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2年03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摘文萃
《海外文摘》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贴近生活、透视海外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月刊。它专门介绍国外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的社会万象...     展开
原价:¥20.00   促销价:¥12.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中篇小说丨埋伏
一 要不是额头上的黑色胎记那么显眼,我还真认不出他是万五。他个头矮,仰着头看我,也许是监狱的生活让他变得小心翼翼。我从那张灰扑扑的脸上还是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样子。他像条鱼似的从我手边滑了过去。 万五额头上那块胎记大得不像话,在我印象里,它没那...
中篇小说丨密友
1 2008年,正好是北京开奥运会那一年,初夏的空气少有的好,唐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云。两年前,她和孙文虎结了婚,在此按揭买了一套三居室,有了自己的房子,加上孙文虎的工作趋于稳定,她开始备孕,很快便怀上了。再有几天就是预产期,但她还没住进...
短篇小说丨背野
一 我就这样站在门口,一只手搭在把手上,犹豫着到底是推还是拉。我想应该会有人来回答我这个问题,或者告诉我已经打烊了,但没有。正当我决定推门进去的时候,被收拾吧台的老胡看见了。非常不巧,我还没来得及把脚迈进去,他已经朝门口来势汹汹了,那只攥着...
海外文苑丨好吧,风
(好吧,风就在小雨刚过的初夏早晨潜入曼哈顿26 号联邦大楼临街的一间庭审室,将整个地方笼罩在无形的难以察觉的气浪中。) 女人坐在当事人席位上,语无伦次的低声祈求毫无遗漏地传到了我这里:“主啊,观世音菩萨,老天爷啊,可一定要保佑我! 还有大伟...
生活随笔丨滚烫的冰雕
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奇就奇在,梦里有一片白雪皑皑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面睡觉,他们睡得那么香,喊也喊不起来。山上山下一片冰雪的世界,而他们所躺的这一片山坡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生活随笔丨瓜州月
一 敦煌,古称瓜州。春秋时,允姓戎族在这里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因而,历史上有“瓜州之戎”之说。 秦国强盛起来后,允姓戎族迫于军事压力,受晋国所诱,东迁至伊川(今河南洛阳附近),曾在崤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设埋伏袭击秦军。 西汉元鼎六年(前1...
生活随笔丨读到一位作家的沉郁情感
一 沿着一条在高原峡谷间蜿蜒徘徊、河水不丰却潺潺流淌的延河,很容易找到著名的延安大学。此行我特意寻访的“路遥文学馆”,就坐落在这个静逸秀丽的校园内一处靠山的五层建筑内。 整幢建筑外观设计是典型的陕北窑洞群风格,看起来地域特色鲜明,联排的楼层...
生活随笔丨我把酸楚留在北塬上
那年秋天,我要去一趟北塬上的穗子家,不去是不行的,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了好长时间。 假期快到的时候,我下定决心,脚步沉沉地一个人避过父亲出村,朝村北面的北塬上走去。 第一次去北塬,是我考上大学要走的时候,也是秋天,父亲叮嘱我,一定要去一趟北塬...
生活随笔丨年的门
腊七腊八,冻死毛鸭。 记忆中,上世纪70 年代初,辽西地区的腊月是寒冷的,生活条件差,吃的、穿的不好,感觉嘎嘎冷。小时候没穿过衬裤,穿着母亲手工做的棉衣棉裤在小山村里到处乱跑,一阵寒风袭来,顺着裤腿灌满裤裆,霎时,半截身子冰凉冰凉的。 腊八...
生活随笔丨野孩子
才吃完饭就感觉到了饿,放下碗,我们背上背篼就往山上跑,抓柴火。 说是山,其实都是丘陵,低矮而斜缓。几座丘陵围成一条沟,浅窄。往往大人在沟下稍稍放开喉咙,我们爬得多高都能听见。周围只有大鹏山高大,还长茅草,星期天抓一背篼回来,掺和着竹叶、树叶...
