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经典美文

文苑·经典美文 (2020年12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文苑》杂志秉承“文字感动生活”的编辑理念,用精美的文字与读者同行,唯美、精彩、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     展开
原价:¥8.00   促销价:¥4.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如初见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
晨读本丨春
在鸟儿张开的小嘴里,看见了春。 去年春天,午饭前,我准备下山进城。站在半坡上,大地美丽的景色人们可以一览无余。 潮湿的泥土播散着春的气息。我刚刚由一片冷杉林钻出,静静地停在一丛灌木旁。一只鸟儿在灌木带刺的枝丫上栖息,它张开小嘴,似一柄剪裁衣...
晨读本丨比喻
依附于人总要付出代价。 “从前有一匹马,它有一个危险而凶猛的敌人——狼,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度日。在绝望之余,马突然想到要找一个强壮的盟友。于是它找到了人,它对人说,狼也是人的大敌,提出和人结盟的建议。人毫不犹豫接受了,并说只要马能跟他合作,将...
晨读本丨困境
笑纳我们的困顿期。 还记得去年清明节时,我们在溪水中看到的那颗螺蛳吗?在湍急的溪水旁的石頭上,有一颗小小的螺蛳,牢牢吸附在光滑的青苔上。无论溪水如何冲刷,它都不随波逐流。对它来说,这显然是个困境。而它,竟然顽强地挺过去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晨读本丨应该
从容地行进,在爱中步入豆蔻年华。 也许,我们生下来就该是耄耋老者 携带着智慧来到人间 这样,我们便能决定自己在世上的命运 便能在第一个十字路口 就選择好毕生的道路 我们只需从容地行进 日益年轻、日益强健 抵达创造之门时,成熟而又充满活力 然...
晨读本丨大德歌·冬景
等一场雪来,世界皆白。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译文】大雪洁白晶莹,就像满天飞舞的梨花,那只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庄依稀可见。雪花密密层层地飘洒,值得人們描形写画。白茫茫的世界...
万物生丨生命与心灵
我和榕树倾心交谈的春天,他的新叶是嫩黄的,从高天遁来的阳光通过他的无数叶缝与大地的阴影偷偷地拥抱。 六月阴雨绵绵,他的叶子变得和云霓一样沉郁。 如今他的叶丛像老人成熟的思维那样稠密,阳光再也找不到渗透的通道。以往他像贫苦的少女,如今则似富贵...
万物生丨世界长大了,我也老了
人活着总要对得起这一天三顿饭,而我只会画画和写点东西。 对我来说,写东西是比较快活的,快活的基础是好多朋友喜欢看我写的东西。至于画画,我的朋友也喜欢,但画画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卖钱,卖了钱可以请朋友吃饭,可以玩,但画画没有写文章这么让我开心。...
万物生丨生之意义
人生没有道理,人生没有意义。 如果死亡终止一切,如果我既无死后有福的希望,又不怕祸患,那么我必须问自己: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既来了,应该如何为人。 这些问题中,有一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可是这回答太令人扫兴了,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那就是:...
万物生丨养分
一棵树对养分的汲取,足以让我惊叹。 攀一座石山,得见数株杏树、栗树、栎树在悬崖峭壁上茁壮葱茏。遥想,一粒种子凭风借鸟落入崖缝间、石凹里,要多久才能积存起足以滋养其萌芽、扎根、生长的土壤,又要多久才能绵延出足以支撑其挺立、荣发的强大根系。 无...
笔生花丨那琴,那江
本期客座主编:商震 商震,1960年生于辽宁营口,诗人、作家。已出版诗集《无序排队》《半张脸》《琥珀集》《谁是王二》《脆响录》、随笔集《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编》《一瞥两汉》《蜀道青泥》等各类作品集十余部,有作品译介到俄罗斯、韩国、日本...
笔生花丨白鹤:春天奏响的铜管乐
推荐 在越来越关注环保与自然的境况下,主动介入生活现场,主动把目光望向书斋之外,这是作家自觉创作的觉悟和责任,因此当下写动物与鸟类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怎样能够让这样的文章既有专业的科普性,又有文学性;既能为大读者所接受,又能让小读者从中受...
