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下半月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散文选刊》1984年10月创刊,河南省文联主办。是中国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全国报刊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展示中国散文创...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原创精品丨邵洵美:柔美迷人的春三月
光绪八年(1882),《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者之一、浙江余姚籍外交官邵友濂带着一大家子迁往上海定居。 二十四年后,邵洵美出生于上海斜桥邵府,与末代皇帝宣统同岁。余姚于他只是长大后每年一次扫墓祭祖的远乡。 邵家始祖,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康节本名...
原创精品丨吃狗奶的部落
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我们家族的传说是这样传过来的:我们大部落的祖宗架得克成家立业后,他的老婆生个不停,可生出来的婴儿死个不断。 有一年,她老人家终于生了个活婴儿,就是我的祖先“吃狗奶的”那个。按哈萨克人的习俗,遭遇这种情况时,要么给婴儿起个不...
原创精品丨我们想给父亲盖一栋房子
我父亲1941 年出生,快80 岁了,大半辈子,不容易,前前后后盖了5 起房子。 1962 年,爷爷把结了婚的父亲分出去,让我父母单独过日子。分家的家当,是一口八印锅。分家以后,我父亲在乡里乡亲的帮衬下,盖起了自己的三间土坯屋。那时,我刚刚...
生活随笔丨《走窑汉》是怎样“走”出来的
《北京文学》是我的“福地”,我是从这块“福地”走出来的。1985 年9 月,我在《北京文学》发表了短篇小说《走窑汉》,这篇小说被文学评论界说成是我的成名作。林斤澜先生另有独特的说法,他在文章里说:“刘庆邦通过《走窑汉》,走上了知名的站台。”...
生活随笔丨赵堂子胡同15号的思念
这是埋藏在我心底多年的一篇文章,几次动笔又都放下了。 然而,离开臧老越久,我的思念愈深。2010 年中秋前的一天,臧老的女儿臧小平约了几个朋友来她的新家吃饭,有我。在这次愉快的聚会上,小平姐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她在《臧克家全集》第一卷的扉...
生活随笔丨把梦想擦亮
2016年,我随帮扶队伍来到健安村参加扶贫工作。 健安村是个大村,有11 个自然村,占地38 平方公里,离镇区很近,村东头的健安大桥连着镇区。我帮扶的五户贫困户都在桥头附近,分布在主干道的两边。过了健安大桥,拐进右边的小竹林,走到竹林尽头便...
生活随笔丨树没有回避记忆
也许,只有在萧索的寒冬,我们才能隐约看清一个村庄的轮廓。那些站在屋外墙边的树,落尽了叶子,只剩下赤裸粗糙的躯干,灰褐色的树皮包住节节骨骼,一条条枯枝向天空伸展,水墨画般走进我们的视线。其他的季节,村庄是藏在树木的环抱里的。房依着树,树连着树...
生活随笔丨头汤,头水
爷爷的每一天,那是从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开始的。 爷爷大名邹彩民,外号大狗子,长得高挑,白净,清瘦,慈眉善目,儒雅随放,让人看起来便觉得亲切,舒服。年轻的时候,爷爷开有猪行、粮行,坐商于双溪南街。爷爷的行铺沿中心河大码头南侧河岸展开,生意曾...
生活随笔丨青雾,起于潘园
潘园是皖西大地上的一个小小村落。我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潘园人,也是最早离开故土奔赴小城营生的潘园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父亲回潘园探亲,成了儿时的我最向往的一件事情。 随着生活的跌宕,我离潘园越来越远,对潘园的印象变得模糊,分崩离析成一个个零碎...
生活随笔丨未穿白大褂的天使
认识小靖,是因为她的医术。四年前,偶然的一次,朋友说起了她。朋友有灰指甲,难看,是小靖帮助护理好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妻的个别手指上也有灰指甲。听后,我们决定去看看。 初见小靖,是在古城南门纸箱厂北侧她的店里。未进门,就看到长发飘飘的她露...
生活随笔丨石狗之城
到达雷州的第一站,是雷城夏江天后宫,即妈祖庙。妈祖庙是中国当下每一个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绝大多数的天后宫门前屹立的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子,但雷城夏江这座天后宫,屹立门前的,却是两尊憨态可掬的石狗...
