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伪纪录片中“去身性”的游戏表达

艺术传播研究 李晗

[摘  要]伪纪录片与观众建立了新型的连结,即“去身性”。它改变了人类观影时的感知方式,在看似透明的媒介装置中实现情感控制。其观众在令人信服的现实幻觉中会产生类似游戏时的沉浸快感,达成“知觉和情动的参与”,从而暂时失去对真实的判断。通过对以下三方面的解析,可知伪纪录片具有可能实现“无电影之电影”“无观众之电影”的“去身性”美学特质:其一,伪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游戏化与情绪感染;其二,伪纪录片的超文本再创作与“真实”的重新编码;其三,伪纪录片作为生态电影的功能与原始想象力。(剩余11225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6.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伪纪录片中“去身性”的游戏表达
文章价格6.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伪纪录片中“去身性”的游戏表达

文章价格:6.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伪纪录片中“去身性”的游戏表达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