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分析

乐器 主若萱

摘要:《刘三姐》是作曲家金响于1962年根据广西彩调《刘三姐》创作的一部钢琴组曲,作品不仅确立了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自身的主体地位,也确立了钢琴对人物形象、角色特征、戏剧剧情、情感表达等内容的呈现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背景、技法与审美,揭示出了钢琴对壮族人民活泼、自由天性的创新表达,与对热情、真诚情感的抽象体现特点。(剩余4160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4.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分析
文章价格4.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分析

文章价格:4.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钢琴组曲《刘三姐》中的创作与审美特点分析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