笔生花丨小镇(外一篇)
推荐 大解是诗人,他的诗常具有神性,有飘逸的风骨和超拔的趣味。他是个阅读广泛、生活驳杂、内心丰富且容量大的人。在人群中,他话语不多,但一开口便顿生妙趣。让众人开怀的同时,他内心的诡秘一点也不外泄。在行文中,他擅长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的修辞和细...
笔生花丨树的尽头
推荐 当我们置身于广阔的历史时空与博大的地理环境当中,作家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鲍尔吉·原野用他的散文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他以鲜明的特征、极具个性的表达,在当下散文作家中形成了不与人同的“唯一”。他的笔下,都是献给草原和大地的雅歌。...
锦年华丨童蒙
有道是,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迫于生计,我五岁编竹篮,继之牧鹅,羡慕少年读书郎衣食无忧、有人指教。 放下牧鹅竿,躲进草舍,回味母亲念的童谣:“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当吹箫。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五月龙舟锣鼓咚锵声……”...
锦年华丨你鼓舞了我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以3∶2击败上届冠军日本队、获得女排世界锦标赛冠军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院子里一群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比赛,中国女排夺冠时,大家跳起来,欢呼、拥抱,比现在人们现场看球还激动。 2019年,在日本大阪,...
锦年华丨上海蜜梨
水果中,以“上海”冠名的品种不多,我头脑中第一个冒出来的是梨子(上海人叫生梨),即“上海蜜梨”。 上海蜜梨个头不大,梨身与苹果有点相像,矮墩墩、稳笃笃的圆浑,竖着一根短短的柄。小时候,上海蜜梨是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很甜,汁水也很多,价格便宜...
全世爱丨母亲
母亲用一把锄头,在雪地里将春天刨开,从此刨开另一个纷纷世界。 一 站在大红梁子上喊一声母亲,万山呼应。 在山顶,捡起一块石头往下扔,石头落在地上,又在新的地方安静、沉默。母亲如一块石头,被安排在山间,一生默默无闻,默默无闻地分裂、默默无闻地...
全世爱丨先生的课堂
灰布衫、灰围巾,耳根夹半支烟——先生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随手将教材丢向讲桌,黑框眼镜后面那机智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视着课堂上一张张年轻的脸。 先生的面容瘦削,小平头硬戳戳的,散发凛然之气——活脱脱的鲁迅形象。先生收了笑容,转身面向黑板,...
全世爱丨聪裕攥腕
儿子紧紧攥住妈妈手腕那一刻,那一互望,竟是人生转折的宝贵一瞬! 疫情中宅在家里,关注我的人还真不少。曾在我家做保姆的小孙,也来电话问候。 三十年前,小孙来我家帮忙,那时候她还不满二十岁,我妻子把着她的手教她做菜,后来她最拿手的菜是红烧鱼。她...
全世爱丨等人与送人
等人与送人,只有一字之差,给人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等人自然是因为有人要来,且多半是已经提前约好的。或是一个萍水相逢的远客,或是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无论哪一种,等,都叫人心生期待。 等人的日子,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心情像那春日里的花鳥虫鱼,每...
全世爱丨家乡一别四十年
一九六八年的一个早晨,我要离家了。 黎明的光淡淡地笼罩着城东这座古老的院落,残旧的游廊在晨光中显得黯淡沮丧,正如人的心境。老榆树在院中是一动不动的静,它是我儿时的伙伴,我在它的身上荡过秋千、捋过榆钱儿,那粗壮的枝干里收藏了我数不清的童趣和这...
全世爱丨生活常是这样
心冷的时候 你会觉得 每一个季节都凉 星星仿佛是冰做的光 其实,大地并非那样寒冷 否则 茶树怎么会摇动 滿目清香 生活常是这样 你所失去的 命运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偿 桂花枯萎的时候 菊花又亮秋妆...
想象力丨孩子最好的朋友
安德森先生问:“亲爱的,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行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没事的,罗伯特和他在一起——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看见它了。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不算上电影或者...
