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基于ISSR标记的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经济林研究 杨海霞 兰秀 李恒锐 梁振华 马仙花 韦婉羚 黄珍玲 陈会鲜

关键词:桄榔;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桄榔Arengapinnata为棕榈科桄榔属多年生植物,产自中南半岛及东南亚,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广西境内多见于靖西、德保、天等、大新等石灰岩地带,龙州分布较多[1]。桄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幼嫩果实可以制蜜饯,子可入药;花序汁液可制糖、酿酒;嫩叶可作蔬菜,叶基部硬棕可制绳索、刷子等,根部可用于治疗肾结石[2-4];由茎干髓心加工成的桄榔粉为药食同源的中药[5],被称为“可食用的木头”。(剩余7082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5.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基于ISSR标记的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文章价格5.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基于ISSR标记的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文章价格:5.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基于ISSR标记的广西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