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下半月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08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散文选刊》1984年10月创刊,河南省文联主办。是中国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全国报刊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展示中国散文创...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原创精品丨海棠诗社与“诗案”
海棠诗社是“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开办的是东山雅會。恰有宝玉的“孝子”贾芸送了两盆白海棠,诗社起名海棠社。 诗社不是什么诗人都可以加入的,是“革命同志”,强调的性质是“东山”,类似东晋谢安、王羲之们的曲水流觞。红楼的...
原创精品丨蛇的故事
我对于蛇的最初记忆,始终停留在父亲打蛇的那一幕。 我们居住的林场山高林密,居民区内也是杂草丛生,这也给蛇提供了天然藏身之所。它们常常会爬到各家的院子里来,有时它们还会爬到鸡窝里,偷吃母鸡新下的蛋,甚至吃掉刚刚孵出的小鸡崽。那天,我已忘记了是...
原创精品丨三星堆人的脚印
这个春天,视野里全是三星堆人的脚印。 又一层土揭开了,祭祀坑里,数不清的东西从那里出来。首先出来的是一群象,它们一出土,就一溜烟往森林里跑,跑着跑着,象的躯干没有了,只有一根根硕大的象牙留在那里。几件蜀锦,出来后就不动了,它们太脆弱,一阵风...
原创精品丨梦想的力量
我兄妹三人,上下都是两岁的间隔。随着我们一天天成长,父母供我们仨上学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挣钱的手艺,靠几亩田地能长出几个钱来?在我的印象中,自我读高中以来,他们的眉就没有认真舒展过,最愁的是春秋开学季节,为筹措学费,...
原创精品丨教书先生
在我读书之前,只知道“先生”这个词的两种含义:一是指乡村赤脚医生,因为父亲有一位姓杨的朋友,是邻村卫生所的医生,总听到父母杨先生长杨先生短地称呼他,村里谁病了,也会去请杨先生;二是指老师,人们都称呼教书的老师为先生。 大概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
原创精品丨杂碎
老话说的“下水”,是指猪肠和猪肺,相对应的,猪腰和猪肝被称为“上水”。 那时候,新疆建设兵团有很多牧场,都是团级建制的单位,和地方牧民最大的区别是,兵团的草原上放牧的基本是绵羊,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生产羊毛,发展毛纺业所用。每年冬天,总有些体弱...
原创精品丨麦口上
“麦黄黄,杏黄黄,出嫁闺女瞧看娘”,麦口上,我总要回趟娘家,帮爹娘收麦子。 麦口,麦口,麦收就是一道关口。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度过关口。一旦遇到什么事儿,有可能颗粒无收,一年的辛勤劳作,老百姓就指望这几天了,和老天争时间,连夜收割脱粒,那是...
原创精品丨堂二哥
我常称他“二哥”,比我大20 岁,省去“堂”字,以显亲近感。他十七八岁时就离开老家,到数十公里外的万县城里(今万州)闯荡,在城里开起旅社、酒楼,被当时的新闻媒体赞为“第一批农民企业家”! “后来,他咋落魄了?”我曾探问过一些知底的长者。“嗐...
原创精品丨一双没纳完的鞋底
城中村改造,我家也在其中。 住了一辈子的平房了,说离开,心中总感觉不是滋味。虽然住楼房干净、舒适,可是,穷家难舍呀! 工作组已经催了好几次了,我就是不想动,每天吃也不想吃,喝也不想喝的,丢了魂一般。 这天,闺女来了。 “妈,别人家都在收拾东...
原创精品丨悔悟
我家到现在还有一些古币,多是圆形方孔钱。虽然没有齐刀形币、楚蚁鼻钱、秦半两、五铢钱,更无“金错刀”这样收藏价值极高的稀罕名币,但像“开元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古钱还是有几十枚的,亦有零星字画,都不名贵,自然谈不上珍藏,与其说是...
原创精品丨白衬衣,红衬衣
泉塘村的人经常在日头下熬日子,头低到土里,太阳在背上烤出一层汗渍,盐晶晶的白。稻子抽穗的时候,就有穿白衬衣的人到泉塘村来。 那时,年少的我不过是一株长疯了的牛筋草。上山抓鸟采野果,下田逮蛙捉鱼虾,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似乎我们都是从地里长出来...
