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苏轼《赤壁赋》中“江河”的时空场域书写

青年文学家 陈凯艺

一、“江河”的时空场域

(一)“江河”的时间意象

“江河”有关时间的意象最初出现在《论语》中,《子罕》篇记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即“川”,这里指河水,“舍”是休息、止息的意思。我们现在一般用这句话来表达时光易逝,光阴不再。但关于孔子的这句川上之叹在不同年代却有不同的解读。

从书籍记载来看,最早对这句话的解读来源于孟子答徐子问的一段对话。(剩余4982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4.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苏轼《赤壁赋》中“江河”的时空场域书写
文章价格4.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苏轼《赤壁赋》中“江河”的时空场域书写

文章价格:4.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苏轼《赤壁赋》中“江河”的时空场域书写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