生活随笔丨丑日教牛
天刚蒙蒙亮,便被不断传来的“呵喝”声吵醒。细听一下,原来是叔父和村里方龙伯在门前田里教牛。 那条小牛是家里的老母牛生的,快三岁了。俗话说:“一岁笼头,两岁圈,三岁拖犁,四岁骟。”牛犊到了一岁,就要给它安上笼头,免得到处乱跑。到了两岁,就可以...
生活随笔丨那段失去的初恋
她,姓王,我们一个生产小队的,我俩同岁,她长得不算漂亮,但很耐看,越看越入眼。“文革”中停课闹革命,一年365 天,我俩天天见面。那年18 岁,二人不知咋的,突然见面少了嘻嘻哈哈,总是相视报以微笑,心里的感觉却不是原来的味道,总有一种暖暖的...
生活随笔丨来者皆安
这是第一次到来安。来安来安,近者悦,远者来,来者是客,来者皆安。就冲这名字,就值得走一趟! 向往来安,是因为来安与我们寿县都带一个“阳”字。寿县是我的家乡,古称寿春、寿州、寿阳。接到来安采风通知后,我第一时间上网查了下词条:来安,始建于秦,...
生活随笔丨舞动的醒狮
村庄的气息,从“咚咚咚”的鼓声里开始。 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黝黑的额头写满皱纹,像是田畴里的庄稼。从田里耕作的带头小哥,还来不及放好农具,便直奔村里宗祠旁的一间小屋,屋内灯光微弱,暗暗的,带头小哥举起鼓槌,“咚咚咚”的鼓声萦绕在村庄的上空。悦...
生活随笔丨跌出荷叶的初恋
江南多莲,老家又在秋浦河之畔的普丰圩区,尤其离家一里开外的大泊湖,在我童年时代大片生长着野荷,一到夏天碧波荡漾,很多人把整个季节都安放在那里享受,可我们家的孩子想获得一片荷叶并非易事。 比我长三岁的哥哥有一次放学归来在湖边捞了一片小伞大的荷...
生活随笔丨庭院茶花
在我租住房的庭院里,除了有棵三层楼高的枣树,一棵树围两三米的柿树外,还有一株栽在门前西侧花坛里的,已长成成人高的茶花树。 栽茶花树的主人,好像生怕这茶花树长大了会逃跑似的,在这小花坛的周围,砌了垛厚厚的方形水泥矮墙。 矮墙内的茶花树根下,许...
生活随笔丨药引子
煅牡蛎是一味中药,且是一剂中药的药引子。 这不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中药知识,而是现实教给我的一种认知。此时,它就放在煤气灶陶质药罐里,和一些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中药混在一起,被蓝幽幽的火苗不紧不慢地煨着,冒出氤氲而奇怪的气息。我知道,等到一个时...
生活随笔丨门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
生活随笔丨给父亲上坟
每次给父亲上坟,我和女儿小雯都会在父亲的坟堆上用硬土垡压满纸钱,仿佛在坟头贴上了一枚枚邮票,寄去对父亲的思念,像捎去这荒地半空跌宕的伤情。每次给父亲上坟,我和女儿小雯都会在父亲的坟堆上用硬土垡压满纸钱,仿佛在坟头贴上了一枚枚邮票,寄去对父亲...
生活随笔丨父亲与手机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
生活随笔丨凿井
那年,在经历又一个黑色的七月之后,我在广东迂回辗转大半年。几经找厂、进厂、出厂、再找厂,在大地丰收之后的初冬时节,我背着空空的行囊,回到出发的原点。 一日傍晚,我一如既往地准备出门挑水,突然看到两个挖井的师傅在本家四奶奶屋前的窗口下挥汗如雨...
生活随笔丨月亮湾的歌声
1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清脆嘹亮的歌声翻过山头,穿过田野,越过河流,在月亮湾的头顶萦绕,周旋,像月亮湾的河水清澈、明亮;像月亮湾的田野宽广、阔荡。山林中的鸟儿乘着歌声比翼双飞,啾啾呢喃;河里的鱼儿成群结队,欢快游荡。...
生活随笔丨晚风中的兰花
晚秋,红霞映照在湖面上。 水庫边上呈“一”字摆着摊点,山农不停地吆喝着,为自己的农产品做着广告。我紧紧衣领,冷风直钻后背。 紧衣领,冷风直钻后背。“阿姨,买盆兰花吗?”耳畔传来一声怯生生的问话。我不由得循着声音望向堤岸上的小摊儿,在人群中有...
