量在疫情期间有了大幅增长 我们用“瘦等于健康”来掩盖对肥胖的歧视,也用它粉饰“白瘦幼”审美的霸权。 ——我们常常说人不是机器,却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机器,总想通过一些公式和...
悦读丨幽默与漫画
道理 丈夫这个月又没领到零花钱,于是去找妻子理论。 丈夫:“为什么又不给我零花钱?” 妻子:“因为你做的家务无法令我满意。” 丈夫:“不满意就不给零花钱,这算哪门子道理?” 妻子:“这叫停薪留职。” 不一样 妻子在家试穿一件新衣服,问丈夫:...
意林丨书生为真勇
书生之勇为知而后勇,而莽夫之勇是出于无知。苏东坡之所以能够“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就因为这种深知。 至于爱,它是我们深入事物、有所作为的一个基础,苏轼“爱”“知”皆备,所以才敢于冒犯天颜,屡屡将自己置于险境。 这不仅是朝堂上的书生之言、...
意林丨翻译
地中海小城,有人正在捧讀海风与唐诗宋词,借助西班牙文或者法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落在江南水乡的书案上,领着一位中国青年走向俄罗斯的旷野……语种的切换,当然是翻译。但,远不止于此。 几个下午,凡·高久握画笔,尽收眼底的...
意林丨天赋
天赋是必需的,哪一个做出一点成绩来的人没有一点天赋呢? 可我很少说天赋,因为谈论天赋是没有意义的,老天给你多少,就在那里了,你能如何? 我更看重后天,这是一个变量,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特别骄傲,体会到天赋了,很酣。可是,年...
意林丨只叫我天天端盘子
对读幼儿园的小女儿而言,天下最美味的东西就是巷口老邓卖的馄饨。 不管古今中外有多少名厨与佳肴,她只认定老邓的馄饨是最好吃的东西。 如果她有什么可奖励的事,如果我們偶然想给她一些快乐,一点儿也不难,只要请吃老邓馄饨就皆大欢喜。 有一天,我有点...
点滴丨远走他乡
小时候,父亲说,人应该像江水一样,朝自己的目的地流去,遇到阻碍,若不能直接过去,就绕过去,但是不能停下。这些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上小学第一天,父亲送我去。我因为害怕,紧抓着父亲的手,他带我到小学转,看到一口井,他叮嘱我:“这口井里的水,以...
点滴丨甜蜜的黑暗
祖母走的时候八十四岁,她是油尽灯枯,无疾而终。 她这一走,我内心的娘家就没了,通往故乡的路也就此荒芜。 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梦回童年,场景都是祖母的老屋,我都在和她说话。她是我童年的归宿,也是内心的家园。 父亲的爱,如同一束光,带着殷殷的期待...
点滴丨童年的气球
20世纪70年代,玩具是稀有的,气球更是难得。到80年代初,物质丰富点儿了,街上开始有了神奇的氢气球。 每年元旦前,就有人拖着气罐出来,在街边灌气球。小孩子们会围着他,看他手上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最后拴上绳子,就会飘在空中。 那几年元旦,父...
点滴丨守得寂寞
近來常听人说:“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我想这“寂寞日子”,并不是苦境,实在是一种乐境。 我觉得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譬如天时,一年有一个冬季,是一年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木枯黄,气象凋落,死寂冷静,都是它的特色。可是那...
点滴丨黄昏中的铁匠
一天黃昏,我走到街头一家铁匠铺门首站着。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在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着后面的一片黑暗,对比强烈。 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全丰满的腕臂,取了一个极适当和谐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
点滴丨微书摘
痛苦吗?生活里打拼的人没有多少工夫去感觉,去怜悯自己。有那么多闲暇去感觉,去怜悯的,多半还站在岸上;水有多深,水有多冷,站在干滩儿上想象着罢! ——朱西甯《破曉时分》 每当看到我父亲,我便立刻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当失去一个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人...
点滴丨管理与教育的分量
现在的校园里,学生在老师面前身后常常表现不一。当他们以表演的姿态出现在教育者面前时,我们就很难了解真實的学生,也就很难找到教育的起点。当然,教育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原因是校园里的过度管理。 过度管理的突出特...
互动丨“《读者》光明行动”(96)
小颖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筛查现场 暑假来临,“《读者》光明行动”弱视儿童义诊筛查行动也暂时告一段落,项目组利用这段不会耽误孩子们学业的宝贵时间,对前期筛查出的贫困弱视患儿展开救助治疗。 小颖是项目医疗队在2021年5月四川省乐山市峨...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读者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96.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读者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读者

杂志价格:¥4.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