想象力丨切梦刀
不知道是什么机会,也许由于沦陷期间闷居无聊,一个人在街上踽踽而行,忽然来到一个旧书摊头。在靠外的角落,随时有被人踩的可能,赫然露出一部旧书,题签上印着《增广切梦刀》。 梦而可切,这把刀可谓锋利无比了。 一个白天黑夜全不做梦的人,一定是一个了...
想象力丨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仅仅是为了短跑而诞生的一位男子而已。从我诞生之日起,我的短跑命运就已经决定了,这一点千真万确、毋庸置疑。 我的父母曾是奥运会百米短跑冠军。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他们。父亲是我出生很久以前那个时代的运动员。可是,他创造的世界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美如画丨丽江的荒
洛克最后在夏威夷的一张钢丝床上去世,梦魂牵绕的是玉龙雪山,他像诗人那样,梦想着“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 云南丽江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依然是一个经常会遇到荒原的地方。高山、湖泊、荒原都是一种东西,都是荒凉的东西,但人们仰止高山、爱护湖...
美如画丨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读园记、游园林,常见“美人”字眼。栏杆有美人靠;植物有美人蕉,“绕砌尚生书带草,隔窗仍种美人蕉”;河面有美人桥,如《扬州画舫录》记载,“美人桥在扫垢山尾砚池……并引《梦香词》云:‘听莺宜近美人桥’”。就是园林中的峰石,竟也有一个极女性化的名...
美如画丨在记忆里永存
有些画,你第一眼看的时候,觉得还可以。放下之后,你在脑海里反复再想起那幅画,愈想愈觉得不能接受,那幅画愈想愈丑。 又有一些画,初看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特别。回去之后,你愈想愈觉得那幅画很漂亮,巴不得立即拥有。 当你跑到画廊,对不起,那幅画已...
美如画丨青天一缕霞
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像清代诗人袁枚说的:“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尤其是七八月间的巧云,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我能连续几个小时眺望云空而不觉厌倦。 虽然眺者自眺、飞者自飞,霄壤悬隔互不搭界,但在久久的深情...
美如画丨度日
天色连日阴沉下去,一点光也没有,完全是灰色。灰得怎样程度呢?那和墨汁混到水盆中一样。 火炉台擦得很亮了,碗、筷子、小刀摆在格子上。清早第一件事是点起火炉来,而后擦地板、铺床。 炉铁板烧得很热时,我便站到火炉旁烧饭,刀子、匙子弄得很响。炉火在...
美如画丨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诗曰:霞落青山晚照明,客居人间归欲行。掷笔幽谷我去也,文章万卷留后人。 徐霞客是伟大的旅行家,他一生足迹遍及现在全国的21个省 ,经30年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那么,他的最后一篇游记写于何处?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注意。2018年11月8...
美如画丨春到
春天一到,父母在田地里就弯成了一张弓,不停地挖着草。 玉米已经没过人的大腿,于是那把锄头便像是满蓄着力量、随时准备射向深蓝色天空的利箭。我总怀疑泥土是聚宝盆,上面可以生生不息地孕育着庄稼和野草。在肥沃的土地上,野草和庄稼几乎像是在进行一场生...
美如画丨梅溪湖蛙鸣
霍华德说:让我们回乡,回到城市的乡间。看到这句话,我颇有几许嘚瑟,因为现在居住的梅溪湖就是城市的乡间,即便是一湖之隔的南北岸都特质鲜明。北岸灯火辉煌、商业兴盛,典型的城市风;而我这边的南岸多的是树木丛生、野径幽深,俨然乡村味。 要说让我觉得...
倾阅读丨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大运河在冷落中流过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它目睹了那几十年中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痛苦,也见识了一些崭新事物在它的身边次第崛起。 咸丰六年秋天,六十三岁的魏源离开兴化,沿古运河前往杭州。这是在一个苍老的季节里,一个老人向另一个老人的告别之旅。 是的...
倾阅读丨菜包绿,饭包香
内蒙古境内的辽河边上有个地方,叫奈曼旗——北部靠近辽河,“三北防护林”从境内穿过。在这里,夏天可以看见一排排的树,郁郁葱葱;冬天里层层叠叠的枝枝杈杈,直上苍穹,它们在困境求生、逆境求进。 奈曼旗的土地大部分属于沙地,绿色与绿色间、绿色与天地...