生活随笔丨用泥巴垒一栋房子
许多年前的一天,住在高家塅的姨老表统哥捎来口信:“晚上去楠梓冲背树。” 背树,就是对背树,我已有耳闻,其实就是去买树,然后扛回家建房子。但问题是公社不让卖,只能趁着月黑风高之夜偷偷摸摸地扛。 天黑前,草草吃过晚饭,一干人马就出发了。统哥敦实...
生活随笔丨与母亲言和
陪着老爸老妈吃过晚饭之后,我正准备回自己的小窝。不料,老妈右手握着一些药丸,左手端着一杯白开水,追出门来硬逼着我吃药。 老妈眼毒,发现我在做饭时有点咳嗽,便料定我感冒了。 “妈,我都五十好几的人了,生病吃药这种事还要你管着?”我有些恼火,恼...
生活随笔丨老子姓李(外一篇)
老子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 两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于茫茫时空中不知所踪,却留下一部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又称《老子》),让世人一代代为之痴狂,让专家学者们一个个为之挠头。古今中外研究老子与《道德经》的著作,如按一字一册计算的话,...
生活随笔丨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
南国的夏日,骄阳似火,把广州市南沙新区沙田水乡映照得明亮而艳丽。 冼星海生活在这个贫穷小村的渔民家庭。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参加过国际工人组织的活动,回国参加抗战时,又接触了田汉、张曙等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全面抗战爆发...
生活随笔丨小毛驴
我第一次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个声音极为耳熟的人,踉踉跄跄地摔进热气腾腾的猪食槽里,满身面浆猪食,在窄窄的猪食槽里翻滚、挣扎,嗷嗷直叫,却声不成语。那人挣扎着站起来之后,毫无廉耻地脱光身上的衣服,像一只出水青蛙,站在我面前,...
生活随笔丨神奇的海龟湾
1 约好去港口海龟湾采访这天,恰好天气突变,冷风袭来,我们坐上了开往惠东沿海的公共汽车。 海龟湾属地大澳村,它三面环山,位于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西南部,依大星山,临考洲洋,距离港口管委会约1000 米,村域总面积6 平方千米。大星山上有十二座...
生活随笔丨二伯
去年秋天,二伯母告诉我,她家后面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榕树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枯萎,今年年初叶子掉光,不久后主干便慢慢风干。有人说,老树死掉,有老人要走了。 半年后,病中的二伯头发几乎掉光,身躯也慢慢被病魔风干了。 二伯最后一次从医院里回来,身体一...
生活随笔丨生命里的记忆
听人说,奶奶是童养媳,从大山里面介绍过来给同样清贫的爷爷家做媳妇。后来,爷爷去世早,奶奶没有享受更多的幸福。 她看着自己的亲哥哥的老婆去世早,唯一一个侄女吃百家饭长大,她心疼不过,明知自己宝贝儿子也是晏家的唯一一根独苗,仍要求儿子(父亲)娶...
生活随笔丨老葛头的二胡情缘
老葛头是村里唯一持红本退休的公家人,是村人羡慕的对象,他原来住在城里,直到退休后才回来将老屋翻了新,定居下来。 老葛头就喜欢拉胡琴,可母亲很是不屑:“都这样一把年纪了,还是不改当初的二流子相。不过,他能有今天也得亏这把破胡琴。”见我生疑问,...
生活随笔丨那个地方叫龙场
一直以来,故乡是我的一个心结,很早以前就想写写故乡,却一直不敢提笔。 三年前,堂姐家办酒,我回了一次故乡。晚上,我一个人溜了出来,想独自在街上逛逛。走在街道上,街道两边的平房全变成两层、三层、四层的楼房,也跟随潮流开了酒吧、奶茶店、烧烤店…...
