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藏族妇女饰品中的历史与文化

程忠红
  
海风
2020年1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珍珠冠(清)

珍珠冠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女性冠饰。解放前,藏族世袭贵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出席重要庆典活动仪式时,会顶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头饰。珍珠冠通常高20cm,直径23cm左右,以木作胎,如纬笠式,冠内饰朱红漆后用布做内里,冠面周围由无数颗天然珍珠并点缀松石穿连布胎,尽显璀璨华贵。珍珠冠的造型与珍珠的布置恰好迎合了“圆”与“满”的创意,它们与藏传佛教中的“圆通”、“圆觉”思想和民间文化中的“圆满”意识有很大关系。金镶绿松石的冠顶犹如曼陀螺,这种顶戴形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佛的佑护寓意。珍珠冠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图中的珍珠冠(现藏于西藏博物馆,清代)高20cm,直径25cm,由上万颗珍珠层层串制而成,顶层为四层金环,内嵌绿松石。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采捕珍珠最具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亦是人工生产养殖珍珠历史最早的国家。据《尚书》中记载,我国4000年前在淮河流域一带就己采取天然珍珠作为宫廷“贡品”。古代采捕珍珠的用途主要是装饰、药用、死者口含。我国用珍珠作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秦汉以后以珍珠作首饰更为普遍,皇帝、后妃、宫中侍女,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手上都要顶戴珍珠饰物。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都保存着一些皇宫中的珍珠头饰。西藏有关珍珠的存世遗物,主要有珍藏在山南雍布拉康文成公主制作的珍珠唐卡和藏于萨迦寺忽必烈时期赐给八思巴的珍珠诏书等。

西藏最早的佩饰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装饰品主要以陶制、石质及贝类为主,饰品形式也丰富多彩,有牌饰、项链、手镯、珏等,其色彩原始天然,制作古朴简单。骨笄是发现最早的头饰品。珍珠冠头饰出现的具体时间,笔者暂时没有查阅到确切记载,但是,从古格都城遗址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格王朝时期西藏西部地区贵族佩饰的一些形制和佩戴习俗,其中就有顶戴珍珠冠的贵族妇女画像,这说明珍珠冠的佩戴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纪左右。

藏族头饰处处笼罩着一种自然和祖先崇拜的神秘色彩。珍珠的洁白璀璨象征了圣洁、纯净、美丽,是一切美好和善良事物的象征。在藏族的神话传说中,相传阿尼玛钦山神披白衣,骑着白色的骏马,挥动牧鞭在白云上面放牧,他有无穷的智能、慈善的心肠,震慑群魔,保护着黎民百姓,其它神灵大部分着白衣或化身为白色动物。藏区原始宗教苯教和藏传佛教都尚白,苯教认为“白色代表善良”,藏传佛教认为白色是吉祥色。在佛教进入藏区前,苯教的僧侣都穿白色衫裙,戴白顶高帽。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及其后传的高僧皆穿白色袈裟或衫裙。佛教金刚舞里的白神更是白衣白袍白面具,有时善法也称“白法”。或许,珍珠冠的顶戴习俗是深受藏区由来已久的“尚白”习俗的影响而产生。

珍珠冠也曾作为贵重礼品馈赠,1954年14世达赖喇嘛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曾向毛主席敬献过一顶珍珠冠,该冠现收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二、巴珠(清)

“巴珠”是藏族妇女已举行成年礼的一种标志性头饰,主要流行在西藏拉萨、日喀则及江孜一带。通常一个“巴珠”上面缀有上万颗大小不等的珍珠和大红珊瑚珠以及绿松石等饰物,它往往还同宝石耳环,镀金嵌宝石银“嘎乌”(经佛盒)一起佩戴,是藏族妇女最珍贵的头饰之一。

拉萨一带流行的“巴珠”,呈三枝的“丫”形,在支架上包裹红色毛毡,上缀珍珠、珊瑚或松石等宝石作为饰物。佩戴时平系于头顶,两枝朝前,一枝朝后,将分梳的两条发辫分别盘在两枝上。日喀则及江孜一带的“巴珠”呈“弓”形,弓形主体是用棉布浆膜卷制而成,佩时“弓”背向上,弦部勒于发际,分梳的多条细辫盘在“弓”的两端,架上嵌缀珠宝作为饰物。女子只要第一次梳戴“巴珠”头饰后,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

藏族饰品中的象征文化非常浓厚,重“意”胜于重“形”。据说,巴珠头饰的来源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有关,宗喀巴年轻时进藏拜师学习,身上只带了木碗和背架,途中求食受到女人的嘲笑,宗喀巴说:“这是圣物,你们应该戴在头上。”人们后来崇拜他,真将木碗和背架之形戴在了头上。

