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增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探索

韦开云
  
速读·上旬
2014年6期


  摘 要: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和新一代建设者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在市场经济新背景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德育有效性效果不大成为德育众多问题中的热点。阻碍德育有效性发挥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便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学校德育;有效性
  德育是全球性的话题,也是面向21世纪各国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何在飞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并有益于社会,已成为各国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如何使德育有效性得以发挥,也就成为了教育的热点。
  中国的德育有悠久的历史,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东方形态,在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儒、道、佛三大系统的思想中,德育都被列在首位,这不仅是因为中华民族有崇尚真、善、美的传统,也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最初阶段就已经主义用伦理道德来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了“礼勉其前,刑禁其后”的社会管理与礼法教育相结合的传统模式。千百年来在这一传统影响之下,形成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保家为国、勤劳勇敢、礼仪廉耻、遵纪守法、忧国忧民、以文会友等优秀的文明道德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德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向受教育者传递相关信息,促使这些信息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内化和外化。德育教育载体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载体和非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如其他课程载体、学校管理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等。专门进行德育教育课程载体在各级学校中名称略有区别:在小学中一般为“品德课”,“社会”课;大学为“两课”;初高中、技校则由“政治课” 担任德育教育主要课程的任务。德育课程在对受教育者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德育显的有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出现效果不佳,效益不大,效率不高的现象,如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个人意识太强,集体意识观念淡漠,索取和享乐有余,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欠缺等新的精神生活病症。并且很多学生形成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言行。《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学校最近开展为期一周的“保洁活动”,提出了“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口号,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校内无废纸、杂物,面貌焕然一新。但当学生在校门附近吃早餐是,结果是到处是塑料袋、方便盒、竹木筷、食物,这种现象令人唏嘘。
  由此看来,要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要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学校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如何进一步解决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呢?人们从现实社会状况出发,开始作一些社会性的思考,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实行“综合治理”的方案,要求社会为学校提供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还有人提出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协会”和“家长学校”来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确保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应该说从单纯“就德育论德育”到“就社会论德育”是一个飞跃,也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一种新思路。实际上,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比之智力和技能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社会的教育力量,更加依赖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学校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之时,不能仅仅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评判社会发展的健康与否。因为,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回复到50年代或60年代的状况之中去。
  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是一个德育改革的全局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能提高德育实效,也能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由此本文在借鉴各种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全面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根据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原理,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效果不佳、效益不大和效率不高的现实,我们需要选择整体改革的方案来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德育整体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改变观察和思考学校德育问题的思维定势。
  在德育工作中重德育形式,轻德育内容实效的现象,比较普遍。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有一定的形式,德育教育形式是德育内容实效的载体,但德育教育的形式应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实效服务。德育教育的形式、内容实效,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工作体现出有效性和增强有效性。而现在认识上、做法上往往有明显的片面性。如认为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强调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多搞几次活动或活动形式上翻翻花样。活动又往往是外出活动(如旅游参观),或者就是唱唱跳跳。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的观点是对的。但笔者认为,这种教育形式较适宜于年幼一点的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光在“乐”和“活动”之中,所能接受到的教育也是十分有限的。“乐”和“活动”形式的教育,往往缺乏德育教育的系统性、深刻性、严密性和严肃性。
  其次,注重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方式的选择,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德育模式要有所改变,一是在目标内容上,变教会服从为教会选择,养成基础性公民素养;变目标高远空虚为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变统一要求为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二是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学生自己的主动分析、判断、选择和能动的参与形成过程,把行为训练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最后,增强德育要求的针对性、教育者行为的示范性、教育结果的可控性,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体,提高学校德育有效化水平。
  当然影响德育发挥其有效性的因素及解决措施还有很多,如重言教、轻身教;重校内教育,轻校外“三结合”教育;重愉快的活动教育、轻艰苦的劳动教育等,均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总之,现代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生存,而且还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创造条件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德育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称的德育模式、德育方法,使德育随时代进步发展而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翟天山.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1997(2)
  [2] 杜宇成.试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J].咸宁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
  [3] 张宽政.关于德育有效性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J],20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