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隔膜下的旁观者叙事 ——《孔乙己》与《祝福》中 第一人称视角“我”的比较 语文天地 孔丽姗 早在晚清时,第一人称这种限制性的叙事手法便已在我国小说家的创作中得到运用。相比于传统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它的作用是使人物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能揭示出一种更真实的生活体验。鲁迅对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运用相当纯熟,在其小说中,“我”作为次要人物,常常起到一种叙说故事、串联线索的作用。小说主人公的种种人生经历与悲惨遭遇都通过“我”的观察一一展现出来。(剩余3630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