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把握科学探究本质,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以人教版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朱日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80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通过实验探究,能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对应的结论,引导学生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尝试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变的本质,能运用化学方程式表征原电池内部的微观变化;得出原电池的反应本质,从中挖掘原电池综合利用价值,构建新的能量观,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原电池;教学案例;学科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当代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化学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下,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引导学生主动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体验化学知识产生的过程。积极理解化学知识和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学会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形成正确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原电池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相结合”的学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原电池与社会、科学和技术有密切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的重要贡献。总而言之,学习原电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知识只是通过教师单一的讲授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能是机械识记,不能深刻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形成原电池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把握科学探究本质 ,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二、教学流程

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精讲精评→综合运用→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联系化学,用理论解释化学,再从化学走进生活。

三、教学反思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节课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笔者紧扣实验现象,不断引导学生透过宏观现象,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微观反应机理,使学生能够透过实验现象看到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根据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从辩证角度分析探究原电池既是正、负极分开的反应,又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师生愉快互动,教学进程流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进行论证,从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现象与模型之间建立联系,依据化学现象的信息建构模型,运用原电池模型来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化学电源的问题,最终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和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形成科学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意义,为我国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彬.让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以“化学能与电能”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5(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钟春雪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