倾阅读丨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为生民解忧患} “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无睹一方民瘼,岂能“兼济天下”?辛弃疾执念“为生民”,务实解忧患,曾留下救荒史上的佳话。 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逢大饥,饿殍遍野。甫...
倾阅读丨过去的生活
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 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
倾阅读丨聆听
雪丽是如假包换的美国人,但却说得一口流畅似水的普通话。 说来难以置信,她最初学习语言的地方竟然是临终关怀中心。 雪丽在21岁由美国移居新加坡,热心助人的她,报名当义工。当她遵从安排到临终关怀中心报到时,却发现她所照顾的病患不谙英语。 主管语...
倾阅读丨岁月神偷
现在的孩子应该很难想象,在我儿时,拍照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出现一个能打家具的木匠,同时也会冒出一个自学成才的摄影师。 在我们家里,这个角色一直是由姨父担任的——所以,至少十八岁之前,每逢家族聚会,表妹总是...
倾阅读丨以素穆的诗,自我拯救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曾获美国桂冠诗人头衔,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诗人露易絲·格丽克,获奖理由是“因她清晰可辨的...
倾阅读丨站高一些
你要做站在云上的那一个人 站在太阳和月亮之间 做最明亮的那一个人 你要做浑身爬满雨水的鸟 你说雨呵 落在我头上更多些 你要做一回松树 再做一回银杏 蚂蚁和鱼都在地上爬 你要做抓着花瓣的那一只手 你要彻底消磨一整天 做那個最懒散的人...
倾阅读丨在这里遭遇激情,就在这里演奏
黄礼孩,一级作家,《诗歌与人》诗刊、《中西诗歌》杂志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导师。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等上百种重要选本。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一个人的好天气》《热情的玛祖卡》,评论集《午夜的孩子》,艺术随笔《起舞》...
倾阅读丨请坐到月亮身边来
复写纸覆盖着童年的记忆 用铅笔慢慢拓,月亮出现了 它像仓鼠沙沙作响穿过果园 这么多年过去了,快乐被隐藏 一半生命留在月亮里,另一半失蹤 某个昨日,合起来,才是山长水阔 就像你带来另一半人生 农事枯萎,大自然在寻找新的灵魂 姐妹们在黑夜的旅途...
倾阅读丨杜拉斯:你会一直看到我,在不朽的文字里
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了《无耻之徒》。 杜拉斯的名字,取材于她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因为从几岁起,她便失去了他,所以她愿意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一直活在她的生命中,活在每一次被人呼唤的名字中。 当法国掀起新浪潮后,法...
写作课丨诗歌写作怎样学?
请一直写下去 我们都知道,诗人是天生的,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画家、雕塑家和音乐家也是如此。某些本质的东西无法教会,它只能是天生的,或者通过刻苦得来,或者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形成,无法传授给另外一个人。 但是,画家、雕塑家和音乐家需要了解他们...
读书会丨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著作。初读《变形记》,你可能会因作家独特的“脑洞”和主人公荒诞的经历而感到困惑。然而,如果你了解卡夫卡其人,了解《变形记》原著所处的德语文化,你就能品读出其中的深刻内涵,甚至会与卡夫卡产...
读书会丨萨姆沙:一个现代人的梦魇
在《变形记》这个篇幅有限的作品中,卡夫卡成功地刻画了一只甲虫的形象:小市民萨姆沙一家年轻的儿子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硕大的甲虫。他知道自己是格里高尔,正在一家服装公司做旅行推销员;他要带着衣料样品去赶清晨五点钟那班火车,可眼下...
读书会丨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布拉格 提到弗兰兹·卡夫卡,捷克人喜欢引用其挚友约翰内斯·乌尔齐狄尔的那句:“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卡夫卡是犹太人、奥地利小说家。他的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纪念...
读书会丨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1912年的秋冬,卡夫卡曾经完成过另一个版本的《变形记》,但当时由于和出版商复杂的交涉,并恰逢一战期间,被迫搁置。1915年,我们如今看到的新版《变形记》得以出版,但是其实当这篇小说在1915年完成发表的时候,卡夫卡对于它的完成仍感到不...
