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 隐喻翻译研究

长江小说鉴赏 周云静 万红芳

[摘  要] 《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位中国农民徐福贵的人生经历。由译者白睿文将其翻译成英文,并于2003年出版。2001年,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该理论研究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维度所做出的适应性转换[1]。本文以《活着》为研究对象,分析白睿文译本(To Live)中的隐喻翻译,探讨译文在三个维度所做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剩余5962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5.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 隐喻翻译研究
文章价格5.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 隐喻翻译研究

文章价格:5.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 隐喻翻译研究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