生活随笔丨酒缘
上初中那年,暑假的一天中午,我照例挑着一担柴火往家里赶,到家门口时,已浑身湿透。 “哗”的一声,我将肩上的柴担摔在地上,冲进屋里,走到八仙桌边顺手拿起竹筒往桌上的茶缸里挖去。竹筒触底,才知道缸里没茶了。母亲正在后面廚房里烧酒,知道情况后大声...
生活随笔丨人在旅途中
那年春节前,我从青海省教育学院学习结束后,踏上了南归的列车——西宁—上海的178 次直快。 车,载着我对阔别数年的故乡、亲人深深眷恋之情,伴随着莽莽高原深沉而雄浑的节奏声,进入了夜间行驶。喇叭中传出列车播音员亲切和蔼的声音:“旅客同志们,卧...
生活随笔丨未了的心愿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陪他去别处游逛,只有到了晚上时,陪他聊一聊。也许是父亲预测到自己来日不多,有一...
生活随笔丨年味
立冬上午,超超发来北京下雪的视频,我妈问:“都下雪了,不知道超超今年回不回来过年?” 在杭州的大弟,在北京的超超,无论雨雪风霜,年三十前,都要带着家人赶回安吉,全家人团团圆圆过年。因为疫情,前年超超一家子在北京过年,使得我家过年的气氛明显淡...
生活随笔丨15岁那年,我当了三天建筑工
我上初二那年,正好15 岁,那时,母亲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帮一个建筑队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建盖电影院和宾馆。 突然间,我远在外地华宁县的四孃家有人得了重病,母亲要请假过去几天。刚好我放暑假闲在家里,母亲就跟工头说能不能让我去顶替她做几天。...
生活随笔丨我的三叔
国庆期间,我开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达无锡三叔的家。 三叔七十岁了,我是来给三叔过生日的。看着他病愈后清瘦的面颊,微颤的手,我心疼起他来。他领着我参观他家,就像儿时他抓着我的手在村子里闲逛。看得出来,三叔对我们的到来是满心欢喜的。 晚宴来了...
生活随笔丨断想
某一天,追寻湘江,一路向北,一个路口的转弯,湘江“倏”地消失了,融入浩瀚的洞庭湖。 生命中从未离开过湘江。出生、成长、求学、工作,一直在湘江河畔。天天看着湘江流淌,习惯了在湘江两岸穿梭,竟然忽略了湘江的存在。从来没有想过,湘江不在了会怎么办...
生活随笔丨看车
1966年,我12岁,上小学六年级。 麦收时,我和本村几个同龄的小伙伴一起拾麦时,相约一件事——看车。 看什么车?当然是汽车、拖拉机之类。 为什么要看车?没见过,稀罕!仅仅只是为了饱饱眼福而已。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们一起制订了方案:其一,...
生活随笔丨一段难忘的戍边岁月
我曾先后在西藏、云南边防一线工作近二十年。 1983 年,我调西藏山南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分区部队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多数驻守在海拔4000 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高度分散,点多线长,有的一个连队戍守在五六十公里的地段上;交通不便,有的...
生活随笔丨盒子
一 我们生活在盒子里,在一些长方体或者是不规则体的水泥盒子里。 当我俯视着土地上连片的水泥盒子,感觉我平时就像一只鸟儿,在搭建好的盒子里爬进爬出,早出晚归。这一堆堆的盒子构成的小区又分成各个小苑,苑里边的每个小盒用数字或者字母排列,我居住的...
生活随笔丨砂罐子记
一 在毗邻资水的山坡上,有一处隆起的土丘,土丘上有五孔烧窑遗址,从上到下,由小变大。 我隐约看到了制坯的作坊,煤矸石堆积的黑土层,废弃、破碎的砂罐瓦片。我看到这些遗址呈大大小小的土丘状寂寞地蹲在土地上,看到很多的碎片在脚下堆积,这是漫长而沉...
生活随笔丨归属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一路风尘仆仆,临进小院,被母亲的哼唱声撞了个满怀。歌还是那首故鄉的歌,醇厚如满院飘绕的槐花香。我贪婪地吮吸一口,忍不住跟着音律附和起来。末了,母亲夸我唱得地道。 “噫……我也是河南人哩。” 我学着母亲的乡音蹩脚地打...