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对西藏僧俗官员着装做出过统一规定。等级制度也体现在饰品的佩戴上,过去,西藏佩带“巴珠”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世袭贵夫人可以顶戴珍珠巴珠也可以顶戴珊瑚巴珠,一般贵族或大商人的夫人只能佩戴珊瑚或松石“巴珠”,普通人家妇女所戴的巴珠上只点缀着少许的珊瑚或松石。

图3为珊瑚巴珠,长56cm,宽37cm,巴珠支架上缀有64颗色泽鲜红圆润、块度大小均匀的珊瑚,每两颗红珊瑚之间点缀一颗绿松石,共60颗,在巴珠支架的三角形顶部用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珍珠等做成三叉式挂饰,极具古典优雅的质感,该文物现藏于西藏博物馆;图2为珍珠巴珠,长46cm,宽3lcm,巴珠支架上缀有14颗红珊瑚、上万颗天然珍珠并点缀数颗绿松石串制而成,该文物现藏于拉萨布达拉宫。

三、金质嵌宝石嘎乌(清)

“嘎乌”在西藏是一种男女通用的护身符,又是女性的一种奢华装饰品,一般挂在颈上或背挎腰间。

“嘎乌”有两种,一种是妇女胸饰“嘎乌”,一般有八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形状。它是项饰的主要形式,挂在一串珊瑚、珍珠或其他珠子串成的项链的中心,一般为银质或铜质,印金嵌花;另一种是护身符“嘎乌”,形状多为佛龛状、半圆形、圆形,表面所装饰的纹饰大多以吉祥八宝、鹿、莲花等具有宗教含义的团和缠枝回旋图案为主,工艺非常精细。大多以金、银、铜制成,表面镀金,嘎乌盒内一般装有小型佛像、经文、经咒、或是高僧活佛加持过的圣物。藏区男子常佩戴胸前或跨在身上,以求神佛保佑。

佛教认为,佩戴嘎乌可以起到辟邪护身、减小业障和增长修行的作用,从民俗配饰上讲,嘎乌是一种遍及西藏而又常见的奢华胸饰。佩戴内装小型佛像、经文、经咒等佛教圣物,是为了佑护佩戴者远离邪业的侵扰,从而获得精神佛力的加持,赋予内心世界安宁,在藏区流传甚广。嘎乌多有金银铜等材质制作,八角的外形多用松石、珍珠、珊瑚、玛瑙、琥珀等天然石装饰,藏族同胞的这种“崇石”现象,主要是认为天然石具有护身辟邪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灵物崇拜”、“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嘎乌表面雕刻的金刚杵代表了无坚不摧;莲花纹代表了圣洁;雍仲纹饰代表了吉祥。嘎乌既有护佑的功能也有装饰的功效,从实体的八角盒装嘎乌演变成一种镂空的八角嘎乌,装饰材质上也不再局限于天然石,也有的用珍珠镶嵌而成。

护身符在藏语中叫“松阔”,佛教传入前主要指对敌人的军事防御,佛教传入后在西藏原始理念影响下形成保佑庇护的护身符。护身符产生于藏族对鬼怪的防御思维之中。这些伤害主要来自自身的运气与生产生活中的亵渎或偶然接触造成的。藏族同胞认为人身体上有命穴,邪恶不净可以从此进入体内,进而危害身体健康,如果戴上手镯、戒指、耳环之类的饰品,能将命道遮断,邪恶的进不来,命也出不去。

护身符的种类主要有骨器类、宝石类(受万物有灵的昭示,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原始苯教都认为石头也是有灵性的)。宝石历来是藏族人民的珍爱之物,即便是作为一种胸饰的嘎乌也使用了多种宝石进行镶嵌。图中嘎乌镶嵌的宝石主要有绿松石、红珊瑚和天珠,“瑟”即天珠,被藏族尊崇为至高无上的宝物,并认为是最好也是最贵的护身护。人们相信,诚心供养或佩戴天珠可以消除业障、获得福报、防止中风及免除被外道邪魔伤害,又可以增强体力,增加财富等等。《藏汉大辞典》中解释:瑟为亚玛瑙,猫眼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石”。纹理有“无眼”“长条”及“有眼”三类,入药能治脑溢血。绿松石又叫寄魂玉,藏族人的世界观里最不同寻常的观念要属灵魂可以寄予它物,灵魂不灭和灵魂游离可以成鬼也可以成神,它必须要有附着的载体,山、石、树都可以作为寄魂物,由于绿松石具有高贵稀有等特性,便成了寄魂物。《格萨尔王传》中就有绿松石作为寄魂物的描写。图5、6、7中的各式金银质嘎乌均制作于18-19世纪,现藏于西藏博物馆。

(作者供职于西藏大学文学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