原创精品丨借钱
深夜11点,老友发来视频,此时正刷着微博休息的我,一时惊呆。 不忍挂断,接通。脸庞依旧,热情依旧,恍惚间仿佛时间从未走远。老朋友的寒暄不外乎吹牛,聊从前,一切似乎可以预见到。 对面已是酒过三巡,老友将镜头导向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好像将所...
原创精品丨犹记儿时牛粪“香”
今年,我正好利用这个长假回老家住了一个晚上,待了两天。 我所在的这个村子就在南漪湖边上,村上有四十余户人家,祖辈大都是移民过来的,想来他们当年是被南漪湖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吸引,当然还有湖畔一片肥沃的良田。他们企盼的是半耕半渔、自给...
原创精品丨敬畏一棵无心檀树
在丹霞寺,我看见过这样一棵树,一棵无心的青檀树。当我看见这棵树,我突然发现,生命是如此的恣肆和狂放。 有谁见过这样的树,树冠枝繁叶茂,透着一种生命的恣意。树皮裂开粗糙的纹路,有些地方,还长了绿色的苔藓。而树干却是空的,空得只剩下树皮,一个人...
原创精品丨秦腔
我妈爱听秦腔。自从她的智能手机安装了快手之后,对看戏就更痴迷了。以前只是玩玩微信,在上面跟亲戚朋友们用语音或视频聊聊天,现在一有空闲就看快手,而看的最多的就是秦腔,常常是一个人一边做饭一边听戏,好像那样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做饭也并不是一件...
原创精品丨一字不识的堂姐
堂姐,七十多岁的人。无论在她充满笑意的眼睛里,还是在她唇齿间,总使人感到温暖。 小叔子结婚时,我抱着一岁半的女儿站在迎亲队伍里,堂姐笑盈盈地来到我身边:“小绘,我是侄女她姑。”她指了指我怀里的女儿,又望了望我,笑眯眯地轻声对我说。我忙叫了声...
原创精品丨老巷子与猫的独白
老巷子很老,瓦分不出是黑的还是灰的,瓦上住着的烟囱遍体投射着岁月的伤痕,砖块歪歪扭扭地罗列着。 那只猫,在老巷子白杨树底晒着太阳。流浪的猫随处可见,但这只波斯猫,与众不同,在别的猫翻捡垃圾桶寻找食物时,它却冷静地坐在树下,看着南来北往的人和...
原创精品丨女儿手术小记
女儿出生47天时查出有左侧腹股沟疝气,医生说腹股沟疝气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建议一岁后手术治疗。看着在怀里酣睡的女儿粉嘟嘟的小脸,想着女儿小小的年纪就要承受手术之痛,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扯着一样生生的痛。 因为医生叮嘱疝气脱出时要注意复位,以免发...
原创精品丨战争的记忆
我似乎觉得,掀开每一幕历史的征尘,都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场面,都有一番将士们卫国抗敌的壮怀激烈。 其中,石育青老人亲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是1953年7月27日,晚上10点整,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正式生效,守卫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步...
原创精品丨北风吹
父亲让人捎来口信,说陈师傅回来了,让我下午放学后赶紧去一趟罗村。 父亲此时恢复工作不久,在罗村小学校办厂做粉笔。沈老师爱人陈师傅是淮阴文工团的演奏员,差不多一个月回罗村与家人团聚一次。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没等放学,我就揣着笛子,一路小跑向...
原创精品丨想念一个人
总是在这样的四月,想起睡在山冈上的外婆。 很想去外婆生前住过的临街老屋看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屋已空无一人。那曾经温暖过我童年和少年的老屋,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斑斑驳驳,外婆的老屋是我小时候最美的记忆。我是在外婆的老屋出生的,也是在外...
原创精品丨过年的滋味
过年,就是和过去的一场告别。不知是岁月催人老,还是生活条件好了,我越发觉得,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便时常会怀念儿时的年。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全村只有几十户人家。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上空总是响起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落...