先生说丨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吗?我确定,你知道,又不知道。你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体了,你从娘肚子里出来,就被父母关心着,也被自己关心着。高多少、重多少,一顿吃多少,哪儿长得好看、哪儿有些不足,哪儿痛、哪儿病,你一清二楚。我也断定,你肯定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
先生说丨大账簿
我幼年时,有一次坐了船到乡间去扫墓。正靠在船窗口出神观看船脚边层出不穷的波浪的时候,手中拿着的不倒翁失足翻落河中。我眼看它跃入波浪中,向船尾方向滚腾而去,一刹那间形影俱杳,全部交付与不可知的渺茫的世界了。我看看自己的空手,又看看窗下的层出不...
先生说丨丰子恺的 “人”和“文”
人物档案 于海斌,男,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室“教学能手”,呼和浩特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曾获第十六、十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指导特等奖、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
星星诗丨狂飙突进的青春之歌
方汇泽,1996年出生于浙江淳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中国诗歌》《光明日报》《江南》《江南诗》《浙江诗人》等刊物。曾获全国大学生青春先锋诗歌奖,首届舞水诗歌奖等,浙江青年诗人研修班成员。 林妮萲是来自宝岛台湾的00后诗人,她以...
星星诗丨村庄,你好
村庄,你好 我农历十五回不去了 你能把月亮寄来吗 我看见月亮就好像看见了你 看见了小麦,谷子、喜鹊 云雀、蝴蝶和蟋蟀 还有山坡上那几只小山羊 那么高兴 写到这里,我又突然改变主意 月亮还是你留着吧 城市太拥挤,什么人都有 我怕弄臟了月亮 那...
星星诗丨再等一等
冰总会融化 再深的伤口总会愈合 被埋藏的种芽拱出地面 一粒草籽也可以創造一片草原 一群蝼蚁能消灭一头狮子 那么,眼泪也能够穿透石头 烧红的铁在淬火后 变得更冷更坚硬 而一棵老树 无声地消化了扎在身上的铁钉 漫长的寂寞 有时比我们的耐心更长 ...
星星诗丨日暮
鸟声呼啦啦栖落小院 又扑棱棱缀满枝頭 光眷顾了我 我站在尘世中央 像神的孩子 美好的事物来得多晚 都值得原谅 枇杷树已经挂果 最闪耀那枚 是落日的偏心眼...
上镜吧丨环
唐砚青 重庆工商大学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90后文艺青年一枚。闲时爱游山玩水,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世界上的美好瞬间。青春短暂,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我选择以文字来留住那些珍贵的画面、记忆,和心中时常涌起的、五味杂陈的思绪。 “滴滴滴滴——”刺...
上镜吧丨水中的茉莉
张晓乐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学生,擅长绘画,热爱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座右铭“即使是万般光耀的恒星,也有点点的星云。” “小小少年,不知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我已不再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小小少年了。 在懵懂无知的小学时代,天真幼稚的我还不...
上镜吧丨记忆中的老乞丐
吴汶洁 97年射手座一枚,开朗阳光的女生。喜欢看书、追剧、旅游,大学期间曾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文学社骨干,发表随笔作品多篇。2020年9月考取山东烟台莱山区优秀毕业生岗位,现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好多年过去了,但是老家那个乞丐的形象还清晰...
蚯蚓九段丨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权蓉 女,现居呼和浩特,擅长写短篇故事,文笔清丽秀美,构思别致,有数百篇文字见于各类报刊。 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 001 中学时的课间,偶尔在阳台上发呆,四周叫嚷的同学们很多,我...
互动吧丨再次与君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2020年,似乎很漫长,又似乎转瞬即逝。这一年我们一直在经历挣扎、守望、蜕变,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还好有你们的不离不弃,陪伴着《经典美文》又走过不平凡的一年。如果用“美文体”来做一个总结,那就是:...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文苑·经典美文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所有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8.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苑·经典美文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苑·经典美文

杂志价格:¥4.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