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探析

雷燕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0期

【摘要】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有的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弘扬活动时过于呆板,无法将思想直观地体现在学生面前,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出现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并尝试找到两者的切入点,从根本上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教学研讨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融合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文性与爱国主义的结合并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继承先辈的意志,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从教材出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人文性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

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文性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如果教师不注重这一点,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能会以人文性去思考,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越来越低。但教师将人文性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以此来传递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轻松地避免这种情况。

例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从人文性与爱国主义角度去理解这一篇文章,因为《将相和》这一篇文言文之中所阐述的知识点便是人文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丞相与将军之间虽然有一定的隔阂,但因为两者之间身份地位的关系,他们都抛弃了自身的观念,选择更为高大的爱国主义。在讲解这一课程时,笔者就会将重点放到两者为什么会发生矛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缓和?让学生去理解,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理解了,可能会认为蔺相如确实要比廉颇更为高尚,从自身的品质去打动了廉颇,但这并不是一种正确或者并不是一种完全正确的想法,因为蔺相如有着高尚的情操,廉颇有着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两者在这种情况下达成了共识,从而出现《将相和》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二、继承先辈意志,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继承先辈意志,弘扬革命文化。因为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和人文性、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师可以以这些文章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但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当前时代的学生,对于革命文化和先辈意志的了解较少,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多媒体来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对革命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并从心底激发出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怀的认同。

例如,教师在讲解《冀中的地道战》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冀中的地道战》这一篇文章所描述的情节极为特殊,并且所传达的谦卑意志及革命文化极其强烈,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能只会将重点放到古地道战所选择的策略以及所描述的情节上。但笔者会在激发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兴趣的基础上,尝试着让学生理解地道战所宣扬的革命先烈意志,并尝试着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革命文化,但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笔者会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道战中所做出的每一种抉择,让学生在抉择之中理解地道战中的革命先烈所付出的努力与其传达的精神。

三、立足教材,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立足教材,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立体性。因为教书育人并不只是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理念,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开展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成长甚至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不只有教书,还有育人,两者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例如,笔者在讲解《少年中国说(节选)》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会立足教材,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少年中国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一篇较为朗朗上口的文章,学生可以理解《少年中国说》中所表达的精神思想,但却无法从自身实践做起,以《少年中国说》中所表述的行为去约束自己。因此,笔者会以这一章节的知识点为基准来开展一个行为竞赛,如果学生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那必定可以形成一个既定的习惯。笔者会从学生的思想角度出发,让学生去认同这样一个习惯,并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着比赛,看谁先养成这样一个既定的习惯。可见,通过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可以促进学生精神境界及行为准则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怀。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语文教学这一阵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人生保驾护航,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倩倩,方成智.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传承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4):141-142.

[2]佳明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8-139.

责任编辑  陈小凤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