原创精品丨西安羊肉泡馍
中条山东北部绛山脚下有个山区小县,这里有个国民羊肉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羊肉的吃法,不外乎包羊肉饺子、喝羊汤。那时,每年农历年底,生产队杀几只羊,一家分一斤多羊肉,除夕夜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等到天亮时分鞭炮响过祭完祖先,就可以美美...
原创精品丨福鼎看海
我是山里人,自娘胎出来,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山,所谓“开门见山”,便是我最早的大脑影像,最直接的生活状态。后来上学读书了,从书本上读到了关于“大海”的零星描述,明白了世界最高和最大的东西是高山和大海。便想着有朝一日,要去领略一下海之...
原创精品丨众里品读太姥山
5月,在飞雪中穿过一望无际的戈壁,终于抵达祁连山脚下,莽莽苍苍的雪山像矗立面前的巨大画幅。穿过仅有的几条纵深的山间沟壑,就能到草原——身边的裕固族牧人的夏牧场。 我感慨面前的雪山真大。牧人指着近前的雪山,轻描淡写地说,大雪山在这些小山的后面...
原创精品丨夫妻同游“夫妻峰”
5月15日上午9∶17,我们一行30余人走进太姥山景区的山门,“夫妻峰”映入眼帘。此峰,是太姥山的一个标志性山峰。远望,峰顶一高一低两块园石,像一对深情相拥的夫妻,对坐在这千块万年巨石托举着的峰巅,海样的蓝天,棉絮似的云朵,陪伴着这对万年夫...
原创精品丨福鼎拾爱
太姥石 太姥山的石头太有意思了,光光滑滑的,從漫山遍野的绿色世界里,活活泼泼地挺身而出,叠罗汉一般紧紧地聚拢在一起,直指苍穹,努力向上、向天、向太阳。 站在山脚下仰望,那姿态,那气势,让我目瞪口呆,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幅有关雨花台的英雄群像。...
原创精品丨高处
我说,太姥山是太姥姥的名字,不是一座山。 是的,還有谁比太姥姥老呢?那时候没有时间的刻度,没有日薄西山,太姥姥在地球底下那个铺银贴金的大房子里玩耍。那岩浆浆,也就几千度吧,吹着气泡泡,嘟噜噜地涌了进来,她就搅呀拌呀,将自己也搅拌进岩浆浆里,...
原创精品丨到国兴寺,吃茶去
在太姥山国兴寺临溪一亭坐下,山风徐来,烦躁之意渐渐平息。 山石云海,悬空栈道,一刹那,凌空一脚颤颤巍巍的感觉还在。那悬崖绝壁,无栈道一些年,有栈道一些年。那高处乱石,横看成岭一些年,侧看成峰一些年。大象无形,却在众人的叙述中从时空中物化成形...
原创精品丨瓷器一样的时光
看到嵛山岛天湖和草场的刹那,我想到了一个词:羽化成仙。所有的草都是羽毛,成千上万的绿色羽毛,在风中舞动,辽阔地绵展到远方。 风也牵着我,颤颤地走向坡底,走向湖畔。如果此时阳光也让我成为一颗珠子,我一定要坠落在它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纯净的胸膛...
原创精品丨白蝶
五月的闽东,气温忽地蹿到了30 多摄氏度,大太阳底下,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去看太姥山,升腾的暑气使得步伐有点沉重,即使是平整的石阶,也是颇费体力。 导游是位资深的好导游,声音洪亮口才绝妙,既顾及着大家的体力,努力地调动气氛,又尽心地移步换景...
原创精品丨山和大海
此时天色近晚,正是看海好时机。 我们没有在沙滩上漫步,而是选一块平滑的、面朝大海的礁石坐下。毕竟经过连续两天马不停蹄上山下岛采风,人不乏,脚也累了。望着海水远远地、缓缓地向沙滩走来,我和彭老师聊起了文学。我知道,彭见明老师以小说《那山那人那...
