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鸭对稻-虾田病虫草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张信越 苏海英 李佳凡 张信越 苏海英 李佳凡 杨正武 禹淞深 唐鹏佳 杨兆伟 陈科良 付周希 蔡万伦 华红霞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21(2025)03-0045-08

稻-虾种养模式是我国目前应用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稻-虾模式中的虾主要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俗称小龙虾,原产地北美,引入中国后其兼具海产大虾的品质和淡水水产品亲民的价格双重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1]。(剩余13062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6.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鸭对稻-虾田病虫草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文章价格6.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鸭对稻-虾田病虫草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文章价格:6.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鸭对稻-虾田病虫草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