生活随笔丨初探乌蒙水乡
在滇东高原的北部,巍巍乌蒙山的主峰地段,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会泽,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峻壮美的山川,神奇秀丽的江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繁荣兴旺的社会经济,跻身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成为滇东北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生活随笔丨汉塘围
汉塘早时的村名叫旱塘。 明嘉靖三十年(1551),汉塘村附近的雅士岭(瓦屎岭)、上川岭、柜头岭三个形状似螃蟹的山岭,夹着一个干旱的水塘,因此该村被叫作“旱塘村”。村民每年盼水如盼油,这是长期系在村民心中的结。有位风水先生建议,将旱塘改汉塘,...
生活随笔丨春风里的母亲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
生活随笔丨喇叭花
一群喇叭花在老农校的废墟上静静地开了,自由、倔强,无须申报,不需核准,也无人阻止。 我無意中走进它们的世界,在月儿已降,太阳将升的时刻。我随心走着,以散步消磨这上班前的时光。这老农校旧址,因拆迁后不许人进去,好久未踏入。虽然被城市的高楼和喧...
精短美文丨老家的土炕
我的老家是一个处在祁连山下的小村庄。说起老家,让我倍感温暖和记忆犹新的就属老家的那方土炕了。 那一方土炕,曾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家人的愿望和梦想。无论是人生的畅想,还是生活的欢娱。 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那里诞生,然后在土炕上一天天长大,像大地上...
精短美文丨父亲的拎包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時,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
精短美文丨汇款单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
精短美文丨父亲的味道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
精短美文丨梅干菜的芳香
江南人喜爱烟雨和干菜,一个叫梅雨,另一个叫梅干菜。 生为江南人,我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母亲是制作梅干菜的能手,每逢芥菜收割的季节,她会挑选上好的芥菜,洗净、晾干,然后加盐腌渍。她做的梅干菜,色泽黄亮、香味醇厚,与五花肉做成梅菜肉丸,更是一道美...
精短美文丨那年的腊八节
“老杨家施粥了,都去喝八宝粥啊!”乡亲们喊着乐着,涌向村南的老杨家。 腊八这天,母亲起得特别早,颠着小脚淘米、洗枣、加水、添柴……小心翼翼,一脸虔诚,仿佛在做一件天大的事情。 为迎接这一天,母亲足足准备了半年。 复苏的早春,我的右腿毫无征兆...
精短美文丨鱼贩子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
精短美文丨父亲打我
小时候很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老师经常到家里“告状”。每次老师家访走后,我就免不了挨父亲的尺子。父亲不善言辞,所以教育我的方式就是抽尺子。尺子是现成的,就是母亲做裁缝用的直尺,是父亲自己动手做的,竹条磨得光光的,上面的刻度也是父亲一刀一刀...
精短美文丨入冬
大雪一直下,到了晚上,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筛子,来回摇晃,筛个不停。 橘黄色的灯光下,一家人围着一堆柴烤火,没有劈柴就烧豆秸,噼里啪啦直响,火里會有几颗花生,被父亲用火棍拨到一旁,那是我们童年最爱吃的零食,兄妹几个,一人分几粒,高兴得不得了,...
精短美文丨羞涩
似乎很久很久,没有念及“羞涩”这个词了——那种因害羞引发的内心的胆怯、憨涩、难为情;延伸至行为上的局促、扭捏、汗颜、慌乱失措。 而曾经那些时光,羞涩是一种原生态的世俗表情,它如同乡野阡陌上蔓生如茵的麦麦草那样寻常。 我也曾有过羞涩。 二十出...
精短美文丨我的深圳梦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岩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
精短美文丨难忘的班主任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額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
精短美文丨凝望古树
岣嵝峰,大云山,或者将军岭,祠堂前,宅院后,或者大源冲,总有古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兀自生长。 对于这里的古树来说,百年就像昨天,千年就是去年。每一年叶生叶落,或者花开花谢,岁月就翻过去一天,年轮就多了一圈儿,日子也就多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
精短美文丨种瓜点豆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见到阳台上梨花飘落,耕种的欲望便潜滋暗长,松土,锄草,准备基肥,我种菜,种进种植箱,种在天台上。 淘得种植箱,高约20 厘米,自行调节长度,宽约一垄地,再购无菌椰砖,用水泡开,能膨胀到6 倍,混以泥炭营养土,便有了菜地。...
