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摘要〕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积极行为,感知他人的积极付出,引导学生表达感恩;创设助人任务,激发学生利他行为的发生;注重学生活动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勇于追求目标。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感恩;利他行为;追求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8-0031-02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三个方面 [1]。(剩余30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