生活随笔丨烟雨一生
1895 年1 月10 日夜晚,柔软的月光悄悄爬至半空,给清冷的大地洒上一层银光。喧鬧了一天的澳门大三巴,此刻虽偃旗息鼓,却久久不愿入眠,似在等待着什么。突然,“哇”的一声婴儿啼哭从一冼姓大户人家的窗口跃出,与清冷的月色撞了个满怀,滞留在大...
生活随笔丨寻找黑夜
入得夜来,城市大街小巷灯火通明,高楼大厦写字间灯光彻夜透亮,沿街商铺高悬的七彩霓虹眨动着媚眼,街道上奔流不息的车流一路曳彩流光。高空中,不知从何处投射出的探照灯光束如闪电般在夜空里劈来扫去。 这还不算,听说国外科学家嫌月光不够明亮,有时圆时...
生活随笔丨阿兴与阿旺
阿兴与阿旺,是我家的两条宠物狗,确切说是被人遗弃的流浪狗。 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停课的中小学校相继开学,我们一家三代为小孩读书方便,从环境优美的自在城小区搬到学校旁的老房子。一天,我与夫人回自在城,还未走到家门口,就听到小狗的吠声。我...
生活随笔丨卖水果的老人
小区墙外的地摊区有一位卖水果的老人,看上去七十多岁,个子不高,稍有些驼背,皮肤呈黑褐色,在摊主们中很显眼。老人不大说话,每天只是守在摊前,瞪着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我第一次与老人打交道是买他的桃子,见摊前有微信支付码,问他...
生活随笔丨蒲公英的记忆
就在许多植物尚未从寒冬中释放出自己的时候,郊外的蒲公英已经率先开出花来。那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绽放在灰茫茫的大地上,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显得别样的美丽。 在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村老家的屋前屋后、田间、沟谷、路旁、草地、河岸两侧等随...
生活随笔丨有一种热度叫作陌生
28年前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蜿蜒而崎岖的乡间小道,两个少年正拼命地骑着自行车,他们一边骑还一边转着头向后面看,仿佛是怕后面有人追上来。 几分钟前,我们从一个书店出来刚骑上自行车,就被左侧疾驰的一辆摩托车撞了。对方是摩托车,我们是自行车。这场...
生活随笔丨遥远的年味
乡间过年,远比城市热闹。 我们9 个上海知青,从各生产队被抽调到公社的“五七”林场。这林场是公社护林的责任单位,离公社所在的小镇2 公里远,这里成了文艺宣传队的生活基地。我们一群人,编排小节目,负责一些应景演出,排练“革命样板戏”,参加全县...
生活随笔丨一只猫的春天
猫咪毛毛来到我家后,一下子使我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家庭。毛毛温驯,任你抚摸;土豆调皮,但也鞍前马后绕膝左右,甚是恋家。养猫亦非常省心省力,既不用遛猫,也不用担心它们突发狂躁之症,只要定时定量给它们供给食物,便可享受物我相亲之乐,实乃人生与猫...
生活随笔丨鸟屎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在背上,第一反应是香樟树籽,可马上感觉不对,因为感觉有点暖暖的。莫非中了鸟屎...
生活随笔丨爱的能力
临睡前,正在医院接受第二次化疗的妈妈,给我11 岁的儿子打来电话,叮嘱他好好洗手,认真上课,还要学会照顾我。儿子三心二意地拿着手机,每次都说一句“好”,以至于最后我妈妈问他是否想对外婆说点什么,儿子还是敷衍地说:“好!” 儿子的漠然让我很生...
生活随笔丨我们的西餐故事
第一次吃西餐,是上大一的儿子邀请的,也是祝贺他找到了一份实践兼职工作。 我们选择通灌南路的一家西餐馆。走进通灌路,只见路两边的餐馆密密相邻。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招牌上,写着饭店的名字,有书有画,形态多样,但每一笔,每一画,都尽可能地展示出本...
