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赵松庭“排笛”的形制与制作工艺研究(上)

乐器 杨帆

一、排笛的出现与发展

(一)排笛的时代背景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无膜笛发展到有膜笛,从单节笛发展到二接笛,无不体现着音乐家与乐器学家们的智慧。赵松庭创制的“排笛”便是竹笛改良中诞生的新型改良乐器。

在20世纪,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制、不同风格的竹笛,加孔笛是在传统六孔笛的基础上,根据演奏者的改良思路而在笛身上不同位置和音位上加按音孔[1],例如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改良的八孔笛、南京艺术学院蔡敬民教授的加键新竹笛、原浙江音乐家协会主席赵松庭先生的排笛、沈阳音乐学院周波教授的调频竹笛等;出现了为增加演奏性能而改良的活塞笛、加喉笛。(剩余4167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4.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赵松庭“排笛”的形制与制作工艺研究(上)
文章价格4.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赵松庭“排笛”的形制与制作工艺研究(上)

文章价格:4.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赵松庭“排笛”的形制与制作工艺研究(上)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