精短美文丨父亲,刻进生命里
本该儿孙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在2018 年入冬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兄弟姐妹十人,在20 世纪战乱不停的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四位哥哥还没有长大成人就早早离世,第五个哥哥——我的大伯父侥幸长大,参加工作后,在60 年代被...
精短美文丨九个半手指头的妻子
4 月28 日,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日,晚饭,我特地为她准备了一杯感谢的酒,等待她下班回家。 当她端起酒杯轻轻举起来的时候,我再一次看见了她那只少了半个中指的右手,在空中微微颤抖。我的心收缩了一下,喉咙里哽咽了好久,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精短美文丨爱,让卑微变得高尚
2012年的秋天,我和程浩谟相遇在北京的一个散文笔会上。以后的8 年里,我们再无缘相见。 直到前几天,读到他的散文集《石榴花》,我才知道这8 年里,远在山东的他遭遇了生命的痛:“我知道只有她收下了,我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快乐。”这是程浩谟书中的...
精短美文丨我不想见你
暑假的一天,我到承包水库巡逻,查看学生的安全情况。 不多久,我就到了大王庄水库。停下车,我把手伸进短裤口袋里掏手机准备照相,谁知手指触摸下去,口袋里空空如也。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坏了,手机丢了!丢了手机是小事,余额宝里还有钱呢?我赶快调转车头...
精短美文丨天将黑
他和我父亲是少年的情谊。 现在翻看《浙江体操五十年》一书,可以在其中轻松地找到他们的名字,上世纪50 年代,作为温州市的尖子运动员,他们,还有伯母,都入选了浙江省体操队,并且光荣地代表本省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父亲一直称呼他们夫妻俩“大哥”“...
精短美文丨一碗天罗子
直白地说吧,天罗子就是一道菜,“今天没菜吃,打碗天罗子”这句话,村民一天到晚都吊在嘴上。有时,自己身上的“军用书包”还没摘下,就会接到母亲的指令:“打天罗子去!”“打”,就是“摘”,到天罗地里小心地采摘。天罗是何物?其实就是全身是宝的丝瓜呀...
精短美文丨秋日追忆
2010年7月中旬,我刚在五台山的一家宾馆安顿好,就接到三姐打来的电话,说父亲最近吃饭老是噎着,只能吃些软的面食和稀饭。 我一直认为,父亲吃饭快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爷爷去世时,父亲才两岁,后来奶奶又出姓嫁人,孤苦伶仃的父亲在几个叔伯家过活,...
精短美文丨请你吃面条
車到杭州市已是傍晚时分,天诚路华灯初上,感觉有点儿累,吃其他的东西也没什么胃口,还是去找碗面条吃吃吧! 这是一家安徽阜阳老乡开的牛肉面馆,掌柜是一位30 多岁的皖北汉子,圆脸小眼睛,笑起来好看。 “老板,来一碗牛肉面!” “好嘞!要不要加牛...
精短美文丨菱角的滋味
秋风拂过淮河脉络的沟沟汊汊,一丝丝凉意送来了秋日的菱角香。不知谁喊一嗓子:“摘菱角走了!”一时间,一拨拨提篮端盆的老老小小纷纷加入摘菱队伍。 瞧那多彩的河岸沟边,各显神通的摘菱人,有的扛起长竹竿,挽起长钩子伸向菱叶漂浮的水中;有的穿起防水衣...
精短美文丨第一次远行
记不清那年是几岁,奶奶领我出了趟远门,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远行。 我已经忘了是从哪里坐车出发,只记得天黑以后到了省城火车站,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去省城。夜幕降临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眼花缭乱的我好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奶奶把随身携带的一...
精短美文丨馕香满边城
2018 年秋天,我从前山农场退休迁居乌鲁木齐。就这样,我从偏僻的农区进入了繁华的乌鲁木齐。 被天山拥抱的乌鲁木齐,是中国最西北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背南面北。这样的区位,让春天的到来仿佛放慢了脚步。进入5 月,才有春天的气息。一日,阳光柔和,...
精短美文丨微微一笑
在我上班途经的一居民区,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年老夫妻一起晾晒衣服;坐在竹椅上,围着小方桌下跳棋。 一天黄昏,我又一次经过那儿,有意无意地探头张望想目睹那份美好。果真又一次如我所愿。只见小方桌上摆着几碗菜和两个玻璃酒杯。那对年老的夫妻面对面坐在发...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散文选刊·下半月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散文选刊·下半月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