生活随笔丨七月半
赤日炎炎的夏日里,是会遇见七月半的。 七月半,农历七月里月亮最圆的一天。生活中正忙碌着的我们,应该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这一天是要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的。小时候,就有年长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逝去的爷爷奶奶在过年哩。就有小伙伴们叫起来:这一天...
生活随笔丨今生不够,还有来生
父亲的生日,他从来说不清。 七岁时,父亲被比利时神父带到贵州安龙修院读书。小学毕业回到家,才知奶奶已病故多日。他们兄弟姊妹六人,全靠爷爷一人操持,哪里还顾得上孩子们的生日。以后离开家到盘县和贵阳上中学,更没有条件和机会过生日了,“生日”的概...
生活随笔丨爹的篱笆,娘的园
那片菜园子,很犟。 园子巴掌大,窝在一片工地旁,四面都是柏油路、高楼这样的硬骨头。对此,这园子全然不顾,软软灵灵、懒懒散散地兀自生长着,犟牛犊子一样。七月间,正是蔬果的天下。不大的菜园子,饱满,蓬松,葱绿,朗润,活气得很。那些瓜蔓,流烟一样...
生活随笔丨牵手在林间小道
沿江的杂树林子里有一条两米宽的水泥路,似乎被人遗忘了,路面发黑,还长出斑斑驳驳的青苔。刚好,楼下有一个被人丢弃的长条椅,我把它弄了过去,找一处林荫最密的地方安置好,坐上去挺舒适的。 然而,对面走来了一男一女,都在六十开外。男的高个头,大骨架...
生活随笔丨大李
我和家人从合肥市区出发,乘车来到了大李的生态农场。 在大李生态农场的一排猪圈边,我见到了大李。 大李今年五十岁刚出头,个子不高,两眼的眼角虽然延伸着深深的鱼尾纹,但那眼神却炯炯有神。早些时候,听人介绍:只要在大李的面前提起他承包的生态农场,...
生活随笔丨侯爷
侯爷是三胜戏班的净角儿,没有演过头牌,演二牌,也难怪,在梨园行,打金少山前,挑头牌的非旦既生,金少山因和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出了名,挑班演戏后,净行才开始挂头牌。 侯爷在三胜戏班,在松州城,虽然没挂过头牌,但是红,红得直蹿火,侯爷就是一出...
诗歌丨黑骏马的诗
上坟,就是看自己将来的位置 到老坟给上辈子上坟,烧纸 我巡视一样,挨个看,先是曾祖父 接下来分别是祖父,祖父们弟兄几个 再下来是父亲,三叔,四叔 再下来是二祖父的几个孩子 他们,有序排列,不争不抢,也不拥挤 是谁的家,就是谁的家 和活着时候...
诗歌丨二十年后,再过雁门关
代县县城以北二十公里 雁门山中雁门雄立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伟大的关隘早被时间打破 雁群向南改落平沙 2001 年一群人路过的下午 赵武灵王和李牧已走了两千五百年 这并不影响天空落下一场两千年前的细雨 一群胡服骑射的人过风陵渡运城太原 计...
诗歌丨明光河
第二十二歌别江南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军平云南,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云南之后,部分将士留守云南各地屯田。作者故乡腾冲市明光镇的汉族移民,多为从南京出发而来的军屯将士和陆续从长江流...
诗歌丨廊桥
水墨廊桥 叶片内部的孤独唤醒一些发光的事物 在最接近天空和鸟鸣的部分 阳光以俯冲的形式滑下 白鹭镇守的水域 一只虚无之手偷走了人群中 暗影的部分 火锅 娃娃菜是今晚最新鲜的话题 我知道,从他们的热泪中提炼出的盐 正操演着巫术 徐主任说当官无...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海外文摘·文学版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44.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海外文摘·文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海外文摘·文学版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