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整体协调,重点突出:南京南站照明设计浅析

顾冰 李震宇 刘伟   
建筑创作
2012年3期

  摘要:通过介绍南京南站照明设计过程,阐述了火车站房照明的设计方法、光源选择、灯具布置、照明控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室内外夜景照明营造出南京南站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景象,实现了整体协调,重点突出的照明特点。
  关键词:站房照明 夜景照明 照度标准 节能
  中图分类号:TU11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12)03-0106-05
  引言
  南京南站为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是城市的重要建筑,象征着地方的门户。站房照明同时起着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2011年6月,南京南站正式投入运营,这座历时数载,凝结着无数设计人,施工及管理人员心血的建筑杰作以其独特的照明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关注(图1)。
  在设计中,设计师们充分注重了建筑设计与照明设计的协调统一。实际上,早在建筑师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时候,照明设计师虽未登场,照明设计已经在建筑师手中悄然开始了。怎样的旅客站房,既能在各种情况下保证旅客的安全,同时满足便捷舒适的交通需要,还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愉快的体验,而又能控制在较低的运营维护成本?当建筑师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已在考虑照明设计,比如,采光的设计、分配各个区域的照度、如何运用光线表达空间形态、人们需要怎样的环境氛围和体验、建筑夜景将以何种面貌展现等等。
  不过,建筑师的“照明设计”只是一个粗始轮廓。照明设计的特殊性在于照明设计是对光的运用,灯具只是塑造光的工具。没有任何一束光线或者一缕影子能体现在设计图中,所有最终图纸上所标识的灯具、连线、标注都似乎与光毫无关系。要保证完工后跟设计方案一致,实现建筑师心中的场景,就需要熟悉灯具并富有经验的照明设计师的精雕细琢。
  总体照明设计特色
  1 整体协调
  (1)建筑化照明
  强调照明是建筑的一部分,强调照明的目的在于创造光环境而不是用灯具装饰空间。无论是光还是灯具,都必须与建筑环境相协调,形成一个整体。灯光应努力体现建筑的特点,与建筑的硬质元素一起营造恰当的环境氛围。应尽可能隐藏灯具,努力做到见光不见灯。确实需要明装灯具时,应选用简洁、与建筑相协调的形式。
  
  (2)注重照明的系统性
  照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统一考虑自然光与人工光、静态照明与场景变化过程、照明与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应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采光材料,使之成为室内照明十分有利的因素。结合自然光的变化对人工照明进行相应的场景切换,是营造最恰当照明环境、节能的必要手段。同时,引入先进、有效的照明管理与控制系统也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3)室内照明与室外照明统一考虑
  利用建筑外立面和屋顶的透光材料的特性,将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统一考虑。室内照明环境通过透明材料展示在室外,形成室外照明景观;室外照明灯光投射到室内,可以有效补充室内照明。
  2 彰显文化
  南京南站“古城新站”的建筑设计创意来源于对六朝古都南京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理解。在设计创意时建筑立足于古城新站的特色主题,突出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传承背景。建筑设计把文化性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来考虑,照明设计也不例外。充分发掘照明中的文化属性,从照明氛围、明暗、光色等方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对于建筑设计中体现文化性的元素,通过照明加以强调,使之得到更好的表现。
  3 力行节约
  照明设计主要从合理设定照度亮度、采用科学合理的照明方式、选择恰当的照明器具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精确计算和照明实验等手段,努力实现用最少的照明器具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通过利用自然光、选用高效光源、选用低能耗电器附件、选用高效照明器具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具体照明设计方案
  1 总体概述
  首先,照明设计应当满足使用者在各区域的照度需求,这不仅要按规范设定达到各个区域平均照度这样一个简单的静态指标,更要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应用于特定的建筑、功能和流线。
  整体来看,入口、通廊一类重要的交汇点、人流密集的区域,照度可适当提高,而在室外、旅客休息的区域,照度可以适当降低。
  
