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丁希娟
  
海风
2020年2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山水养人,文化育人。群众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音乐和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载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文化无疑有着自身的功能与价值,本文就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展开论述,以实例阐述群众文化背后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

在新形势下,要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弘扬时代文明新风,树立绿色、健康生活理念,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在乡村处处绽放。可以看到,我国群众文化开展形式多样,且在文体活动能展现当下时代特点,描绘出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诠释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通过展示新时代群众精神风采、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各种文体活动,为新时代群众文明行动注入不竭活力,凝聚群众的强大合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一、群众文化概述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群众文化也是精神文化生活,与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谋而合。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休闲时进行的社会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群众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人民群众中参与人员众多。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开展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二、群众文化中的音乐与舞蹈的社会功能

从古至今,人类注重仪式,仪式感似乎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从群众文化视角可以看出民群众文化具有仪式和团结功能。生活中不同仪式代表着不同情感和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参与中既是体验也是传承。人与人之间讲究信任,举一个通俗例子,如果让你在朋友圈借钱,你能借到多少,这显然属于“灵魂拷问”。但是还能看到很多地方的人,比如南方有宗族观念的群落,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团结力,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特有文化背后的功能。既是符号,也是象征,还是传承。中国有“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说法,从群众文化角度进行解析,不同群体有不同体系,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从而展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多方山水”也就组成了我们的文化系统。大到国家,小到村落,群众文化既是符号也是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成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文化同行,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农民精神力量的载体,是维系人们与社会的精神纽带。

村头妇女、山乡汉子、农家孩童“摇身一变”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开始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不仅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社会娱乐,还吸引了其他地方的乡村代表队,共同参与到这场乡村‘‘村晚”,这种改变有人可能难以想象。起初,虽是小山村,但几个村民聚在一起,敲锣拉琴、唱起民歌,头一回办起乡村春晚。此后,乡村“村晚”年年有,连续办了几十年。如今,节日期间办一台“农民演、农民看”的乡村春晚,成了当地农村过年喜庆气氛的“标配”。“仓廪实而知礼节”。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政策支持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经济腾飞,村民口袋鼓起来了,美丽乡村建设逐渐实现,农民精神文化领域也进发展现自我的“表达欲”、期待“获得感”,把好日子唱成歌、编成舞。以村民自办形式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原汁原味地呈现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信、幸福和快乐。

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来到群众身边,正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看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次数显著提升,更明显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数激增,群众文化多点开展,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透过“村晚”这方小舞台,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缩影。振兴乡村,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振兴,更不能忽略精神层面的振兴。有地方常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地位屈居“配角龙套”。现在,文化大大方方走上舞台中央,发挥着在振兴乡村中的特殊作用。“村晚”的精彩上演,不仅改变了乡风民风,还可以拓展全域旅游,探索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吸引而至的游客,除了看热闹,还能在这里品民俗、体验民风,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红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像“村晚”这样的文化载体,理应发挥更大的功能和魅力。

三、群众文化中的音乐与舞蹈的文化价值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群众文化参与的主体。大众化的群众文化具有传播价值的作用,由于形式贴近生活,富有地域特色,融入其中能够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起到传播知识、满足文化追求的作用,实践证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民大众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整个国家民众的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多种文化不是割裂的,即使所谓的高雅文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群众文化,文化来源人的主观活动,在不断传承中获得发展,从源头出发,各种文化之间都有相互交融的部分,而他们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也正是文化的价值所在。群众文化代表着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群众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文化中蕴含着价值,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

夏季来临,人们的健身热情高涨,广场舞爱好者的身影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广场舞作为一项大众体育活动,简单易学,对场地要求不高,健身效果也不错。人们随着音乐节拍挥挥手,动动脚,走几步,转几圈,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广场舞文化就是典型的群众文化,虽然在形成过程中饱受诟病、历经万难,但如今人们已经欣然接受,广场舞也变得规范化与合法化,逐渐体凸显其和文化价值。从广场舞可知一二,群众文化可以满足群众基本的娱乐要求,参与即快乐,以群体形式存在能体现大众文化素养,对于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有积极作用,相信未来必将走向产业化。文化具有包容性,在这种包容性很大的价值中,可以达到一种弥散性的文化目标。从政治管理到日常生活,并不是不同质的社会领域,群众并不认为这些领域应该遵循不同的法则,而是认为都可以由这种文化来整合规范,在此意义上,群众文化是一种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群众文化价值的体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空间。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自尊者善,自信者强。文化自信传承于中华文明,来自于中国实力,融入于时代背景。从群众角度来讲,能赢得群众口碑的作品才能加深对文化的了解,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内容,以音乐与舞蹈形式传承文化价值,可以体现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汇聚群众力量。优秀的民族文艺精品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如管弦乐《花儿宁夏》,通过人们改编与演出,让群众领略了管弦乐和宁夏“花儿”相结合的魅力;古筝重奏《天山之歌》,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经济发展,文化同行,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容易形成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导致群众思想观念扭曲,精神文化建设缺失。《兰兰的婚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通过公演,起到教育引导群众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四、结束语

只有加强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推动社会文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两种表现形式,与群众群体文化结构联系密切,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需要重视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作用。

(作者供职于青铜峡市文化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