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页 首页

将错就“措”还是改“谐”归正? 谐音对消费者广告评价的影响*

心理学报 周寿江 赵一晨 张瑾瑜 康琪(Khloe Qi KANG)

摘  要  谐音早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广告语言工具, 但尚未有研究考察谐音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失谐理论, 本文通过7个实验(N = 2456), 考察了谐音对广告评价的影响, 以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 谐音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更为积极的广告评价, 且这一影响藉由新颖性、有趣性的链式中介而实现。(剩余43051字)

试读已结束,购买后继续阅读 阅读全文6.00

文章会员,69元300篇文章超值畅读!立即开通

  • 购买文章
  • 关闭
确定购买:
将错就“措”还是改“谐”归正? 谐音对消费者广告评价的影响*
文章价格6.00
  • 取消
  • 余额不足
  • 关闭
您的当前余额不足,是否去充值?
当前余额为:0.00
  • 取消
购买文章:

将错就“措”还是改“谐”归正? 谐音对消费者广告评价的影响*

文章价格:6.00 元
您的余额:21.00元,余额支付》
阅读文章:

将错就“措”还是改“谐”归正? 谐音对消费者广告评价的影响*

您目前是文章会员,阅读数共:0

剩余阅读数:0

阅读有效期:0001-1-1 0:00:00

确定是否阅读此文章?

确定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