  出发流线:进站广厅和候车大厅中部通道,旅客以快速通过为主,人流量较大,需要较高的照度,以体现空间的高大明亮,让旅客在行进过程中更加舒适;候车大厅的两侧是候车区,旅客以停留等待为主,走动相对减少,照度相应稍低以适应旅客休息的需要:从候车区经过检票至室外的站台,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照度逐步降低(图2)。
  到达流线:旅客从站台下行至地下出站大厅,从室外到室内,照度逐渐升高。在出站厅内,中央区域的城市通廊照度较高,两侧的出站区照度稍低(图3)。
  其次,除照度之外,灯具的布置方式也要适应不同的空间。进站广厅和中央候车大厅等高大空间,由于视野开阔,容易看到更多的灯具,因此需将灯具成组布置以扩大其间距,使顶面显得干净整洁。在净高稍低的大面积区域,则更注重考虑布置灯具的过程中不破坏吊顶造型的完整性(图4),避免形成过多的碎片。
  2 重点设计
  (1)室内部分
  高架候车大厅是此设计方案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部分。位于建筑的顶层,地面标高22.4m。该层为旅客进站候车的场所,是旅客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在空间形式上,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即东西两侧的候车空间和中部的交通空间。两侧候车空间净空略低,天花高度约15m;中部交通空间较高,天花高度约21m。中部交通空间顶部设有南北通长的采光天窗,在空间序列上,建筑师将中华门、雨花台、南京南站这三点所形成南京南部城市中轴引入到站房设计之中。中华门独有的三重门的序列空间,被应用到候车大厅的设计之中,形成了造型独特三组藻井,空间仪式感强烈。
  候车区域的照明采用间接照明与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间接照明由均匀分布在天花上的间接灯槽提供,此部分照明为整个候车区域提供均匀的、相对较弱的基础照明;在座位区增加筒灯直接照明,提高座位区的照度,满足座位区较高的照度要求。座位区的分布恰好与柱间相呼应,照明所形成的明暗交替与柱间配合,在大空间内形成一系列无形的小空间。
  中部交通空间的照明形式主要为间接照明。利用天花的高差,在两侧低矮天花的造型内安装小型投光灯具,使中部天花形成连续的光带。光带的亮度由两侧向中间逐步退晕,使视觉效果更加生动。天花的反射光为中部空间提供大部分的基础照明。
  中部屋顶的天窗在白天既起到了天然采光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觉元素。照明方案中布置了投光灯照亮天窗,一方面在夜间依然有一条发光的天窗,另一方面其反射光也是基础照明的一个补充,同时此部分照明也作为楼体室外照明使用,可谓一举三得。
  中部交通空间布置的三个“藻井”是视觉的焦点,照明方案对此作了强调处理。采用顶部直接照明分别照亮幕墙钢架和内层的建筑构件,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发光体。藻井周围围绕部分软膜透光天花,结构比较复杂,要求灯具布置既要满足地面照度和均匀度的要求,又要与屋顶构造很好的结合,同时,还需要能表现作为整个空间核心元素的藻井的建筑照明。
  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沿着藻井的三层结构,用在平行双梁之间的空隙安装三圈下射灯的布置,来表现藻井的层叠次序。并安装三圈线型LED投光灯,向上洗亮椽子,强化藻井的三层结构。整个大空间的吊顶,灯具环绕藻井和透光膜布置,并在藻井两侧区域各分布两列下射灯。
  
  具有丰富车站照明经验的铁道部鉴定中心审查此方案时,认为该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在巨大的空间里,灯具的布置应简洁清晰,具有秩序感,如果天花灯具围绕屋顶的藻井和透光膜排列,则较为复杂,加上两侧单独的行列布置,就会显得凌乱。鉴定中心建议,采用3灯1组的形式,在顶面均匀布置。这样,灯组数量明显减少,并且具有一致的规律性。使整个条板吊顶显得干净整洁。在藻井区域,仅凭图纸很难判断,因此决定在现场试装,优化调整方案,并最终采用十字成组布灯,嵌装在平行梁交叉节点的方案。在其他区域,也对灯具布置作了相应整理,以保证天花灯具布置的规律性(图5~图7)。
  (2)室外部分
  本项目的建筑外观在整体上具有很强的现代感。简洁、庞大的体块结合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玻璃天窗,以及波浪形的站台雨篷,都透出极强的现代气息。而在细节处理上,建筑师又引入了一些传统建筑的元素,斗拱式的柱头便是很好的例子。在理解了建筑形式的基调的前提下,南京南站的夜景照明,照明设计师考虑通过灯光表现该建筑夜间恢弘庄重的形态和丰富的细节。整体形态上,勾勒出站房挑檐、站台雨棚形成的独特的天际线,并运用内透光体现建筑明亮高大的内部空间:落客平台和站台的立柱和斗拱,具有相当强的本土感和历史感,则是细节表达的重点。简明清晰的思路,简洁的照明手段,足以体现这座饱含地域特色及文化气息的建筑和南京六朝古都恢弘大气的神韵。
  
