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课题研究且行且思且成长

黄焕娜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2年18期

课题研究对于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来说,需要有一个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从2016年我第一次主持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课外阅读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以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为个例”的研究,到2020年申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我们磕磕绊绊走过了7个年头。在课题研究中,一群从来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的农村教师,怀着敬畏之心,脚踏实地探索着,实践着,思考着,成长着,这一路走来,课题研究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反思领悟,做学习型的教师

我校地处农村片区,生源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凭着单纯的工作热情,我一门心思想着的就是怎样教好面前的语文书,也没有考虑为什么而教,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认真备课,努力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抓背诵,重训练,最大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时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其他班级优秀,而很少思考语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后来通过学习、观摩,我对语文教学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语文学科能为农村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呢?

恰逢此时,学校的林奇岳校长布置一项任务,每位教师录制一节课堂实录,课后要反复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找问题,寻对策。借此机会,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剖析和反思,发现自己很多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应对考试,所做的大部分努力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如何使语文教学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良好养料,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却较少做到。发现这一问题后我也是比较纠结的:是为了眼前看得见的考试成绩继续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走下去,还是冲破“满堂灌”“机械重复训练”等应试教育的束缚,引导学生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思索良久,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教学实践,突破眼前的教学困境,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然而,在更新教学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的路上,我迫切地感受到眼界的局限和理念的落后。2012年12月,我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从观念到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拓宽了我的眼界,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培训,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参加培训后,我开始阅读专业的书籍,并思考: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条路上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语文学习能为农村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做些什么?应该如何以阅读为切入点引领农村孩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阅读教育科学在许多国家是显学,大力促进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也是许多国家长期以来的教育战略。于是,我从课堂教学出发,我尽力突破原先的“满堂灌”“机械重复训练”,改变原先只及一点(教材)而不及或少及其余好书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导让孩子们走上课外阅读的道路。

二、实践探索,做研究型的教师

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还是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我发现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有些家长不仅不支持,甚至反对学生读“与课本无关”的书,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同时城郊初中生的阅读文化环境差,城郊基本上没有乡村图书馆,学生在校外几乎没有可以借书的地方。即使有乡村阅报栏、乡村文化活动室,往往也是徒有虚名。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学生既没有课外阅读的重要资源,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课外阅读文化熏陶。

明确问题所在,林奇岳校长提出“让阅读进课堂”,并通过课题研究来突破当前困境。于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懵懵懂懂地开始接触课题研究。结合当前遇到的教学困境,我们申请了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课外阅读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以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为个例”,并顺利获得了汕头市教科所的立项。

于是我带领学校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帮助农村学生解决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开列书目,指导读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读书比赛、故事会、辩论会、手抄报等。不厌其烦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家长更新观念,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而支持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大的变化。随着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学校语文学科的中考成绩也不断提高,我校现已快速步入汕头市高质量学校行列。学校、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书籍的海洋。社区群众对我们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纷纷点赞,家长们的支持程度也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

课题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年,这其中受益的不仅是我们的学生,更是教师自己。我的教育观念更新了,专业能力提高了,教研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开始喜欢上课题研究,享受做课题带来的乐趣,这时我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需要实践,更需要反思和总结。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梳理问题与策略,撰写论文,论文的写作又促使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懈努力,我已经有9篇教学论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文学教育》等期刊。

市级课题虽然顺利结题,但是其中还有许多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于是2020年我申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顺利获得了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立项。我将继续研究如何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促进小语文和大语文融会贯通,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

三、行而不辍,做有主张的教师

作为一线的教师,课堂是我的主阵地,是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同时也是我专业成长的主营地。立足课堂教学,多维度融会贯通小语文和大语文,引导学生“真真实实学语文,自主快乐读名著,春风化雨育精神”。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引导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够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比如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田间捕鱼捉虾、栽花摘果等,去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写观察笔记,和同学分享交流。第二,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我对三年的名著阅读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以主题式的阅读形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阅读,快乐分享阅读感受。如初二上学期以“胸怀人类、爱国爱家”为主题,选择《红星照耀中国》《红岩》《傅雷家书》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下学期以“尊重科学、热爱自然”为主题,选择《居里夫人传》《昆虫记》《繁星·春水》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其次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立足核心素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也借助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培养工程”、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等平台,通过做讲座、参加各级公开课与讨论会等多种方式,与语文教师交流探讨我的教学主张。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我不断打磨自己,反思自己,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在实践、反思和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当我开始思考“语文教学能为农村学生未来的发展做些什么”之时,我就明确了自己作为一个农村语文老师的使命所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作为语文老师,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点燃农村学生学习的一把火,引导学生走“悦读”的道路,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长大、慢慢长大、快乐长大,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坚信,只要我坚守着,就一定会有收获。在热忱严谨治学的同时,我也将继续深耕科研,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带动和辐射区域内的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这一路上有泪水,有汗水,有温暖,我愿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芬芳,引领农村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快乐翱翔。教育前路漫漫,愿我们都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在教育的路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