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罗文峪口话今昔

李俊海   
海风
2020年2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罗文峪,又称罗文峪口、罗文谷关,是万里长城上蓟镇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位于遵化与兴隆交界处,是通联关内外的必经之路。罗文峪关口是重要的历史遗存,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

相传,隋朝在这里初建关寨时,曾由一位叫罗文的武将镇守,遂将此关命名为罗文峪关。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罗文峪关,明洪武间(1368-1398年)建。驻扎官军304人,军器320件。城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关城随山依势而筑,周长约1000m,墙高5m,底宽近3m,上宽2.5m。关口东西向延伸10km,烽燧、敌楼、战台、关隘等设施完备,关口狭窄,最窄处只有4m左右,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城有南门和北门,北门即建在长城上,门上用多层拱砖砌成。除南门附近城墙由青砖砌成外,城东、南、西三面的其它部分皆由桌面大的巨石砌成。罗文峪关口筑有南北环状城墙,形成双重护卫之态,是罕见的长城主城墙和两道支墙形成的套城,它们分别建于不同的年代。据传,以前两道城墙之间在清代作为御用“鹿园”,即给皇宫豢养御鹿的地方。

罗文峪关城内街道纵横,以南、北街为主,有衙门一座,城内外古建筑较多,建有药王庙、火神庙、关帝庙和观音堂,城北关内侧有座大寺庙,还有规模各异的戏楼4座。除一座较大的建在城内今小广场南端外,其余分别建在关帝庙、药王庙和火神庙前。如今所有的古建筑大部拆除,关城的城墙大部毁于“文革”期间,墙体残迹及北门位置尚在。

罗文峪关口,历来都是兵家纷争之地。明末皇太极曾带清兵由此攻入关内,直抵北京城下,明大将袁崇焕从山海关驰援回兵才退去了围城之敌。

一、罗文峪关口是皇家要塞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建清东陵升为遵化州,并在关外设半壁山巡检司,辖塞北108屯。因罗文峪关口位置重要,关城自然就成为驿站和皇帝行辕,为历届帝王赴马兰峪清东陵祭祖巡边必经之地。据《清祖实录》考,康熙乾隆帝曾多次驻跸此地,经罗文峪关口北上,至澈河龙井关及汉儿庄三屯营等边塞要地视察。

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一月癸亥,是日上诣孝陵,驻跸蓟州。庚午,上驻跸罗文峪口。辛未,上出罗文峪口,驻跸龙湾。壬申,上进龙井关口,驻跸汉尔庄西南。乙亥,上闻居民有为虎伤者。是日,围猎南山,上亲殪二大虎,并一小虎,民绝虎患。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二月己酉,上诣孝陵,举哀,行礼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举哀。丙辰,上驻跸龙井关。是日,上行围,射殪一虎。己未,上驻跸罗文峪口。

以上记述了康熙帝分别在二十一年和二十五年有过两次过罗文峪口,赴龙井关附近巡猎并为民除虎害的记载。

二、罗文峪关口是壮美山河的视窗

罗文峪关隘地处燕山南麓,距离气势恢宏的清东陵皇家陵寝25km。这一带属于皇家龙脉风水禁地,山峦起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当时对风水地有“古树参天,蔽日遮天,野兽成群,遍地涌泉”的描述,可见古环境之优秀。乾隆年问,遵化州著名诗人边中宝曾赠半壁山巡检司黄泰初诗云:

《赠友人》

曾闻罗峪外,风物绝嚣凡。

虎卧空山道,猿啼古树村。

庭前常设网,衙散早关门。

旦晚寻仙吏,高斋对举樽。

这首古诗中,从侧面验证了这一地区当年呈现出的一派苍茫原野百兽出没的生动景象。

罗文峪关口,以其险峻雄姿和美丽的风景闻名海内外。1908年,美国著名旅行家w.K.盖洛拍照并描述了罗文峪时的情景称:

“在长城骡马口(罗文峪)附近有一个宁静的山村,由于我们沉浸在对中国这独一无二的壮美遗迹景观的过度兴奋之中,以致忘记打听其名称。”