  高空视点:对于本项目而言,从高空视点看到的建筑形象层次十分丰富。从地面向上依次为:地面、站台雨篷、候车空间上方屋顶、中部屋顶、天窗。照明方案力图充分利用这一层次关系,紧密结合建筑外形特征,为高空视点创造一个层次分明又不失大气的夜间形象。
  天窗及中部屋顶的挑檐下将安装投光灯具照射其下方的屋面,形成退晕的光带。
  站台雨篷的照明方案与室内照明类似,利用雨篷之间的叠加部分布置投光灯具,向下照射相邻雨蓬的屋面。照明形成的退晕关系,强化了层层波浪的效果。
  平视点:本项目的东西立面被站台雨篷遮挡,因此平视点主要考虑南北立面。南北立面屋顶出挑较大,外侧有大柱支撑。照明方案拟用间接照明形式将屋顶底面照亮,使大柱成为剪影,形成光从室内延伸出来的视觉效果。柱顶安装小型灯具照射斗拱式柱头,严格控制照射强度,以期对柱头进行适当的刻画。
  巨大悬挑的屋檐,亮度分布设计为两端亮、中间稍暗,突出强调悬挑30多米的檐角,使立面形成一种微妙却又宏大的变化,同时减少了中央区域的灯具数量,避免了在立面正中央立杆布灯(图8)。
  3 方案优化
  好的照明设计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但设计方案的完成并非终结,从方案到最终效果的实现还有很大距离,这就需要不断的现场试灯、调整方案,将照明方案一步步优化。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筑师、照明设计师、电气设计师、建设单位(甲方)、部鉴定中心(铁道部主管建设和设计的部门)、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1)制作样板
  该部分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照明设计尤为突出。它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在认识层面上,无论室内灯光还是夜景照明,图纸、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因此不能“看图说话、纸上谈兵”,需要样板作为讨论的基础,否则很可能是盲人摸象,各方对方案的认识无法一致:另外,在操作层面上,布灯和选型能否实现预想的方案效果,光凭计算和经验远远不够,特别是复杂的情况或重要的部分,样板和试灯能为比较和优化方案提供直观的技术支持。
  在此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制作样板试装灯具的认识充分,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同时,由于甲方的支持和推动,施工单位也积极配合、快速反应。样板段试灯虽然看似增加了一些费用和时间,但极大加速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也保证了照明的实际效果。这也是该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站房建设的设计和工程方面,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具有比设计院更为丰富的经验,他们在样板试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让建设工程少走了不少弯路。
  (2)试装调整
  该环节对于项目成功与否也至关重要。因为有时在图纸上看似不错的方案,试装效果反而很不理想。对于高架候车大厅中央的藻井区域,灯具布置经过了多次试装调整。在试了各种方案之后,设计师提出的十字成组布灯,嵌装在平行梁交叉节点的方案得到一致肯定,这样的灯具布置与建筑构造结合得浑然天成,强化了空间感,梅花状的造型也与建筑主立面幕墙的装饰相呼应,候车大厅藻井的灯光设计最终成为整座建筑的亮点。同时灯光的效果更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藻井新的内涵,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使它从历史走向了现代,走向了人们的生活。
  南京南站,它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和现代,既宏大又精细的建筑,灯光照明设计从外形上强化了它的现代和柔美,尤其是内透光的设计使它通体晶莹。从檐口、立柱和斗拱,到内部空间的层层展开,灯光引导我们从形体轮廓到建筑中心,感受这一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活力、激情和时代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