原创精品丨白茶山上
如果有一杯茶,让你忘却红尘,退隐山野,也许只有福鼎白茶了吧。 在海拔600多米的大荒万亩茶山上,只见一棵棵老茶树穿插在原生态的灌木林里,繁盛的灌木丛似乎与白茶树格格不入,但并不排挤她,她独当一面地在一旁生长着,不张扬、不骄傲。墨绿的老叶子顽...
原创精品丨看海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渐渐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失去了观察与审美的眼光。 我所在的文成是刘伯温故里,也有着好山好水,只因过于熟悉,便有着“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的感觉。当我们到了隔壁的福鼎地界,看着许多类似的风光,却有一种生活在隔壁的感觉。同样有...
原创精品丨遇见太姥,遇见你
30年前,我曾和一帮学拳的师兄弟来过太姥山。那时年轻,天上有“缺”都会爬上去,闯山跃洞,根本不在话下。现如今和采风团文友再次造访,望山生畏。确实,它的外表毫不掩饰地裸露出令人惊讶的原始野性和雄性。初入山,你就会被全景式横亘南北的铁青色岩屏征...
原创精品丨太姥之心
我对太姥山神往已久。《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箕尾之山就是太姥山。 太姥山历史上与武夷山、雁荡山并称闽越三大名山。仰望太姥山,怪石嶙峋,险峻峭拔,绿峭摩天,摇曳云表,蔚伟壮丽。时...
生活随笔丨巷口理发店
小城东西南北四条主街,东街上只有一家国营理发店,就在我家那条街口。 母亲总回忆三岁多那年带我去剪头发的情景,我已经留了两根长辫子,辫子长到了矮小的身体的腰间,也不知家人们怎么想的,决定给我剃个光头。 我不情愿地躲在了門帘背后,手拽着门帘的一...
生活随笔丨生活这杯白开水
其实,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在可控范围内调节它的滋味,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也许是我自认为的养生需要,也因为我肠胃功能不太好,我是一个饮食清淡的人,不喜欢高油脂、重口味、太辛辣的食物,因此妻子经常有意见,说我做的饭菜无油无盐没有味道,吃不下去,...
生活随笔丨壶口瀑布
多少年来,心向壶口,却难成行。 好在,这个遗憾终于弥补了。在夏秋相交之际,我有幸去了想兹念兹的黄河壶口瀑布。 车还在半山腰爬着,突然听到阵阵涛声传来,隐隐如雷,翻滚着,轰鸣着。莫非壶口就要到了?车里人个个都打起精神,舟车劳顿的疲倦一扫而光。...
生活随笔丨三味老宅
那时候的穷是难以名状的。 盖房子流行用条石,得花高价买,父亲就用午休时间,推着独轮车到山脚下搬运乱石,蚂蚁搬家似的,日积月累堆成一座小石山,然后请了惠安师傅垒了两间瓦房,过一段时间再添两间平房,剩下的石头就堆在大门口,等待有钱有闲的时候再垒...
生活随笔丨远方的爷爷
小时候的夏天,七八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像一群鸭子成天漂在河上。 “孩子王”是一个叫“大头”的,年龄长些,最小的叫“黑蛋”。开始嬉水无章节,后来看过一部什么抓特务的电影,我们就模仿起“抓特务”的游戏。 但一说起演特务,谁都不愿意演,最后这个角色...
生活随笔丨我的书房
1958年底,我认识了《红旗》杂志社办公厅主任郑公盾先生,他送给我一些政治理论书籍。 他家住在四楼,面朝南三大间阳光房,紧靠西头那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四周墙壁都挤满了两米多高的书架,中间也是几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古典书籍和“马恩列”全集,...
生活随笔丨自私鬼
“自私鬼”本名陈士桂,初中毕业,二十郎当,白净的脸特别经晒,总晒不黑。 上世纪70年代初某年春插。十岁出头的我任队里的秧票员,在田头将每一位社员拿多少扎秧苗装秧盆记下来,给他发“秧票”,社员将秧票交记分员再记工分,颇有点“按件计工”味道。 ...
