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学教评一体化视野下的课堂建构策略

——以《抓住细节》教学为例

吴宝娟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2年18期

【编者按】2022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广东省教研院初中语文学科举行了“走进粤东西北(汕尾)线上教研帮扶活动”。相关报道与研讨课教学实录已刊登于本报5月27日第3928期。本次活动设置了深度评课环节,由参与研讨的教师们围绕写作专题和研讨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论文,深度参与评课交流。本期特选发几位老师的评课论文,期待大家持续参与相关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理念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更新。实行“学教评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如何建构“学教评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从精准制定学习目标、科学创设教学活动和合理设计评价标准三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课堂;建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发生极大的改变,教师们也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学教评一体化”的理念与方式,尽可能保证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学教评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如何建构“学教评一体化”的语文课堂?通过在线观摩了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陈诗慧老师和江门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周华章老师的同课异构课例《抓住细节》,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冯善亮老师的高屋建瓴的发言,我豁然开朗,收获满满。下面将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教学为例,具体从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建构“学教评一体化”语文课堂。

一、精准制定学习目标

准确清晰的目标是“学教评一体化”的前提和灵魂,目标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怎样学的基础,目标的设定既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也要基于学生的学情。

(一)基于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包含着系统完整的学习目标体系,它里面的课程目标界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内要达到的学科宏观层面的培养目标。研读课程标准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工作,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学习中要“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根据这一点,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了解细节描写知识,学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突出表达意图,使写作内容具体充实。

(二)依托教材制定学习目标

教材是教师确定学习目标的关键抓手,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张菊荣认为,研究教材,就要研究学习目标如何凭借教材得以实现,切不可被教材所囿。要想精准设计好学习目标,就必须认真解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学习目标,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提示”,这简短的文字中,将学习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作了充分的说明。

为了更精准地设计学习目标,我们要树立“大教材观”,既要思考这个单元或这篇课文在整个年段目标序列中所承担任务是什么,找到其中能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于达成学习目标的显性资源,也要充分利用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可以支持达成学习目标的隐形有效资源,对一些好的课外资源也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例如,教材中的单元导语、预习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的思考与探究等助学系统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以《抓住细节》为例,从单元内容看,教材提示我们要关注细节描写的定义以及细节描写时要注重真实、生动与典型;从课文编排看,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本提供了细节描写的范本,如《阿长与〈山海经〉》 《台阶》 《老王》 《卖油翁》都是经典的写人之作;从整册书的写作训练序列看,第三单元的“抓住细节”是对第一单元“抓住人物精神”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深化训练。根据这一点,《抓住细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细节描写的基本知识及细节描写的相关方法。

(三)立足于学情制定学习目标

要想制定精准的学习目标,除了依照课程标准和依据教材外,还要结合学情,学情不同,制定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也有所不同。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哪方面存在短板,我们就要从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比如陈诗慧老师执教的《精雕细琢,妙笔生花》写作指导课,具体学情为“大多数学生能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但对细节描写的认知都是停留在人物描写上,且在细致化的程度上参差不齐,有为求细而细,也有为求细而失真,更多的问题还是在细节这块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因此,她结合学情精准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

2.学会通过逆向思维和正向分析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制定评价量表(重点);

3.运用评价量表评价并修改个人作品,并升格组内作品,学会用典型细节展现人物精神(难点)。

又如周华章老师执教的《抓住细节——〈的那一刻〉写后升格指导课》,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初稿情况“优点:1.补题正确,一些同学以出色的补题赢得优势;2.主题明确,选材能围绕中心,且有个性,很少类似素材;3.卷面干净,语言表达通顺,部分同学流畅而有特色。主要不足:1.详略失当,‘那一刻’匆匆带过;2.缺少细节,内容不够具体、生动”。因此,他结合具体的学情,精准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细节描写的含义、价值和写作要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细节,并以恰当的细节描写升格初稿。

二、科学创设教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以生为本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追求的是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的教学模式,让教育“真实发生”。 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教学活动。但是从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来看,部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经常采用临场发挥的形式实施语文教学,不仅会导致教学内容偏离重点,也难以实现“学教评一体化”,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为了能改良这种局面,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科学创设教学活动,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完成对应的学习目标的任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嵌入评价任务,把评价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评价任务同时伴随着学习内容的呈现与实施。

基于目标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指导教师怎么教的依据。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支点,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内驱力,因此,要想更好达成学习目标,我们采用分解具体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的策略,做到边学边评,以评导学导教,驱动教与学指向目标的达成。

比如周华章老师在设计《抓住细节——〈的那一刻〉写后升格指导课》时,他为了让学生能理解细节描写的写作要领,并能学以致用,他是这样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

(一)简评初稿

结合评价量表,周老师简述初稿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明晰修改升格初稿的方向,“1.根据中心,调整详略;2.根据需要,增加细节描写。”这为下一个环节“如何写”打下良好基础。

(二)明确要领

针对学生初稿存在的不足,周老师是这样指导的:1.结合典型示例,引导学生领悟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价值;2.结合典型示例《“雨过天晴”的那一刻》,引导学生发现细节描写的要领:(1)标题暗含细节,行文照应展开;(2)寄寓人物感受,表现对象情味;(3)精心锤炼语言,简洁生动再现。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本节课已达成了学习目标1“能说出细节描写的含义、价值和写作要领”。

(三)牛刀小试

明确了细节描写的要领之后,周老师又让学生结合评价量表和典型例文,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限时训练,教师巡查指导,提升表达效果,进一步领悟要领。

(四)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堂上所学,周老师布置升格初稿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评价量表升格初稿,并自评初稿。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本节课已达成了学习目标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细节,并以恰当的细节描写升格初稿”。

综观周老师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是紧扣学习目标来设计的,目标定位精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在教学过程中他很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讲解,对于细节描写的写作要领,他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评析同学的典型例文,由浅入深,逐步归纳出来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容易理解其写作要领,可操作性也会更强,真正达到了“如何教”的目的。

三、合理设计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更加客观地检验我们教的效果如何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如何,每一节课,我们都要结合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合理设计课堂评价量表,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又可以师生共评,从而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还有哪些方面的知识不能掌握,这为我们设计与安排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比如,周老师在设计《抓住细节——〈的那一刻〉写后升格指导课》时,他设计了“抓住细节”评价量表,学生结合评价量表,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初稿如何,也可以评价同学的初稿,从而明确修改升格的方向,评价量表成为学生提升“细节描写”学习质量与水平的一个具体指引。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相关技法后,学以致用,再结合评价量表对初稿进行升格,前后对比,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以评导学导教。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要想做到“学教评一体化”,我们要结合课标、教材和学情精准制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科学创设教学活动和结合学习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标准,做到以学定评定教,以评导学导教,以教优学优评,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