三、罗文峪关口是红色要地

20世纪30年代,日寇企图吞并中国,东北和承德相继沦陷,冀东地区成为抗日主战场。罗文峪关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洗礼,留给人们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3年3月上旬,29军奉命防守东起冷口,西至马兰峪一线。在这个防区内,东起依次有冷口,董家口,铁门关,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罗文峪,马兰关等长城关口。侵华日军在喜峰口战役中遭到国民党29军将士的顽强抵抗,惨败而归后,转变进攻方向,猛攻喜峰口以西各关隘,而喜峰口以西的罗文峪口首当其冲。1933年3月17日,29军6000多名官兵在罗文峪奋勇抗敌,阻击企图入关的万余人日伪军进攻。虽然敌人的飞机大炮轰塌了数十米的城墙,任其步兵、坦克和骑兵轮番进攻,但始终没能踏进关口一步。三日的浴血奋战,29军官兵杀敌3000多人,自己伤亡1700余人,大大挫伤日伪军的元气。此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以装备简陋冷兵器大刀与凶残日军近身肉搏的壮举和精神从此名扬天下,大刀进行曲的创作构思也有受此启迪之意。

民族英雄孙永勤在长城沿线奋勇杀敌。热河沦陷后,兴隆黄花川人孙永勤,于1933年12月12日宣告成立民众军,并出任军长。到1934年4月,队伍发展到5000余人。1934年5月,中共遵化县委秘密派徐英等找到孙永勤,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提出改组建议。孙永勤的政治视野一下子跨越了长城,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中共遵化地下党人的建议,将人数达五千余人的民众军改名为“抗日救国军”,并就任军长一职。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以总队为单位,分散战斗在长城沿线各地。1933年12月至1935年5月间,共攻克日伪据点i00多个,打死和俘虏日军、伪军5000多人,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牵制了日军对平津的用兵,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1935年5月24日,孙永勤在罗文峪关口以东的茅山指挥少数部队掩护主力向热河方向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42岁。

中国共产党对于孙永勤等抗日英雄深表敬意与赞誉。1935年8月1日,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高度赞扬了吉鸿昌、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ll位为救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称他们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坚信中华民族抗日救国最终必然胜利。

包森将军在罗文峪口让敌人闻风丧胆。包森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部到冀东兴隆、遵化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下活捉遵化县宪兵队长池本信次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区副司令员。1940年,他主持在长城沿线建立了7个联合县政府,境内人口达200多万。1941年春包森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秋,冀东军分区开展打击伪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开始后,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依靠群众,以少胜多,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敌人则把他视为克星。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部在遵化罗文峪口西野瓠山一带与日伪军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

四、罗文峪关口是浓重的文化符号

遵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遵化在夏、商为幽、冀之地,周初,为燕地,有纪年历史2200多年,五代后唐建县,遵化意为“遵从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

罗文峪关口,作为一道天然界关,是历史上北方民族战争对立与融合统一的见证。它也是中国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个典型的契合点。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若干次的分分合合,经历了无数次征战逃离与安居乐业,关口内外的各民族最终走向和合默契,生生不息。沧海桑田,时空变幻,但在罗文峪关口遗存下来的水火相搏痕迹至今依稀可见。更令人羡慕的是那些儒释佛盛行、商贾云集、墨色文风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遗迹犹存。

我们高兴地看到,人们不仅把这段长城以及关口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还开设了“罗文峪长城抗战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教化后人。古军营、关城、寺庙等历史遗迹也标识印记加以传承。在关隘旁,发现中国著名诗人刘章先生的一首辞乡诗碑摩崖石刻在石壁上面:

《乔迁过罗文峪口》

喜庆乔迁又自伤,辞家路似九回肠。

罗文峪口回头望,从此家乡是故乡。

另见刻有新中国创始人之一、革命老人何香凝的题诗:

《大刀赞》

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

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之内敌休逃。

利用所长弃所短,步入后尘岂俊髦。

警尔扶桑木屐儿,再来刀下情不饶。

罗文峪关口,是历史文化之关,是沧桑峻美之关,是红色英雄之关。时光荏苒,日升日落,关口峰台耸立,云蒸霞蔚,如红色巨人般挺拔威武,更似屹立不倒的丰碑。

如今的罗文峪长城关口,已经成为冀东闻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当地政府把名人诗文铭刻成的文化符号,以飨游人。诗与古迹相映生辉,融入人们永久的记忆中。

(作者供职于河北省兴隆县旅游文广局;现为河北省兴隆县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