生活随笔丨深爱一个人
午睡醒来,发现你早已把窗帘撒了下来,屋子里一片安宁祥和。 躺在松软舒适的被子里,我用力嗅了嗅被子上你的氣息,那一刻,感觉好幸福。 打开手机里的相册,扑面而来的都是你给我拍的各种照片。那一刻,感动像潮水涌来,第一次,为你,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
生活随笔丨天天都似过年
小时候,赖以生存的主食只有红薯,平时难得吃上一頓白米饭,因为有限的稻谷大都被当作公粮送交给粮站了。所以,在我的童年时期,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过年,大年三十那天,能吃上一碗米饭,运气好的话,还能吃上一点猪肉。 猪当然是生产队养的,社员家庭连饭都吃...
精短美文丨奶奶回娘家的路
奶奶从婆家到娘家,有三十多里的路程,中间还要攀爬北云台山。奶奶回娘家,没有车马接送,没有人陪伴,就靠她那一双不足四寸长的小脚。 五月的早晨,奶奶膀子上挎着一个小包裹,走进芦苇荡,叉过几条淌水的河沟,走过几杆运盐河上的木艞。太阳晒到头顶时分,...
精短美文丨刀剁声声
红薯入窖,能当全家人的半年粮。 红薯藤晒干、晾干,便于收藏,入冬后要喂猪,因为那时青黄不接,这红薯藤剁碎后,用锅煮得稀烂,加点糠、薯等煮潲喂猪,猪就是生活的指望。于是,漫长的冬夜里,总是有这刀剁声声,单调而有节奏,打破了黑暗中的寂静。 一刀...
精短美文丨自卑
1984年初秋,墙哥考入普安一中民族班。这是高一秋季学期,他与一个苗条的高个子女孩邻座,不知不觉中,他就与这个名叫“春”的女孩“你来我往”地搭上了话。 转眼已是初冬。记得那是一个有阳光的下午,春喜滋滋地抱来自己的《集邮册》,分享喜悦似的让同...
精短美文丨接潮
海上捕捞分近海和远海。近海捕捞是在家乡近海近取和小取。近取和小取要“赶潮水”,早上趁着涨潮,一两个人摇着小舢板或小渔船出海,单船拖网就可以作业,晚上再趁涨潮时归来,当天返回。 渔船归来,只要有人喊一声“接潮喽”,无论是谁家的船,全村男女老少...
精短美文丨“汤”蛊深似海
洗澡,在浙北山区我老家一带,叫“浴汤”。一个直径半米多的大铁锅(我们称它浴汤缸),下面是柴火灶。洗澡前,先将满满一大锅水烧得热气腾腾,然后一人脱得精赤条条地下锅泡洗,一人守灶。水温稍稍冷却,锅里的人喊一声,守灶的人便及时加柴添火。整个过程如...
精短美文丨山兰
曾偶尔路过一办公室,听到有人闲聊,说一个阿背哥,拜年竟然送了两盆兰花给他,一股穷酸之相。那人绘声绘色说毕,举座哈哈大笑之余,无不露出不屑的神情。我刚好听到,忍不住替那两盆兰花委屈又悲哀,送给这样的人,真是明珠暗投了。 有朋友听说我喜欢养花,...
精短美文丨口福
一颗牙齿的隐裂或毁坏,往往始于一只螃蟹。 浅海中有种青蟹,也叫“蝤蠓”,是最美味的海鲜。它吃的就是动物,有时还吃同类。青蟹的蟹脚像个大钳子,其蟹脚的硬度坚固无比,与鹰爪熊掌有过之而无不及,被钳到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捉住它,人类用粗大的绳子绑住...
精短美文丨最爱红蓝饭
三月三、清明节煮红蓝饭,是我们壮家的习俗,传说此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文公与介子推,带有感恩的意味。壮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祭祀文化,我们每年的清明节扫墓都要装上几碗红蓝饭来祭拜祖先,想来也和这个传说有关吧。红蓝饭以红蓝草为染料制作而成。红蓝草是...
精短美文丨永远的柑橘
33年前的那天,我永远忘不了。因为读高三的我,第一回知道了柑橘的名字,尝到了柑橘。 巧的是,那天班上跟我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的爸爸从南京出差回来,到学校来看儿子。拎来了一大袋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晚上,那同学给了我们每人两个金黄的还散发着清香的...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散文选刊·下半月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